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08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管道检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其结构包括管道支撑座和PLC控制器,管道支撑座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管道,管道支撑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管道支撑座、压力传感器、第二拉绳和PLC控制器,当管道的左侧出现下沉后,既可以使伺服电机带动传动杆进行正转,传动杆对第一拉绳进行释放,同时收卷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牵引管道右侧的管道固定夹,从而对管道的右侧进行牵引纠偏,同时使管道的左侧向上顶升复位,避免了管道下沉形变造成管道破裂的情况,又可以通过管道两端的管道固定夹配合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可以提高管道横向的稳定性。管道横向的稳定性。管道横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管道检修
,具体为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7079029U),公开了一种雨污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前置纠偏塞柱、纠偏管体和后置纠偏塞柱,所述纠偏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校准支撑组件,所述纠偏管体的内侧壁上靠近前置纠偏塞柱的一端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前置纠偏塞柱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动力设备的牵引座。
[0004]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该技术虽然采用震动电机等结构来进行管道沉降纠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无法降低沉降对管道的伤害,造成二次维修的麻烦。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包括管道支撑座和PLC控制器,所述管道支撑座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支撑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管道支撑座的下端内腔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绕线筒,所述管道的两侧活动安装有管道固定夹。
[0007]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便于对沉降的管道进行主动纠偏,从而降低管道形变造成的破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侧所述管道固定夹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且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的末端分别缠绕在绕线筒的外侧壁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的缠绕方向相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力传感器置于管道的正下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两个。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管道支撑座、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绕线筒、第二拉绳和PLC控制器,当管道的左侧出现下沉后,既可以使伺服电机带动传动杆进行正转,传动杆对第一拉绳进行释放,同时收卷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牵引管道右侧的管道固定夹,从而对管道的右侧进行牵引纠偏,同时使管道的左侧向上顶升复位,避免了管道下沉形变造成管道破裂的情况,又可以通过管道两端的管道固定夹配合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可以提高管道横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的伺服电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管道支撑座;101、管道;102、压力传感器;2、伺服电机;201、传动杆;202、绕线筒;3、管道固定夹;301、第一拉绳;302、第二拉绳;4、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包括管道101支撑座1和PLC控制器4,管道101支撑座1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管道101,管道101支撑座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2,管道101支撑座1的下端内腔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杆201,传动杆20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绕线筒202,管道101的两侧活动安装有管道101固定夹,压力传感器102置于管道101的正下方,且压力传感器102设置有两个,便于对下沉进行监测,压力传感器102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便于智能控制伺服电机2。
[0019]在有的技术方案中,两侧管道101固定夹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301和第二拉绳302,且第一拉绳301与第二拉绳302的末端分别缠绕在绕线筒202的外侧壁上,便于带动管道101进行纠偏。
[0020]在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拉绳301与第二拉绳302的长度相同,且第一拉绳301与第二拉绳302的缠绕方向相反,避免第一拉绳301与第二拉绳302相互影响。
[0021]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管道101的左侧出现下沉后,管道101的下沉侧会压到压力传感器102,压力传感器102把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4,PLC控制器4把信号传输给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带动传动杆201进行正转,传动杆201对第一拉绳301进行释放,同时收卷第二拉绳302,第二拉绳302牵引管道101右侧的管道101固定夹,从而对管道101的右侧进行牵引纠偏,同时使管道101的左侧向上顶升复位,避免了管道101下沉形变造成管道101破裂的情况,同时管道101两端的管道101固定夹配合第一拉绳301和第二拉绳302可以提高管道101横向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包括管道(101)支撑座(1)和PLC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01)支撑座(1)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管道(101),所述管道(101)支撑座(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2),所述管道(101)支撑座(1)的下端内腔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杆(201),所述传动杆(20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绕线筒(202),所述管道(101)的两侧活动安装有管道(101)固定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沉降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管道(101)固定夹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301)和第二拉绳(302),且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峰李健张毅罗苗肖永李鹃余达峰高杨罗莛陈玥屹曾兴钟良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