一种望远镜测距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65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望远镜测距仪,涉及测距仪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物镜组、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模块、分光镜组、显示元件与目镜组,所述分光镜组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光输入面、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下方,所述第二棱镜包括平行于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光输入面、第三反射面与激光输出面,所述第三棱镜包括平行于第一反射面的第三光输入面、第四反射面、第五反射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望远镜测距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望远镜测距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望远镜测距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望远镜测距仪


[0001]本技术涉及测距仪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望远镜测距仪。

技术介绍

[0002]测距仪是利用光、声音、电磁波的反射、干涉等特性,而设计的用于长度、距离测量的仪器。新型测距仪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利用长度测量结果,对待测目标的面积、周长、体积、质量等其他参数进行科学计算,在工程应用、GIS调查、军事等领域都有很广的应用范围。
[0003]望远镜测距仪,是激光测距仪的一个分支,或者叫做远距离激光测距仪,望远镜测距仪一般采用脉冲法来测量距离。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
[0004]现有的望远镜测距仪光学系统,大部分都是由观察系统、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等三部分组成,通常需要设置补偿棱镜,结构复杂,且由于物镜、激光接收器光路不共轴,所以产品的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0005]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望远镜测距仪。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望远镜测距仪,包括物镜组、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模块、分光镜组与目镜组,所述分光镜组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光输入面、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下方,所述第二棱镜包括平行于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光输入面、第三反射面与激光输出面,所述第三棱镜包括平行于第一反射面的第三光输入面、第四反射面、第五反射面;
[0008]物镜组接收的光路从物镜组通过第一光输入面进入到第一棱镜,通过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的反射后通过第三光输入面进入到第三棱镜,然后通过第四反射面、第五反射面与光第三输入面的反射进入到目镜组;
[0009]物镜组接收到的激光光路从物镜组进入到第一棱镜,经过第一反射面进入到第二棱镜,通过第三反射面进入到激光接收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光镜组,将激光接收器和物镜组的光路共轴,从而实现减少产品体积,便于产品的携带。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发射器与其发射光路上的发射镜片组构成。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之间通过第二光反射面与第
二光输入面胶合固定连接,且第二光反射面与第二光输入面之间镀有利于激光输出入的穿透膜层。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激光发射模块与激光接收器可互换位置。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分光镜组,将激光接收器和物镜组的光路共轴,从而实现减少产品体积,便于产品的携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施例第二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施例第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说明:1、物镜组;2、激光接收器;3、激光发射模块;31、激光发射器;32、发射镜片组;4、分光镜组;41、第一棱镜;411、第一光输入面;412、第一反射面;413、第二反射面;42、第二棱镜;421、第二光输入面;422、第三反射面;423、激光输出面;43、第三棱镜;431、第三光输入面;432、第四反射面;433、第五反射面;5、目镜组;6、显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2]如图所示,一种望远镜测距仪,包括物镜组1、激光接收器2、激光发射模块3、分光镜组4与目镜组5、显示元件6,分光镜组4包括第一棱镜41、第二棱镜42与第三棱镜43,第一棱镜41具体为半五棱镜,第二棱镜42具体为三角棱镜,第三棱镜43具体为屋脊棱镜,第一棱镜41包括第一光输入面411、第一反射面412与第二反射面413,第二棱镜42位于第一棱镜41的下方,第二棱镜42包括平行于第二反射面413的第二光输入面421、第三反射面422与激光输出面423,第三棱镜43包括平行于第一反射面412的第三光输入面431、第四反射面432、第五反射面433;
[0023]物镜组1接收的白光光路从物镜组1通过第一光输入面411进入到第一棱镜41,通过第一反射面412与第二反射面413的反射后通过第三光输入面431进入到第三棱镜43,然后通过第四反射面432、第五反射面433与光第三输入面的反射进入到目镜组5;
[0024]物镜组1接收到的激光光路从物镜组1进入到第一棱镜41,经过第一反射面412进入到第二棱镜42,通过第三反射面422进入到激光接收器2。
[0025]通过分光镜组4,将激光接收器2和物镜组1的光路共轴,从而实现减少产品体积,便于产品的携带。
[0026]激光发射模块3包括激光发射器31与其发射光路上的发射镜片组32构成,激光发射器31发射激光并通过发射镜片32射出,激光经过反射进入到物镜组1,并通过第一棱镜41与第二棱镜42的反射进入到激光接收器2中。
[0027]第一棱镜41与第二棱镜42之间通过第二光反射面413与第二光输入421面胶合固
定连接,且第二光反射面413与第二光输入面421之间镀有利于激光输出入的穿透膜层(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穿透膜层,使得白光能够通过第二反射面413进行反射,并发射至第三棱镜43并最终进入到目镜组5内,使得激光能够顺利的进入到第二棱镜42内。
[0028]激光发射模块3与激光接收器2可互换位置,以便根据不同产品的型号规格进行生产。
[0029]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望远镜测距仪,包括物镜组、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模块、分光镜组、显示元件与目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组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光输入面、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的下方,所述第二棱镜包括平行于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光输入面、第三反射面与激光输出面,所述第三棱镜包括平行于第一反射面的第三光输入面、第四反射面、第五反射面;物镜组接收的光路从物镜组通过第一光输入面进入到第一棱镜,通过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的反射后通过第三光输入面进入到第三棱镜,然后通过第四反射面、第五反射面与光第三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国军黄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金三塔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