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站变形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形缝结构,具体为一种车站变形缝结构,属于变形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由于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变形缝则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由于其具有很好的抗变形效果,因此变形缝已经成为了各种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构造。
[0003]然而现有的变形缝结构大多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在建设时一般需要在变形缝内填充密封结构将其密封以避免其漏水,但是其在长期的使用后仍然存在着漏水的隐患,一旦变形缝内渗水,则水会沿着墙壁流动,轻者导致墙壁被损坏,重者会导致地基松动,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站变形缝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车站变形缝结构,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站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缝密封机构,其用于填充变形缝并将其密封,其包括第一底板(1)、第一侧墙(2)、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3)、第一外贴式止水带(4)、第二侧墙(7)、顶板(8)、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9)、第二外贴式止水带(10)、第二底板(13)、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14)、第三外贴式止水带(16),所述第一侧墙(2)位于第一底板(1)的一侧且其二者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钢边橡胶止水带(3)填充在第一底板(1)、第一侧墙(2)之间的缝隙处,所述第一外贴式止水带(4)贴附在第一底板(1)、第一侧墙(2)转角连接处,所述第二侧墙(7)竖直设置有两个,所述顶板(8)水平设置在第二侧墙(7)的上方,并与第二侧墙(7)构成T字形结构的槽口,所述第二钢边橡胶止水带(9)填充在槽口内,所述第二外贴式止水带(10)贴附在第二侧墙(7)、顶板(8)外侧,所述第二底板(13)左右设置有两块,并在其二者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三钢边橡胶止水带(14)填充在其二者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三外贴式止水带(16)贴附固定在第二底板(13)的上表面;接水机构,其用于将渗漏的水进行承接并将其定向排放,其连接在变形缝密封机构上,且其包括第一接水盒(5)、第一导流板(6)、卡槽(11)、第二接水盒(12)、第三接水盒(17)、第二导流板(18),所述第一导流板(6)固定在第一接水盒(5)的两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辉,孟凡斌,陈汉,杨树民,韩震,黄明琦,郭建波,张智,郭世荣,朱帆,刘勇,肖春春,刘佳佳,彭毅,谭永明,顾洋,史答记,谢恒,汪良,张玉增,马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