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断裂鼻咽拭子及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74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断裂鼻咽拭子及测试装置,该防断裂鼻咽拭子包括:手持杆;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手持杆的一端相连;采集件,采集件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折断部,折断部设置在手持杆上或设置在手持杆与连接杆之间;耐折部,耐折部的其中一部分可分离地套设在至少部分连接杆的外侧且连接杆的外表面和耐折部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耐折部的另外一部分套设在至少部分手持杆的外侧,且耐折部覆盖所述折断部。本申请的防断裂鼻咽拭子与传统鼻咽拭子相比,显著降低了鼻咽拭子折断风险,显著降低了对特殊人群的检测难度,显著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从而大大增强了病毒检测过程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断裂鼻咽拭子及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试采集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断裂鼻咽拭子及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咽拭子作为日常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检测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保证高质量病毒采样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采样过程带来的不适感,降低拭子崁顿断裂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尤其减少在特殊人群如儿童、失能痴呆人群等核酸采样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失能痴呆老人口咽拭子不能配合,通过鼻拭子采集病毒,鼻拭子采集过程带来的不适容易引起失能痴呆老人头部活动,造成鼻出血、拭子崁顿甚至断裂可能。
[0003]在病毒的采样过程中,传统鼻咽拭子为了方便进入鼻咽部采集,设计的鼻咽拭子具有直径纤细、易折断和强度差的特点,患者不配合时容易断裂,因此可能导致引起被检测者打喷嚏、咳嗽和干呕等情况,从而产生的飞沫或其产生的气溶胶悬浮空气中,显著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断裂鼻咽拭子以及测试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耐折部的其中一部分可分离地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且连接杆的外表面和耐折部的内表面相接触,耐折部的另外一部分套设在至少部分手持杆的外侧,且耐折部覆盖所述折断部,显著降低了鼻咽拭子折断风险,显著降低了对特殊人群的检测难度,显著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从而大大增强了病毒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0005]在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断裂鼻咽拭子。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防断裂鼻咽拭子包括:
[0006]手持杆;
[0007]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持杆的一端相连;
[0008]采集件,所述采集件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
[0009]折断部,所述折断部设置在所述手持杆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手持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
[0010]耐折部,所述耐折部的其中一部分可分离地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且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和所述耐折部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耐折部的另外一部分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手持杆的外侧,且所述耐折部覆盖所述折断部。
[0011]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防断裂鼻咽拭子,通过设置耐折部的其中一部分可分离地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且连接杆的外表面和耐折部的内表面相接触,耐折部的另外一部分套设在至少部分手持杆的外侧,且耐折部覆盖所述折断部,当病毒检测过程发生鼻咽拭子断裂的时候,在断裂处仍有耐折部可分离地贴紧套设在至少部分连接杆
上,因此可以通过牵拉断裂位置套设的耐折部将断裂的鼻咽拭子拉出;当病毒采集完毕之后,检测者可以轻松从折断部处折断鼻咽拭子,耐折部从连接杆上脱离,连接杆和采集件一起进入采集容器中,由此收集得到鼻咽拭子采集件。由此,显著降低了鼻咽拭子折断风险,显著降低了对特殊人群的检测难度,显著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从而大大增强了病毒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0012]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防断裂鼻咽拭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断裂鼻咽拭子还包括刻度标注,所述刻度标注设置在所述手持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手持杆的横截面积,且所述折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杆横截面积。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折断部之间的距离c为118

122毫米。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折部为筒状。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断部与所述耐折部的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的距离a为68

72毫米。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断部与所述耐折部的远离所述手持杆的一端的距离b为11

15毫米。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杆的长度为125

135毫米;
[0020]和/或,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15

25毫米;
[0021]和/或,所述采集件的长度为18

22毫米;
[0022]和/或,所述折断部的长度为2.5

3.5毫米;
[0023]和/或,所述手持杆的横截面积为1.766

4.906平方毫米;
[0024]和/或,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积为0.785

3.140平方毫米;
[0025]和/或,所述采集件的横截面积为4.906

9.616平方毫米;
[0026]和/或,所述折断部的横截面积为1.539

2.010平方毫米。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杆的材料选自医用ABS塑料、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中的其中一种;
[0028]和/或,所述连接杆的材料选自医用ABS塑料、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中的其中一种;
[0029]和/或,所述耐折部的材料选自聚氯乙烯薄膜、天然胶乳、聚氨酯和聚异戊二烯中的其中一种;
[0030]和/或,所述采集件的材料选自尼龙短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中的其中一种;
[0031]和/或,所述折断部的材料选自医用ABS塑料、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中的其中一种。
[0032]在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断裂鼻咽拭子,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测试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防断裂鼻咽拭子。由此,显著降低了鼻咽拭子折断风险,显著降低了对特殊人群的检测难度,显著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从而大大增强了病毒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4]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防断裂鼻咽拭子的剖视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

手持杆,101

连接杆,102

采集件,103

折断部,104

耐折部,105

刻度标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8]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断裂鼻咽拭子,参考附图1,防断裂鼻咽拭子包括:手持杆100;连接杆101,上述连接杆101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断裂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持杆的一端相连;采集件,所述采集件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折断部,所述折断部设置在所述手持杆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手持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耐折部,所述耐折部的其中一部分可分离地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且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和所述耐折部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耐折部的另外一部分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手持杆的外侧,且所述耐折部覆盖所述折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断裂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断裂鼻咽拭子还包括刻度标注,所述刻度标注设置在所述手持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断裂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手持杆的横截面积,且所述折断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杆横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断裂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折断部之间的距离c为118

122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断裂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折部为筒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断裂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部与所述耐折部的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的距离a为68

72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断裂鼻咽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部与所述耐折部的远离所述手持杆的一端的距离b为11

15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晶韩国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