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型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45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2
一种防坠型升降平台,包括平台小车,平台小车的顶端固定有下支撑台,下支撑台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固定有双出轴减速器,双出轴减速器的两侧均设有丝杠,左侧的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右侧的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块;下支撑台的上方设有上支撑台,上支撑台的底端设有滑轨,滑轨可滑动装配有滑块,第一支撑块与右侧的滑块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块与左侧的滑块之间铰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间通过支撑轴铰接,支撑轴与下支撑台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可伸缩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型升降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升降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防坠型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分为直臂式、曲臂式,剪叉式,桅柱式,铝合金升降平台,套缸式:固定式有剪叉式,导轨式升降平台、链条式升降平台、装卸平台及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等,是一种升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设备主要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之间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工件装配时调节工件高度;高处给料机送料;大型设备装配时部件举升;大型机床上料、下料;仓储装卸场所与叉车等搬运车辆配套进行货物快速装卸等。授权公告号:CN216549423U,一种固定式升降平台的技术专利,由说明书附图可以看出,该升降机构采用油缸驱动平台升降,当油缸出现故障时,升降平台会坠落,从而造成事故,而且要给配备液压泵站,增加了成本,并且需要经常维修,增加了维修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升降平台会出现坠落故障且维修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坠型升降平台,包括可移动的平台小车,平台小车能够在地面上自由移动,平台小车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台,下支撑台起到支撑作用,下支撑台的顶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均包括固定在下支撑台顶端的支撑座,支撑座起支撑作用,两个支撑座之间的下支撑台上固定有双出轴减速器(具有一个动力输入轴,两个动力输出轴),双出轴减速器的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丝杠,丝杠的一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双出轴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双出轴减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双出轴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可拆卸固定连接,左侧的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右侧的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块,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正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沿丝杠相互靠拢,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逆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沿丝杠相互远离。下支撑台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支撑台,上支撑台起到支撑作用,上支撑台的底端设有与丝杠一一对应设置的滑轨,滑轨可滑动装配有滑块,滑轨对滑块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第一支撑块与右侧的滑块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块与左侧的滑块之间铰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间通过支撑轴铰接,支撑轴与下支撑台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可伸缩管,可伸缩管的顶端固定在上支撑台的顶端,可伸缩管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轴上,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正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沿丝杠相互靠拢,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变小,上支撑台被抬升,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逆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沿丝杠相互远离,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变大,上支撑台高度下降。丝杠的下方均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下支撑台顶端的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与丝杠平行的导向槽,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底端
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轮架,支撑轮架上可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支撑轮辊压配合在导向槽内。
[0004]优选地,可伸缩管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外管和支撑内管,支撑外管的顶端固定在上支撑台的底端,支撑内管的上端可滑动套设在支撑外管上,支撑内管的下端与支撑轴铰接,可伸缩管的设置,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了上支撑台在左右方向的移动,提高了上支撑台在升降时的平稳性。
[0005]优选地,平台小车的两侧均设有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器。
[0006]优选地,上支撑台的顶端设有起防护作用的防护栏。
[0007]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08]升降机构的设置,升降机构采用丝杠带动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传动,丝杠传动具有自锁功能,比油缸驱动更加安全,避免了上支撑台的坠落;采用双出轴减速器驱动两个丝杠,使得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能够快速的靠拢或者远离,能够快速的调整上支撑台的高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伸缩管的设置,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了上支撑台在左右方向的移动,提高了上支撑台在升降时的平稳性;滑轨和滑块的设置起到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11]附图标记:1、平台小车;2、下支撑台;3、升降机构;4、上支撑台;5、可伸缩管;11、缓冲器;31、支撑座;311、轴承;32、双出轴减速器;33、丝杠;34、动力电机;35、第一支撑块;36、第二支撑块;37、第一支撑杆;38、第二支撑杆;39、支撑轴;41、滑轨;42、滑块;43、防护栏;51、支撑外管;52、支撑内管;61、导向板;62、导向槽;63、支撑轮架;64、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

2所示,一种防坠型升降平台,包括可移动的平台小车1,平台小车1能够在地面上自由移动,平台小车1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台2,下支撑台2起到支撑作用,下支撑台2的顶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均包括固定在下支撑台2顶端的支撑座31,支撑座31起支撑作用,两个支撑座31之间的下支撑台2上固定有双出轴减速器32(具有一个动力输入轴,两个动力输出轴),双出轴减速器32的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丝杠33,两个丝杠33同轴线设置,丝杠33的一端与支撑座31可转动连接,丝杠33的另一端与双出轴减速器32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双出轴减速器32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有动力电机34,动力电机34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双出轴减速器32的动力输入轴可拆卸固定连接,左侧的丝杠3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块35,右侧的丝杠33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块36,动力电机34的动力输出轴正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35和第二支撑块36沿丝杠33相互靠拢,动力电机34的动力输出轴逆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35和第二支撑块36沿丝杠相互远离。下支撑台2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支撑台4,上支撑台4起到支撑作用,上支撑台4的底端设有与丝杠33一一对应设置的滑轨41,滑轨41可滑动装配有滑块42,滑轨41对滑块42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第一支撑块35与右侧的滑块42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杆37,第二支撑块36与左侧的滑块42之间铰接有第二支撑杆38,第一支撑杆37和第二支撑杆38均起到支撑作用,
第一支撑杆37和第二支撑杆38中间通过支撑轴39铰接,支撑轴39与下支撑台2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可伸缩管5,可伸缩管5的顶端固定在上支撑台4的顶端,可伸缩管5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轴39上,动力电机34的动力输出轴正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35和第二支撑块36沿丝杠33相互靠拢,第一支撑杆37和第二支撑杆38之间的夹角变小,上支撑台4被抬升,动力电机34的动力输出轴逆时针转动,第一支撑块35和第二支撑块36沿丝杠33相互远离,第一支撑杆37和第二支撑杆38之间的夹角变大,上支撑台4高度下降。丝杠33的下方均设有导向机构6,导向机构6包括固定在下支撑台2顶端的导向板61,导向板61上开设有与丝杠33平行的导向槽62,第一支撑块35和第二支撑块36的底端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型升降平台,包括可移动的平台小车,平台小车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下支撑台,下支撑台的顶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均包括固定在下支撑台顶端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下支撑台上固定有双出轴减速器,双出轴减速器的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丝杠,丝杠的一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双出轴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双出轴减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有动力电机,左侧的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右侧的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块;下支撑台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支撑台,上支撑台的底端设有与丝杠一一对应设置的滑轨,滑轨可滑动装配有滑块,第一支撑块与右侧的滑块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块与左侧的滑块之间铰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间通过支撑轴铰接,支撑轴与下支撑台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可伸缩管,可伸缩管的顶端固定在上支撑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建利王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仝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