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52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具体涉及矿物取样设备领域,其包括:分样铲,所述分样铲包括铲体和把手,所述铲体为半圆形板,所述把手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铲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铲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铲体的弧顶,所述把手与所述铲体之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铲体的直径为30~5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的所述把手方便工作人员把持,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所述铲体对物料移动和堆锥,并利用所述铲体进行四分法的展平和分切,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取样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作强度和工作难度。作强度和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锥四分法分样铲


[0001]本技术涉及矿物取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堆锥四分法分样铲。

技术介绍

[0002]在选矿试验中,矿物取样过程包括破碎、筛分、混匀和缩分四道工序,其中混匀最常用的方法为堆锥法,缩分最常用的方法为四分法。因为混匀和缩分工序为连续工序,所以常常将堆锥法和四分法合并称为堆锥四分法。
[0003]其中,堆锥法的具体过程是将物料堆成锥形,每次堆锥时,均需把物料送到锥形的顶部,让物料均匀的从锥形的顶部滑下,堆好一次后,再交互的从样堆两边对角贴底铲起堆成另一个锥形样堆,这样反复至少三次,以使得样品的粒度分布均匀,然后才能进行缩分。四分法的具体过程是用薄板插至物料堆到一定深度后,旋转薄板将物料堆展平成为圆盘状,再通过中心点划十字线,将其分成四个扇形部分,取其对角部分合并成为一份样品。
[0004]在堆锥和分样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工具,但是现在还没有专用的工具,员工多使用薄铁皮或薄板进行操作,由于每天需要制取的样品种类和数量较多,工具不是很方便操作,使得工作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其能够方便员工进行操作,提高员工的取样效率,降低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其包括:
[0007]分样铲,所述分样铲包括铲体和把手,所述铲体为半圆形板,所述把手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铲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铲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铲体的弧顶,所述把手与所述铲体之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铲体的直径为30~50cm。
[0008]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分样铲包括第一分样铲和第二分样铲。
[0009]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分样铲包括第一铲体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铲体的上表面连接。
[0010]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二分样铲包括第二铲体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铲体的上表面连接。
[0011]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铲体连接。
[0012]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把手连接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0013]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
所述第一把手形成的锐角为70
°
~90
°

[0014]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铲体形成的锐角为40
°
~60
°

[0015]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把手为圆柱、四棱柱、五棱柱或六棱柱。
[0016]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防滑纹,所述第一把手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0017]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为圆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的直径为5~10mm。
[0018]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铲体连接。
[0019]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述第二把手连接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0020]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述第二把手形成的锐角为70
°
~90
°

[0021]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述第二铲体形成的锐角为40
°
~60
°

[0022]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二把手为圆柱、四棱柱、五棱柱或六棱柱。
[0023]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二把手上设有防滑纹,所述第二把手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0024]在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一示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柱和所述第四连接柱为圆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和所述第四连接柱的直径为5~10mm。
[0025]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的所述把手方便工作人员把持,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所述铲体对物料移动和堆锥,并利用所述铲体进行四分法的展平和分切,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取样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堆锥四分法分样铲的俯视图。
[0028]元件标号说明:
[0029]100
ꢀꢀꢀꢀꢀꢀꢀꢀꢀꢀꢀꢀꢀꢀ
分样铲
[0030]110
ꢀꢀꢀꢀꢀꢀꢀꢀꢀꢀꢀꢀꢀꢀ
铲体
[0031]120
ꢀꢀꢀꢀꢀꢀꢀꢀꢀꢀꢀꢀꢀꢀ
把手
[0032]130
ꢀꢀꢀꢀꢀꢀꢀꢀꢀꢀꢀꢀꢀꢀ
连接结构
[0033]200
ꢀꢀꢀꢀꢀꢀꢀꢀꢀꢀꢀꢀꢀꢀ
第一分样铲
[0034]210
ꢀꢀꢀꢀꢀꢀꢀꢀꢀꢀꢀꢀꢀꢀ
第一铲体
[0035]220
ꢀꢀꢀꢀꢀꢀꢀꢀꢀꢀꢀꢀꢀꢀ
第一把手
[0036]230
ꢀꢀꢀꢀꢀꢀꢀꢀꢀꢀꢀꢀꢀꢀ
第一连接结构
[0037]231
ꢀꢀꢀꢀꢀꢀꢀꢀꢀꢀꢀꢀꢀꢀ
第一连接柱
[0038]232
ꢀꢀꢀꢀꢀꢀꢀꢀꢀꢀꢀꢀꢀꢀ
第二连接柱
[0039]300
ꢀꢀꢀꢀꢀꢀꢀꢀꢀꢀꢀꢀꢀꢀ
第二分样铲
[0040]310
ꢀꢀꢀꢀꢀꢀꢀꢀꢀꢀꢀꢀꢀꢀ
第二铲体
[0041]320
ꢀꢀꢀꢀꢀꢀꢀꢀꢀꢀꢀꢀꢀꢀ
第二把手
[0042]330
ꢀꢀꢀꢀꢀꢀꢀꢀꢀꢀꢀꢀꢀꢀ
第二连接结构
[0043]331
ꢀꢀꢀꢀꢀꢀꢀꢀꢀꢀꢀꢀꢀꢀ
第三连接柱
[0044]332
ꢀꢀꢀꢀꢀꢀꢀꢀꢀꢀꢀꢀꢀꢀ
第四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样铲,所述分样铲包括铲体和把手,所述铲体为半圆形板,所述把手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铲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铲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铲体的弧顶,所述把手与所述铲体之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铲体的直径为30~50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样铲包括第一分样铲和第二分样铲。3.如权利要求2所述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样铲包括第一铲体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铲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分样铲包括第二铲体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铲体的上表面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铲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铲体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堆锥四分法分样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把手连接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0~15cm,所述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