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42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灌溉插管件和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上分接有若干条分水管,且每个分水管端部均连接有灌溉插管件,所述灌溉插管件包括外插管和内芯管,内芯管配合套设于外插管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灌溉插管件钻入土壤后,再手持第二手把对内芯管进行扭转复位,使内芯管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与外插管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对位,从而可实现水源从内芯管内部流出到土壤深部进行湿润,同时通过调节内芯管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与外插管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对位、错位或者半错位,可实现水源对深部土壤湿润的启闭、或者调节流出水量的大小,根据园林实际灌溉情况而做出调节,有利于起到节水的作用,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种农业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型绿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美化城市,城市更加美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园林景观建设也要按照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去实施。如何实现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深根系植物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的是微灌技术。其中,主要使用的是微喷灌、涌泉灌及滴灌技术等,灌溉深度浅,对于深根系植物来说,灌溉质量和效率非常差,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灌溉插管件和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上分接有若干条分水管,且每个分水管端部均连接有灌溉插管件,所述灌溉插管件包括外插管和内芯管,内芯管配合套设于外插管内部,内芯管上端设有顶盘,顶盘上端转接有转接头,且转接头与分水管的端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外插管的壁体开设有若干个外出水孔,内芯管壁体开设有与外出水孔相对应设置的内出水孔,外出水孔的孔槽中设有滤网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插管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转接座,内芯管上部一体成型有转接盘,且转接盘配合转接于转接座中。
[0007]所述转接座顶部开设有两道限位滑销槽,内芯管顶部所设顶盘的底面固定有一对限位滑销,且两个限位滑销配合插设在相对应的限位滑销槽中。
[0008]所述外出水孔和内出水孔的孔径均为5

10mm,限位滑销与限位滑销槽配合下限制内芯管的旋转角度为0

30
°

[0009]所述外插管的底端设有呈倒圆锥体状的钻头,外插管的外壁设有呈螺旋盘绕状的导肋条。
[0010]所述顶盘的一侧设有第二手把,转接座的两侧外壁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把。
[0011]所述内芯管的内部设有生物海绵体,生物海绵体紧密填充于内芯管内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在灌溉插管件钻入土壤的过程中,通过手持第二手把对内芯管进行扭转,使得内芯管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与外插管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相错位,有效避免土壤中微粒沿外出水孔、内出水孔进入到内芯管内部而造成堵塞;
[0014]2、本技术在灌溉插管件钻入土壤后,再手持第二手把对内芯管进行扭转复位,使内芯管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与外插管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对位,从而可实现水
源从内芯管内部流出到土壤深部进行湿润,同时通过调节内芯管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与外插管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对位、错位或者半错位,可实现水源对深部土壤湿润的启闭、或者调节流出水量的大小,根据园林实际灌溉情况而做出调节,有利于起到节水的作用,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19]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中:1、灌溉插管件;101、外插管;1011、外出水孔;1012、导肋条;1013、钻头;102、内芯管;1021、内出水孔;1022、转接盘;103、转接座;1031、第一手把;1032、限位滑销槽;104、顶盘;1041、第二手把;1042、限位滑销;105、转接头;2、导水管;201、分水管;3、生物海绵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参考图1

图5,本技术提出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灌溉插管件1和导水管2,导水管2上分接有若干条分水管201,且每个分水管201端部均连接有灌溉插管件1,灌溉插管件1包括外插管101和内芯管102,内芯管102配合套设于外插管101内部,内芯管102的外壁与外插管101的内壁紧密贴合,内芯管102上端设有顶盘104,顶盘104上端转接有转接头105,且转接头105与分水管201的端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外插管101的壁体开设有若干个外出水孔1011,内芯管102壁体开设有与外出水孔1011相对应设置的内出水孔1021,外出水孔1011的孔槽中设有滤网层,防止灌溉插管件1插入泥土中,土壤沿外出水孔1011进入灌溉插管件1内部而造成堵塞,外插管10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转接座103,内芯管102上部一体成型有转接盘1022,且转接盘1022配合转接于转接座103中,限制外插管101与内芯管102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内芯管102从外插管101脱出。导水管2通过连接外接水源,水源通过导水管2所分接的分水管201分流到各个灌溉插管件1中,最后水分通过内芯管102所开设的内出水孔1021以及外插管101所开设的外出水孔1011流出,进行湿润较深度的土壤。
[0024]结合图2和图3所示,外插管101的底端设有呈倒圆锥体状的钻头1013,外插管101的外壁设有呈螺旋盘绕状的导肋条1012,转接座103的两侧外壁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把1031,通过手持一对第一手把1031对外插管101进行扭转,外插管101外壁设有的导肋条1012有利于驱使外插管101快速钻入土壤,且使灌溉插管件1不易从土壤中脱出,保证灌溉插管件1钻入土壤后的稳定性。
[0025]结合图3和图5所示,转接座103顶部开设有两道限位滑销槽1032,内芯管102顶部所设顶盘104的底面固定有一对限位滑销1042,且两个限位滑销1042配合插设在相对应的
限位滑销槽1032中,外出水孔1011和内出水孔1021的孔径均为5

10mm,限位滑销1042与限位滑销槽1032配合下限制内芯管102的旋转角度为0

30
°
,顶盘104的一侧设有第二手把1041。在灌溉插管件1钻入土壤的过程中,通过手持第二手把1041对内芯管102进行扭转,使得内芯管102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1021与外插管101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1011相错位,有效避免土壤中微粒沿外出水孔1011、内出水孔1021进入到内芯管102内部而造成堵塞,在灌溉插管件1钻入土壤后,再手持第二手把1041对内芯管102进行扭转复位,使内芯管102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1021与外插管101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1011对位,从而可实现水源从内芯管102内部流出到土壤深部进行湿润,同时通过调节内芯管102壁体所开设的内出水孔1021与外插管101壁体所开设的外出水孔1011对位、错位或者半错位,可实现水源对深部土壤湿润的启闭、或者调节流出水量的大小,根据园林实际灌溉情况而做出调节,有利于起到节水的作用,且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包括灌溉插管件(1)和导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2)上分接有若干条分水管(201),且每个分水管(201)端部均连接有灌溉插管件(1),所述灌溉插管件(1)包括外插管(101)和内芯管(102),内芯管(102)配合套设于外插管(101)内部,内芯管(102)上端设有顶盘(104),顶盘(104)上端转接有转接头(105),且转接头(105)与分水管(201)的端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外插管(101)的壁体开设有若干个外出水孔(1011),内芯管(102)壁体开设有与外出水孔(1011)相对应设置的内出水孔(1021),外出水孔(1011)的孔槽中设有滤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管(10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转接座(103),内芯管(102)上部一体成型有转接盘(1022),且转接盘(1022)配合转接于转接座(10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103)顶部开设有两道限位滑销槽(1032),内芯管(102)顶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青李劲龙再伟周莉王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青云智能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