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27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本体,所述微导管本体内设有通道一和通道二,通道一作为栓塞药物和导丝通道,通道二作为球囊充盈通道,所述通道一位于微导管本体中心且贯通微导管本体前后端,所述通道二开口位于微导管本体的侧壁上,两球囊设置在微导管本体的远端方向,与通道二连通;两球囊之间微导管本体侧壁上开设侧孔,侧孔作为通道一中药物通道的前端开口,通道一的远端设置瓣膜,瓣膜上开设与导丝大小配合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采用瓣膜结构封堵,将导丝腔和注射腔合二为一,侧孔精确定位靶向血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可用于肿瘤患者栓塞术中。

技术介绍

[0002]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是利用导丝导管技术,将栓塞剂加载的药物经血管直接注入到肿瘤供血动脉内,栓塞剂可以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缺氧;同时加载的药物缓慢释放,到达持续治疗的目的。
[0003]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的改善,对于肝胆管细胞癌或肝转移癌,部分患者也可以选择肝动脉栓塞术,然而肝动脉栓塞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原因除疾病本身因素外,还因为能否准确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插管。
[0004]通过对术前肝脏肿瘤的影像评估,术中造影明确肿瘤范围及供血后,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然后将栓塞剂或药物注射入肿瘤供血血管。一般肿瘤供血为多支血供,对于富血供的常规微导管可达到目的,但经常遇到部分血管非常纤细、扭曲明显、血管成角大的情况,常规微导管进入困难,或者术中注射药物/栓塞剂时常会出现返流或无法避免的正常血管栓塞,以至于药物或栓塞剂进入正常肝组织,有时因为药物进入正常肝脏组织量大,使得有效进入肿瘤组织的药物少,造成栓塞不彻底,造成需要的肿瘤组织不能有效控制,而正常组织中药物过多引起肝功损伤加重。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选择球囊微导管。球囊微导管可以有效的防止栓塞剂反流,使栓塞更加彻底、安全。
[0005]但是现有技术的球囊微导管通常采用三腔设计,结构较为复杂,且不能精确定位靶向血管,实现精准注射,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通过对现有球囊微导管的改进,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精准注射,节省手术时间,减少额外的医疗伤害。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本体,所述微导管本体内设有通道一和通道二,通道一作为栓塞药物和导丝通道,通道二作为球囊充盈通道,所述通道一位于微导管本体中心且贯通微导管本体前后端,所述通道二开口位于微导管本体的侧壁上,两球囊设置在微导管本体的远端方向,与通道二连通;两球囊之间微导管本体侧壁上开设侧孔,侧孔作为通道一中药物通道的前端开口,通道一的远端设置瓣膜,瓣膜上开设与导丝大小配合的通道,瓣膜能阻止栓塞药物的通过。
[0008]优选的,所述微导管本体近端设置Y接头,为6%鲁尔锥度接头,分别设置在通道一、通道二的开口端。
[0009]优选的,所述微导管本体远端为中空锥形头,锥形头与通道一连通,且中空腔内配置有瓣膜,瓣膜中心对称开设切口,切口供导丝穿过但栓塞药物不能通过。
[0010]优选的,所述球囊处设置标示层一,标示层采用铂铱合金、黄金、钽合金等显影材
料,在X光下清晰可见,用于术中定位球囊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侧孔设置标示层二,材质为铂铱合金、黄金、钽合金等显影材料,在X光下清晰可见,用于栓塞药物的注射定位用。
[0012]优选的,所述侧孔出口突出微导管本体侧壁,且侧孔口径从大到小渐变。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瓣膜封堵,将导丝腔和注射腔合二为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侧孔环采用显影材料,X光下清晰可见,方便术中侧孔精确定位靶向血管,实现精准注射,节省手术时间,减少额外的医疗伤害;侧孔处设计口径渐变的一台阶小孔,注射更精准,更适用于尺寸较小的靶向血管用药;通过两个球囊和侧孔的配合,除肝癌外,还能够灵活适用于多种情况,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结构。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

Y接头,2

应变缓冲套管,3

管身,4

球囊一,5

侧孔,6

球囊二,7

尖端,8

导丝及药物通道,9

球囊充盈通道,10

管身内层,11

管身中间层,12

管身外层,13

标示层一a,14

侧孔环,15

标示层一b,16

瓣膜;
[0022]102

靶向血管,104

非靶向血管;
[0023]5’‑
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5]实施例一,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用,具体结构组成包括Y接头1、应变缓冲套管2、管身3、球囊一4、侧孔5、球囊二6、尖端7、瓣膜16等。
[0026]本实施例的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所述管身3内设有通道一和通道二,通道一作为导丝及药物通道8,通道二作为球囊充盈通道9,所述通道一位于微导管管身中心且贯通前后端,所述通道二开口位于管身的侧壁上,两球囊(图中球囊一4、球囊二6)设置在管身的远端方向,与通道二连通,常规医用球囊,充盈后形成闭合栓塞给药段,保证栓塞充分高效,其中球囊一4防止药剂回流,球囊二6防止药剂流向远端,避免对正常血管造成伤害;两球囊之间管身侧壁上开设侧孔,侧孔作为通道一中药物通道的前端开口,通道一的远端设置瓣膜,瓣膜上开设与导丝大小配合的通道,瓣膜能阻止栓塞药物的通过。
[0027]管身近端设置Y接头1,为6%鲁尔锥度接头,采用注塑工艺分别设置在通道一、通
道二的开口端,与外界给药设备及球囊压力泵连接,实现栓塞给药及球囊充盈;Y接头与管身连接处设置应变缓冲套管2,材质为聚烯烃或聚氨酯弹性体等高分子材料,材料柔软,起应力释放作用,通过装配粘接在接头上。
[0028]所述微导管远端为中空尖端7,尖端7与通道一连通,且中空腔内配置有瓣膜16,瓣膜中心对称开设十字形切口,十字形切口供导丝穿过但栓塞药物不能通过。
[0029]所述球囊上设置标示层一,两个球囊处分别为标示层一a13、标示层一b15,标示层采用铂铱合金、黄金、钽合金等显影材料,在X光下清晰可见,用于术中定位球囊位置。
[0030]所述侧孔设置侧孔环14作为标示层二,侧孔环14材质为铂铱合金、黄金、钽合金等显影材料,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导管本体,所述微导管本体内设有通道一和通道二,通道一作为栓塞药物和导丝通道,通道二作为球囊充盈通道,所述通道一位于微导管本体中心且贯通微导管本体前后端,所述通道二开口位于微导管本体的侧壁上,两球囊设置在微导管本体的远端方向,与通道二连通;两球囊之间微导管本体侧壁上开设侧孔,侧孔作为通道一中药物通道的前端开口,通道一的远端设置瓣膜,瓣膜上开设与导丝大小配合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孔的双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本体近端设置Y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迦一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金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