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74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嵌套的中心管、第一球囊管、注射管和第二球囊管;中心管能够供导丝贯穿,导丝引导中心管到达消融部位;注射管的第一端为注射端,第二端为封闭端,注射管的侧壁开设有向血管内喷射化学试剂的喷射孔;第二球囊管的一端为第二充气端,另一端具有第二球囊部,第二球囊部和第二球囊部充气后均能够与血管的内侧壁紧密配合;注射管的封闭端和喷射孔均位于第一球囊部和第二球囊部之间。本申请在对分支血管较细的患者进行化学消融过程中,通过向第一球囊部和第二球囊部充气,从而将喷射孔固定于分支血管开口处,化学试剂经喷射孔达到分支血管,进而实现对较细的分支血管的化学消融。消融。消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

技术介绍

[0002]心律失常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根治心律失常的主要内科治疗手段是射频消融手术。正常的心跳是由心脏内的电信号驱动的,心脏窦房结开始产生电信号,该信号会循一条路径传遍心脏,并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心肌收缩,即出现正常心跳。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即为电信号的传导异常,包括电信号从错误的心脏位点发出,或者电信号沿错误的路径传导。
[0003]射频消融手术是根治心律失常的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主要过程分为标测(即寻找病灶)和消融(即破坏病灶)。但一些特殊病灶的心律失常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的射频消融手术无效或效果很差,例如起源于左心室summit区(左室出口部外侧部位)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Marshall静脉(左房斜静脉)相关的心房颤动等。对于这些患者,可施行血管内无水乙醇化学消融进行治疗。
[0004]目前上述操作过程并没有专用的器械,需医生根据医院现有器械自行解决,这就造成上述操作仅能在没有分支的孤立血管中进行,对于靶血管纤细或分支较多的患者,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化学消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对心脏静脉分支血管纤细的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化学消融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嵌套的:中心管,能够供导丝贯穿,所述导丝用于引导所述中心管到达消融部位;第一球囊管,一端为第一充气端,另一端具有第一球囊部;注射管,第一端为注射端,第二端为封闭端,所述注射管的侧壁开设有向血管内喷射化学试剂的喷射孔;和第二球囊管,一端为第二充气端,另一端具有第二球囊部,所述第二球囊部和所述第二球囊部充气后均能够与血管的内侧壁紧密配合;其中,所述注射管的封闭端和所述喷射孔均位于所述第一球囊部和所述第二球囊部之间。
[000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一球囊管、所述注射管以及所述第二球囊管的长度依次减小。
[000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部充气后的直径范围为1.5F~2.5F,所述第二球囊部充气后的直径范围为2.5F~4F。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部和所述第二球囊部充气后均为椭球状。
[00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部和所述第二球囊部均为弹性材质制件。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管和所述第二球囊管的充气端均外接有延长管。
[00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延长管远离所述第一球囊管或所述第二球囊管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外接充气设备。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自所述第一球囊部穿出,且所述中心管裸露于所述第一球囊部外的管段为柔性材质制件。
[00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管、所述第二球囊管以及所述注射管的第二端的外周边缘均开设有圆角。
[001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射管的注射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注射设备的端口。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在对心脏静脉分支血管纤细的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化学消融时,由于患者分支血管较细,现有技术中的导管无法实现对化学消融,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球囊管上设置第一球囊部,在第二球囊管上设置第二球囊部,并使得注射管的喷射孔位于第一球囊部和第二球囊部之间;这样,在对分支血管较细的患者进行化学消融过程中,通过向第一球囊部和第二球囊部充气,从而将喷射孔固定于分支血管开口处,化学试剂经喷射孔达到分支血管,进而实现对较细的分支血管的化学消融。
[0018]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在对分支血管进行化学消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100。
[0028]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100,其中,如图2所示,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100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嵌套的中心管、第一球囊管、注射管和第二球囊管。中心管1能够供导丝贯穿,导丝用于引导中心管1到达消融部位;第一球囊管2一端为第一充气端21,另一端具有第一球囊部22;注射管3第一端为注射端31,第二端为封闭端32,注射管3的侧壁开设有向血管内喷射化学试剂的喷射孔33;第二球囊管4一端为第二充气端41,另一端具有第二球囊部42,第二球囊部42和第二球囊部42充气后均能够与血管的内侧壁紧密配合;其中,注射管的封闭端32和喷射孔33均位于第一球囊部22和第二球囊部42之间。
[0029]在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100对纤细的分支血管进行化学消融时,需在该血管内进行仔细标测,分支血管内须可标测到最早激动电位,以及起搏标测与临床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高度匹配。在冠状静脉造影下,先使用导丝定位至需要分支血管前的主血管,随后将中心管1沿导丝送至消融部位,将第一球囊部22和第二球囊部42分别置于分支血管开口的前后,第一球囊部22和第二球囊部42之间的距离是0.5cm~1.0cm。在对第一球囊部22和第二球囊部42进行充气固定完成后,撤除导丝,化学试剂经注射管3侧壁开设的喷射孔33沿图3箭头方向到达分支血管消融部位。在现有化学消融手术中,化学试剂通常为无水乙醇,通常每次缓慢注射2ml,共注射3~4次,从而实现对纤细的分支血管的化学消融。
[0030]在一实施例中,中心管1、第一球囊管2、注射管3以及第二球囊管4的长度依次减小,四根管在远离消融部位的一端保持平齐状态,其中,中心管1的长度最长,便于配合导丝贯穿中心管1的管腔,使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100到达消融部位;第一球囊管2较第二球囊管4先进入主血管,便于将第一球囊部22充气后固定于分支血管开口的一端;注射管3的长度位于第一球囊管2和第二球囊管4之间,这样既保证不影响第一球囊部22和第一球囊部42的充气膨胀,同时保证注射管3侧壁开设的喷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嵌套的:中心管(1),能够供导丝贯穿,所述导丝用于引导所述中心管(1)到达消融部位;第一球囊管(2),一端为第一充气端(21),另一端具有第一球囊部(22);注射管(3),第一端为注射端(31),第二端为封闭端(32),所述注射管(3)的侧壁开设有向血管内喷射化学试剂的喷射孔(33);和第二球囊管(4),一端为第二充气端(41),另一端具有第二球囊部(42),所述第二球囊部(42)和所述第二球囊部(42)充气后均能够与血管的内侧壁紧密配合;其中,所述注射管的封闭端(32)和所述喷射孔(33)均位于所述第一球囊部(22)和所述第二球囊部(4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所述第一球囊管(2)、所述注射管(3)以及所述第二球囊管(4)的长度依次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部(22)充气后的直径范围为1.5F~2.5F,所述第二球囊部(42)充气后的直径范围为2.5F~4F。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脏静脉化学消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子涵唐闽米利杰丁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