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0°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34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180°弯管机。涉及对180°弯管机芯棒结构的改进。包括机架、弯管转盘、管头夹、芯棒,机架上相对于弯管转盘具有一进管切点,所述的芯棒端部呈椭圆球状,椭圆球状芯棒端部的端点超过进管切点10~20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芯棒端部设置了一个与管子弯曲后内轮廓形状相适配的椭圆球形,管子由直至弯的变形只发生在进管切点的变形区,而椭圆球形的芯棒端部伸入变形区后,成为刚刚弯曲的管子内轮廓表面的支撑面,从而有效避免了管子在这一区域变憋。弯管转盘通过管头夹夹住管子后,连续进给,管子轴向外侧的内表面总是被定位在进管切点后部的椭圆球面支撑,即制得规整的180°弯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80。弯管机,尤其涉及对180。弯管机芯棒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18(T弯管机在弯管过程中,管子会在弯管切点后部被弯瘪。其原因主要是 管子从直线运动到弯曲变形时,管壁的强度难以承受弯管时的折弯力。为克服此问题,我们 曾在管内通过放置弯管弹簧、黄沙等手段,但使用复杂,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管子变形点设置支撑面,从而避免管子弯曲 变形时被弯瘪的180°弯管机。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弯管转盘、管头夹、芯棒,机架上相对于弯管转 盘具有一进管切点,所述的芯棒端部呈椭圆球状,椭圆球状芯棒端部的端点超过进管切点 10 20毫米。 椭圆球状芯棒端部的形状与管子在进管切点变形后区域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 本专利技术在芯棒端部设置了一个与管子弯曲后内轮廓形状相适配的椭圆球形,管子 由直至弯的变形只发生在进管切点的变形区,而椭圆球形的芯棒端部伸入变形区后,成为 刚刚弯曲的管子内轮廓表面的支撑面,从而有效避免了管子在这一区域变憋。弯管转盘通 过管头夹夹住管子后,连续进给,管子轴向外侧的内表面总是被定位在进管切点后部的椭 圆球面支撑,即制得规整的180。弯管。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机架,2是弯管转盘,3是管头夹,4是管子,5是芯棒端部,6是进管切点, 7是芯棒,8是芯棒支撑点。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l所示,包括机架1、弯管转盘2、管头夹3、芯棒7,芯棒7通过芯棒支 撑点8连接在机架1或地面上。机架1上相对于弯管转盘2具有一进管切点6,所述的芯棒 端部5呈椭圆球状,椭圆球状芯棒端部5的端点超过进管切点6有10 20毫米。 椭圆球状芯棒端部5的形状与管子4在进管切点6变形后区域的内轮廓形状相适 配。权利要求一种180°弯管机,包括机架、弯管转盘、管头夹、芯棒,机架上相对于弯管转盘具有一进管切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端部呈椭圆球状,椭圆球状芯棒端部的端点超过进管切点10~20毫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80。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椭圆球状芯棒端部的形状与 管子在进管切点变形后区域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全文摘要一种180°弯管机。涉及对180°弯管机芯棒结构的改进。包括机架、弯管转盘、管头夹、芯棒,机架上相对于弯管转盘具有一进管切点,所述的芯棒端部呈椭圆球状,椭圆球状芯棒端部的端点超过进管切点10~20毫米。本专利技术在芯棒端部设置了一个与管子弯曲后内轮廓形状相适配的椭圆球形,管子由直至弯的变形只发生在进管切点的变形区,而椭圆球形的芯棒端部伸入变形区后,成为刚刚弯曲的管子内轮廓表面的支撑面,从而有效避免了管子在这一区域变憋。弯管转盘通过管头夹夹住管子后,连续进给,管子轴向外侧的内表面总是被定位在进管切点后部的椭圆球面支撑,即制得规整的180°弯管。文档编号B21D9/04GK101780499SQ20091002843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道勇 申请人:江苏勇龙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80°弯管机,包括机架、弯管转盘、管头夹、芯棒,机架上相对于弯管转盘具有一进管切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端部呈椭圆球状,椭圆球状芯棒端部的端点超过进管切点10~2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勇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