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26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其感测与扶手带的接触,所述扶手带在乘客输送机的栏杆的上部沿该栏杆行进;第一杀菌部,其在所述栏杆的下方对所述扶手带进行杀菌;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当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之后经过第一时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杀菌部工作规定时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且可靠地对扶手带中被使用者接触过的部位进行杀菌处理的同时抑制消耗电力。过的部位进行杀菌处理的同时抑制消耗电力。过的部位进行杀菌处理的同时抑制消耗电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JP2019

52021A所公开的那样,以往,已知一种具备对扶手带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的乘客输送机。JP2019

52021A的杀菌装置获取乘客输送机的运行速度信息,并基于该运行速度信息进行扶手带的杀菌处理。具体而言,若乘客输送机进行低速待机运转(即,在没有乘客输送机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则杀菌装置进行扶手带的杀菌处理。另一方面,若乘客输送机进行通常运转(即,在乘客输送机上有使用者的情况下),杀菌装置中止扶手带的杀菌处理。
[0003]然而,要求对扶手带中被使用者接触过的部位尽早进行杀菌处理。因此,在乘客输送机进行通常运转的期间也要求进行杀菌处理。另外,要求对扶手带中被使用者接触过的部位可靠地进行杀菌处理。另外,要求抑制杀菌装置的消耗电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具备:第一传感器,其感测与扶手带的接触,所述扶手带在乘客输送机的栏杆的上部沿该栏杆行进;第一杀菌部,其在所述栏杆的下方对所述扶手带进行杀菌;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当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之后经过第一时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杀菌部工作规定时长。
[0005]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时长是与所述扶手带的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出的部位从被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开始至到达所述第一杀菌部为止所耗费的时长相应的时长。
[0006]也可以是,所述扶手带杀菌装置还具备在所述栏杆的下方对所述扶手带进行杀菌的第二杀菌部,所述第一杀菌部及所述第二杀菌部沿所述扶手带的行进方向排列,当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之后经过第二时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杀菌部工作规定时长。
[0007]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时长是与所述扶手带的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的部位从被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开始至到达所述第二杀菌部为止所耗费的时长相应的时长。
[0008]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传感器是接触型或者非接触型的传感器。
[0009]也可以是,所述扶手带杀菌装置还具备在所述栏杆的上部感测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沿所述扶手带的行进方向排列,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有无感测到而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
[0010]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杀菌部向所述扶手带照射紫外线,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有无感测到而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的紫外线照度。
[0011]也可以是,还具备:第二传感器,其在所述栏杆的上部感测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以及第二杀菌部,其在所述栏杆的下方对所述扶手带进行杀菌,所述第一传感器及所述第
二传感器沿所述扶手带的行进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杀菌部及所述第二杀菌部沿所述扶手带的行进方向排列,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有无感测到而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及所述第二杀菌部。
[0012]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杀菌部及所述第二杀菌部向所述扶手带照射紫外线,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有无感测到而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及所述第二杀菌部的紫外线照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0014]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乘客输送机的栏杆及扶手带的与扶手带的行进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图。
[0015]图3是表示扶手带杀菌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0016]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扶手带及杀菌部的与扶手带的行进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图。
[0017]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具备:
[0019]第一传感器,其感测与扶手带的接触,所述扶手带在乘客输送机的栏杆的上部沿该栏杆行进;
[0020]第一杀菌部,其在所述栏杆的下方对所述扶手带进行杀菌;以及
[0021]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
[0022]当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之后经过第一时长,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杀菌部工作规定时长。
[0023]以下,参照所附的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扶手带杀菌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扶手带杀菌装置30的乘客输送机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乘客输送机1的栏杆20及扶手带23的与扶手带23的行进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图。图3是表示扶手带杀菌装置30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扶手带23及杀菌部31~35的与扶手带23的行进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图。
[0024]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乘客输送机1是架设在建筑物的两个楼层F1、F2之间的自动扶梯。更具体而言,乘客输送机1是上行自动扶梯。乘客输送机1的上梯口10设于楼层F1,乘客输送机1的下梯口11设于楼层F2。
[0025]如图1及图2所示,乘客输送机1具有用于承载使用者的多个梯级2、连结梯级2的梯级链3、对梯级2进行引导的导轨4、内部设置有机械室5的桁架6和立设于桁架6的两侧的一对栏杆20。在各栏杆20的下部设有裙部护板25。在乘客输送机1的上梯口10及下梯口11设置有乘降板7。
[0026]梯级2经由梯级链3连结为环形状。梯级2在形成为环状的导轨4上循环行进。
[0027]如图2所示,各栏杆20具有扶手板21和安装在扶手板21的上部的扶手22。环状的扶手带23沿扶手22移动。扶手带23在沿扶手22移动之后,在裙部护板25及桁架6的内部空间中移动。扶手带23通过设于裙部护板25的开口26、27进入裙部护板25及桁架6的内部空间,另
外从该内部空间出来。
[0028]机械室5设置在乘降板7的下方。在机械室5设置有马达15、控制柜16、链轮17~19等。马达15驱动梯级链3。控制柜16具有对乘客输送机1的运转进行控制的运转控制部16a。运转控制部16a例如对马达15的驱动进行控制。在第一~第二链轮17、18上架设有梯级链3。若马达15驱动梯级链3,则第一~第二链轮17、18旋转。在第三链轮19上架设有扶手带23。第三链轮19通过未图示的传递链连结于第一链轮17,随着第一链轮17的旋转而旋转。因此,扶手带23与梯级2同步地移动。
[0029]在乘客输送机1上安装有扶手带杀菌装置30。如图3所示,扶手带杀菌装置30包含第一~第五杀菌部31~35、第一~第二传感器36、37、计时器38和杀菌控制部39。第一~第五杀菌部31~35配置于在裙部护板25或者桁架6的内部空间。第一~第五杀菌部31~35在上述内部空间中沿扶手带23配置。第一~第五杀菌部31~35沿扶手带23的行进方向按该顺序排列。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第五杀菌部31~35无间隙地排列。
[0030]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杀菌部31~35通过向扶手带23的表面照射紫外线来对扶手带23的表面进行杀菌。杀菌部31~35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传感器,其感测与扶手带的接触,所述扶手带在乘客输送机的栏杆的上部沿该栏杆行进;第一杀菌部,其在所述栏杆的下方对所述扶手带进行杀菌;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杀菌部,当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之后经过第一时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杀菌部工作规定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是与所述扶手带的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出的部位从被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开始至到达所述第一杀菌部为止所耗费的时长相应的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带杀菌装置还具备在所述栏杆的下方对所述扶手带进行杀菌的第二杀菌部,所述第一杀菌部及所述第二杀菌部沿所述扶手带的行进方向排列,当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与所述扶手带的接触之后经过第二时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杀菌部工作规定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是与所述扶手带的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的部位从被所述第一传感器感测到开始至到达所述第二杀菌部为止所耗费的时长相应的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带杀菌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手塚晓则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