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31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冷藏门、风道组件以及风幕组件;箱体内构造出前侧开口的冷藏室;风道组件设置于箱体内;风幕组件包括形成于冷藏室顶端的风幕风道、以及设置于冷藏风道内的风幕风机风幕风机给风幕风道内的冷空气提供动力,增强风幕出口的出风量,以在冷藏室的前端形成出风量更大的风幕。且风幕风道的入口和风道组件连通,风幕组件利用风道组件内的空气形成风幕,以保持风幕的低温,风幕的温度更加的拨动小。利用风道组件内的空气以及风幕风机,以形成更加稳定且出风量更大的风,风幕温度更低,减小冷藏室内的温度拨动。减小冷藏室内的温度拨动。减小冷藏室内的温度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0002]风幕又称空气幕,主要运用在制冷、空调、防尘、隔热的商场、剧院、宾馆、饭店等门口上方,能隔绝室内外空气,防止室内外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同时,又具有防尘、防污染、防蚊蝇的作用。
[0003]针对风冷冰箱产品,根据现有的试验测试:当环境温度为30℃时,冰箱开门10秒钟,箱内温度会上升5℃

6℃,如果打开1

2分钟,箱内的温度将会达到外界环境温度。关上冷藏门后,若使间室温度重新回到设定温度,压缩机至少要持续运行20分钟以上。现有技术下,冰箱在开门阶段存在大量的冷量流失,冰箱开门阶段不仅会给间室带来巨大的温度波动,影响食材的保鲜效果,还会相应的增加冰箱的功耗。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冰箱内设置风幕结构,以在冰箱打开后,隔绝冰箱内外的空气流动。
[0004]在相关技术中,风幕结构抽取冷藏室内的空气,利用冷藏室内的空气在冷藏室的前端形成风幕。在冷藏室打开后,由于冷藏室和风幕的温度均为缓慢的增大,两者叠加,使得冷藏室内的温度升高较快,影响冷藏室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其能够有效的控制风幕的温度,从而有效的保证冷藏室内的制冷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冷藏门、风道组件以及风幕组件;箱体内构造出前侧开口的冷藏室;冷藏门盖合在所述箱体的前侧,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箱体上,以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冷藏室;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能够给所述冷藏室提供冷量;风幕组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冷藏室顶端的风幕风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的风幕风机;所述风幕风道于所述冷藏室的前端设置有向下出风的风幕出口;所述风幕风道的入口和所述风道组件连通。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相贯通的冷藏风道以及冷冻风道;所述冷藏风道和所述冷藏室连通;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冷藏内胆,所述冷藏内胆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冷藏内胆内分割形成前后间隔的冷藏室以及冷藏风道;所述风幕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冷藏内胆的外部。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幕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冷藏内胆前侧顶端的风口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冷藏内胆上端外部的送风管件,所述送风管件的前后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冷藏风道和所述风口盖板,以分别和所述风口盖板和所述冷藏风道连通;所述送风管件和所述风口盖板之间形成所述风幕风道;所述风幕出口开设于所述风口盖板上。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口盖板设置于所述冷藏内胆顶端的内侧壁上,
所述送风管件的前端向下出口,以向冷藏内胆内的风口盖板送风;所述风口盖板的与所述送风管件连通处设置有朝向下前方倾斜的导向斜面。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口盖板包括固定在所述冷藏内胆内侧壁上的下壳体、以及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的上盖;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出风腔;所述风幕出口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开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风幕出口和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与所述送风管件的前端连通的开口。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后边缘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卡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向后凸设的卡凸,所述卡凸卡合在所述卡槽内,限制所述上盖向上以及左右方向的移动。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靠近后边缘的部位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弯折,而在弯折处形成上端开口的所述卡槽。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突伸的限位凸起;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止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抵接于所述止位凸起的前端,以限制所述上盖相对所述下壳体先前移动。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管件包括固定在冷藏内胆外侧上表面的导风管、以及盖合于所述导风管上部的导风盖;所述导风管的形成有上端开口的导风腔。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管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送风管件内腔的前端相向倾斜设置。
[00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中,风道组件给冷藏室提供冷量,以使得冷藏室内形成制冷环境。风幕风机给风幕风道内的冷空气提供动力,增强风幕出口的出风量,以在冷藏室的前端形成出风量更大的风幕,增强风幕的隔热性能,有效的隔绝冷藏室内外的空气,增强冰箱的制冷性能。且风幕风道的入口和风道组件连通,风幕组件利用风道组件内的空气形成风幕,以保持风幕的低温,风幕的温度更加的拨动小。利用风道组件内的空气以及风幕风机,以形成更加稳定且出风量更大的风,使得风幕的隔热性能更好,风幕温度更低,减小冷藏室内的温度拨动。从而有效的保证冷藏室内的制冷效果。
[0019]风幕风机设置于风道组件内,风幕风机的设置不会造成冷藏室的有效容积的减小,保证了冷藏室的有效容积。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冷藏内胆和风幕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3中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送风管件和风口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风口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风口盖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图3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导风盖未示出。
[0031]图12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一实施例送风管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二实施例冷藏内胆和风幕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15是图14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二实施例风幕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7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二实施例风口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8是本专利技术冰箱第二实施例风口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箱体;110、冷藏室;120、冷冻室;130、冷藏内胆;140、隔板;210、冷藏风道;220、冷冻风道;300、风幕组件;310、风口盖板;311、下壳体;312、上盖;313、风腔;314、导风筋;315、卡凸;316、止位凸起;317、开口;318、卡槽;319、限位凸起;320、送风管件;321、导风管;322、导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内构造出前侧开口的冷藏室;冷藏门,盖合在所述箱体的前侧,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箱体上,以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冷藏室;风道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能够给所述冷藏室提供冷量;风幕组件,其包括形成于所述冷藏室顶端的风幕风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的风幕风机;所述风幕风道于所述冷藏室的前端设置有向下出风的风幕出口;所述风幕风道的入口和所述风道组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相贯通的冷藏风道以及冷冻风道;所述冷藏风道和所述冷藏室连通;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冷藏内胆,所述冷藏内胆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冷藏内胆内分割形成前后间隔的冷藏室以及冷藏风道;所述风幕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冷藏内胆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幕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冷藏内胆前侧顶端的风口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冷藏内胆上端外部的送风管件,所述送风管件的前后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冷藏风道和所述风口盖板,以分别和所述风口盖板和所述冷藏风道连通;所述送风管件和所述风口盖板之间形成所述风幕风道;所述风幕出口开设于所述风口盖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盖板设置于所述冷藏内胆顶端的内侧壁上,所述送风管件的前端向下出口,以向冷藏内胆内的风口盖板送风;所述风口盖板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琴张秋菊张向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