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22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由球形壳体、限位支撑杆、隔室填料槽、脱氮载体、除臭载体和除磷载体组成,球形壳体包括上半球型壳体和下半球型壳体,限位支撑杆设置于球形壳体的中心轴,两端限位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上半球型壳体和下半球型壳体的底卡接,另一端穿过隔室填料槽与中间限位支撑杆卡接,隔室填料槽共计五个将球形壳体分隔成六个腔体,将球形壳体由中心向两底端依次填充脱氮载体、除臭载体和除磷载体。本组合型悬浮填料相比传统悬浮填料,解决技术中存在的填料比表面积小、填料易变形、填料易堵塞,脱氮除磷效能差等技术问题,其结构简单,启动周期短,处理效率高且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集成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的特点,将密度接近水的悬浮填料置于反应器内,作为微生物载体,提高反应器内生物量,发挥微生物附着生长和悬浮生长的优势,强化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系统处理效能。悬浮填料是MBBR工艺核心部件,不同于传统填料,悬浮填料更易与污水频繁接触,亲水性好,易挂膜。
[0003]但现有的悬浮填料多以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氨酯为原料,注塑成圆柱型和圆球型。圆柱型填料以上下底连通的管状通道形成生物膜附着生长场所,通道单一,比表面积小。圆球型填料以镂空结构克服圆柱形比表面积小的不足,圆球内填充聚氨酯、生化棉或过滤棉填料,旨在提高硝化效能,但聚氨酯堆砌叠放,污水很难渗入内部,容易堵塞形成死区。为提高脱氮效能,填料在注塑中混合可生物降解的碳源,随着反硝化反应的发生,填料框架易磨损消耗,且流化态填料相互碰撞,填料易变形,球状悬浮填料外壳体易分开,造成生物膜快速脱落,系统抗冲击复合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结构简单,启动周期短,处理效率高且成本低,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填料比表面积小、填料易变形、填料易堵塞,脱氮除磷效能差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由球形壳体、限位支撑杆、隔室填料槽、脱氮载体、除臭载体和除磷载体组成,所述球形壳体为圆形镂空结构,包括上半球型壳体和下半球型壳体,上半球型壳体和下半球型壳体卡接连接;所述限位支撑杆设置于球形壳体的中心轴,两端限位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上半球型壳体和下半球型壳体的底卡接,另一端穿过隔室填料槽与中间限位支撑杆卡接,所述隔室填料槽共计五个将球形壳体分隔成六个腔体,将球形壳体由中心向两底端依次填充脱氮载体、除臭载体和除磷载体。
[0006]优选的,所述球形壳体材质为ABS,镂空开孔率为65%

80%,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纹凹槽。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撑杆为两端变径的柱体,包括中间柱A和两侧柱A,中间柱A的直径为6

10mm,两侧柱A的直径为3

5mm,柱体为螺纹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中间限位支撑杆为一端变径的柱体,包括侧柱B和中间柱B,中间柱B直径为6

10mm,侧柱B的直径为3

5mm,柱体为螺纹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隔室填料槽包括上托盘边、圆柱盘、下托盘边和通孔,通孔的直径为8

12mm,圆柱盘的上下面为网格状,上托盘边和下托盘边的边与球形壳体卡接。
[0010]优选的,所述脱氮载体为实心刺球形,填充率为30%

40%,包括外部刺体A和内部
球体,脱氮载体采用板栗刺壳粉、核桃壳粉、高低密度聚乙烯、增韧剂和表面活性剂复合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除臭载体为空心刺球形,填充率为20%

30%,包括外部刺体B、球环和中心刺体,除臭载体的材质为碳纤维,三层结构以刺体编织多孔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除磷载体为多孔球,填充率为15%

20%,表面设置多孔道,材质为轻质加气混凝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组合型悬浮填料,相比传统悬浮填料,通过隔室填料槽将球形壳体分为脱氮、除臭和除磷区,采用板栗刺壳粉、核桃壳粉等混合加工脱氮载体、活性炭纤维作为除臭载体,并以轻质加气混凝土作为除磷载体,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系统处理效能。
[0015]2、本组合型悬浮填料,采用ABS材质上下球形外壳体卡连接固定,有效保护内部填料结构,延长填料使用寿命,提高污水处理效能。
[0016]3、本组合型悬浮填料,在球形壳体内的脱氮、除臭和除磷区设置的球状载体和隔室填料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亲水性良好,易于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该结构布置从球形壳体中心由内至外形成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相比与传统的悬浮填料,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增设的除臭活性炭纤维填料具有较强的吸附除臭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悬浮填料内部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支撑杆结构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中间限位支撑杆结构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隔室填料槽结构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脱氮载体结构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除臭载体结构图;
[0025]图9为本技术的除磷载体结构图。
[0026]图中:1、球形壳体;101、上半球型壳体;102、下半球型壳体;2、限位支撑杆;201、中间柱A;202、两侧柱A;3、隔室填料槽;301、上托盘边;302、圆柱盘;303、下托盘边;304、通孔;4、脱氮载体;401、外部刺体A;402、内部球体;5、除臭载体;501、外部刺体B;502、球环;503、中心刺体;6、除磷载体;601、多孔道;7、中间限位支撑杆;701、侧柱B;702、中间柱B。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请参阅图1

9,本实施例中的提供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由球形壳体1、限位支撑杆
2、隔室填料槽3、脱氮载体4、除臭载体5和除磷载体6组成,球形壳体1材质为ABS,镂空开孔率为70%,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纹凹槽,球形壳体1为圆形镂空结构,包括上半球型壳体101和下半球型壳体102,上半球型壳体101和下半球型壳体102卡接连接;限位支撑杆2设置于球形壳体1的中心轴,限位支撑杆2为两端变径的柱体,包括中间柱A201和两侧柱A202,中间柱A201的直径为6mm,两侧柱A202的直径为3mm,柱体为螺纹结构,两端限位支撑杆2的一端分别与上半球型壳体101和下半球型壳体102的底卡接,另一端穿过隔室填料槽3与中间限位支撑杆7卡接,中间限位支撑杆7为一端变径的柱体,包括侧柱B701和中间柱B702,中间柱B702直径为6mm,侧柱B701的直径为3mm,柱体为螺纹结构;所述隔室填料槽3共计五个将球形壳体1分隔成六个腔体,隔室填料槽3包括上托盘边301、圆柱盘302、下托盘边303和通孔304,通孔30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由球形壳体(1)、限位支撑杆(2)、隔室填料槽(3)、脱氮载体(4)、除臭载体(5)和除磷载体(6)组成,所述球形壳体(1)为圆形镂空结构,包括上半球型壳体(101)和下半球型壳体(102),上半球型壳体(101)和下半球型壳体(102)卡接连接;所述限位支撑杆(2)设置于球形壳体(1)的中心轴,两端限位支撑杆(2)的一端分别与上半球型壳体(101)和下半球型壳体(102)的底卡接,另一端穿过隔室填料槽(3)与中间限位支撑杆(7)卡接,所述隔室填料槽(3)共计五个将球形壳体(1)分隔成六个腔体,将球形壳体(1)由中心向两底端依次填充脱氮载体(4)、除臭载体(5)和除磷载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壳体(1)材质为ABS,镂空开孔率为65%

80%,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纹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杆(2)为两端变径的柱体,包括中间柱A(201)和两侧柱A(202),中间柱A(201)的直径为6

10mm,两侧柱A(202)的直径为3

5mm,柱体为螺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悬浮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限位支撑杆(7)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红浩桐熙陈晓燕黄馨玥张俊伟曹骏一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