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放气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06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放气螺栓,包括外壳体、旋塞和封堵件,外壳体为中空结构体,其上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气口;旋塞为中空结构体,旋塞的第一、二端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气口和入气孔;旋塞以其第二端插入外壳体内腔中后,旋塞能与外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届时旋塞内腔与外壳体内腔密封连通的同时,旋塞内腔还与外壳体内腔合围成收容腔室;封堵件设于收容腔室中,封堵件能弹性封堵进气口,使进气口与排气口不连通;封堵件还能在外部气压作用下背向进气口移动,使进气口与入气孔相通,进而使进气口与排气口相通。该放气螺栓在实现自动、可控、精准排气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排气结束后的空气回流,提升了维修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放气螺栓


[0001]本技术涉及放气螺栓
,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放气的放气螺栓。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高价值产品,汽车不仅应在设计制造阶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维修方面也应做到简单、快捷和方便,特别是对于重要系统的维修、保养,更应该做到及时、有效、快捷。比如:对于汽车的液压管路制动系统,随着汽车使用时间的增长,管路内可能会混入少量气体,这会对汽车的制动性能、制动响应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进行车辆维修时,将管路内的气体便捷、有效地排出。
[0003]公知的,汽车的液压管路制动系统中具有放气螺栓,将管路内的气体排出需要通过放气螺栓来实现。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放气螺栓多采用直通式排放气体结构,这会使得排气维修作业比较繁琐、且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原因在于:当进行排气维修作业时,需要维修人员在加压放气时拧松放气螺栓,在加压结束后拧紧放气螺栓。而对放气螺栓的拧紧操作必须是快速、及时的,稍有延迟就可能会造成外部空气顺着放气孔重新回流至管路内。因而,为尽可能的避免上述不良现象,势必要求由多名维修经验足的人员来一起进行维修作业,而这无形中增大了汽车维修成本的增加,以及降低了汽车维修作业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0004]因此,设计一款可实现自动放气、降低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提高维修可靠性和精确性的放气螺栓,成为当前汽车行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放气螺栓,其结构简单、新颖、合理,提升了维修工作的精确性、可靠性和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0007]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放气螺栓,包括:外壳体,被配置为中空结构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口;
[0008]旋塞,亦被配置为中空结构体;所述旋塞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旋塞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入气孔;在所述旋塞以其第二端插入所述外壳体内腔中后,所述旋塞能够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届时,所述旋塞内腔与所述外壳体内腔密封连通的同时,所述旋塞内腔还与所述外壳体内腔一起合围成一收容腔室;以及,
[0009]封堵件,被配置为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室中;所述封堵件能够弹性封堵所述进气口,使得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不连通;并且所述封堵件还能够在外部气压作用下背向所述进气口移动,以使得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入气孔相连通,进而使得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为中空套筒形状,所述外壳体的一轴
端上设置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外壳体的另一轴端敞口、以形成供所述旋塞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外壳体内腔中的插入口;另外,所述外壳体的内腔沿其轴向依次划分为头段、封堵段和尾段,所述头段靠近于所述进气口,所述尾段靠近于所述插入口,所述封堵段为锥形体结构,且所述封堵段朝向所述头段的一侧内径不小于所述头段的内径,所述封堵段朝向所述尾段的一侧内径不大于所述尾段的内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段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头段和所述尾段均为圆柱体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塞具有一为中空圆杆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两端即分别为所述旋塞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主体部的一轴端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气口,所述主体部的另一轴端上环列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所述入气孔,另外,所述主体部的另一轴端还敞口以形成一贯通口;
[0013]当所述主体部的另一轴端自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外壳体内腔中后,所述主体部能够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内腔通过所述贯通口及多个所述入气孔来与所述外壳体内腔密封连通,所述主体部内腔、所述贯通口及所述外壳体内腔还一起合围成所述收容腔室。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段上并靠近于所述封堵段的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段,所述主体部外壁上并靠近于其另一轴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能够与所述内螺纹段相螺纹连接;另外,在所述主体部外壁上并介于其一轴端与所述外螺纹段之间的位置处凹设有环槽;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嵌装于所述环槽中,且所述密封圈还能够密封抵接于所述尾段内壁上。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内腔沿其轴向依次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于所述贯通口,所述第二部分靠近于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以使得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衔接处形成为台阶结构;
[0016]另外,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贯通口、所述封堵段、以及所述尾段局部一起合围成所述收容腔室,且所述收容腔室的容积大小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进行调整。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主体部外壁上并介于其一轴端与所述环槽之间的位置处凸设有一圈挡圈,所述挡圈用于对所述主体部伸入所述外壳体内腔中的长度进行限制、以及供操作人员旋转操控所述主体部。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件具有一弹性内置于所述收容腔室中的封堵头,所述封堵头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呈锥形体状、并能够与所述封堵段相紧密贴合,以实现封堵住所述头段及所述进气口;并且所述封堵头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还能够在外力及外部气压作用下背向所述进气口移动,以使得所述封堵头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与所述封堵段相脱离,进而使得所述进气口、所述头段、所述封堵段、所述入气孔及所述排气口依次连通。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头背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上一体连接有一连接柱;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内置于所述收容腔室中,同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定位连接于所述连接柱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主体部内腔中的台阶结构上。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头背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呈平面体状,
并且在所述封堵头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紧密贴合于所述封堵段上时,或者在所述封堵头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与所述封堵段相脱离时,所述封堵头背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均能够封闭住所述贯通口。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自动放气螺栓的结构简单、新颖、合理,在实现自动、可控、精准排气的同时,还有效地避免了排气结束后的空气回流,很好的提升了维修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借由所述自动放气螺栓,还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维修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进而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所述自动放气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所述自动放气螺栓处于第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所述自动放气螺栓处于第二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所述自动放气螺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放气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被配置为中空结构体;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口(10);旋塞(2),亦被配置为中空结构体;所述旋塞(2)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排气口(20),所述旋塞(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入气孔(21);在所述旋塞(2)以其第二端插入所述外壳体(1)内腔中后,所述旋塞(2)能够与所述外壳体(1)可拆卸密封连接,届时,所述旋塞(2)内腔与所述外壳体(1)内腔密封连通的同时,所述旋塞(2)内腔还与所述外壳体(1)内腔一起合围成一收容腔室;以及,封堵件(3),被配置为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室中;所述封堵件(3)能够弹性封堵所述进气口(10),使得所述进气口(10)与所述排气口(20)不连通;并且所述封堵件(3)还能够在外部气压作用下背向所述进气口(10)移动,以使得所述进气口(10)与所述入气孔(21)相连通,进而使得所述进气口(10)与所述排气口(2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气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为中空套筒形状,所述外壳体(1)的一轴端上设置有所述进气口(10),所述外壳体(1)的另一轴端敞口、以形成供所述旋塞(2)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外壳体(1)内腔中的插入口(11);另外,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沿其轴向依次划分为头段(12)、封堵段(13)和尾段(14),所述头段(12)靠近于所述进气口(10),所述尾段(14)靠近于所述插入口(11),所述封堵段(13)为锥形体结构,且所述封堵段(13)朝向所述头段(12)的一侧内径不小于所述头段(12)的内径,所述封堵段(13)朝向所述尾段(14)的一侧内径不大于所述尾段(14)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放气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段(13)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头段(12)和所述尾段(14)均为圆柱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放气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2)具有一为中空圆杆状的主体部(22),所述主体部(22)的轴向两端即分别为所述旋塞(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主体部(22)的一轴端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气口(20),所述主体部(22)的另一轴端上环列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所述入气孔(21),另外,所述主体部(22)的另一轴端还敞口以形成一贯通口(23);当所述主体部(22)的另一轴端自所述插入口(11)插入所述外壳体(1)内腔中后,所述主体部(22)能够与所述外壳体(1)可拆卸密封连接,并且所述主体部(22)内腔通过所述贯通口(23)及多个所述入气孔(21)来与所述外壳体(1)内腔密封连通,所述主体部(22)内腔、所述贯通口(23)及所述外壳体(1)内腔还一起合围成所述收容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放气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段(14)上并靠近于所述封堵段(13)的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段(15),所述主体部(22)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澍黄裕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力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