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包埋菌颗粒一体化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33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包埋菌颗粒一体化制备装置,包括搅拌腔室和反应腔室,搅拌腔室底部与反应腔室顶部相连通、并在连通处设置有手动开关;搅拌腔室顶部设置有搅拌组件,在搅拌腔室顶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气孔、一个出气孔和第一进料口;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棒和搅拌扇叶,搅拌棒顶端与电动马达输出端相连、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扇叶,搅拌棒可转动贯穿安装在所述搅拌腔室顶部中心位置处;反应腔室顶部一体化设置有第一溶液均布体、底部一体化设置有第二溶液均布体,在反应腔室底部侧壁紧邻第一溶液均布体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该制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颗粒生成率高,可降低厌氧包埋菌颗粒的制备成本,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包埋菌颗粒一体化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包埋菌颗粒一体化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上升,水环境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普遍采用的一项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厌氧菌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进而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具有有机物去除率高,处理过程消耗能量少,污泥产量少,对氮、磷等营养物质需求量少等优点。但常规的厌氧生物处理法存在菌种流失严重,菌群繁殖缓慢且反应体系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70年代发展了厌氧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该技术是将游离微生物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保留其固有的催化活性,且能够被重复和连续使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厌氧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中以包埋法最为常用。包埋法的原理是将生物体细胞截留在水不溶性的凝胶聚合物孔隙的网络中,通过聚合作用或通过离子网络形成,或通过沉淀作用,或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包埋菌颗粒一体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腔室(1)和反应腔室(2),搅拌腔室(1)底部与反应腔室(2)顶部相连通、并在连通处设置有手动开关;所述搅拌腔室(1)顶部设置有搅拌组件(10),在搅拌腔室(1)顶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气孔(11)、一个出气孔(12)和第一进料口(13);所述搅拌组件(10)包括搅拌棒(100)和搅拌扇叶(101),所述搅拌棒(100)顶端与电动马达输出端相连、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扇叶(101),搅拌棒(100)可转动贯穿安装在所述搅拌腔室(1)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反应腔室(2)顶部一体化设置有第一溶液均布体(20)、底部一体化设置有第二溶液均布体(21),在反应腔室(2)底部侧壁紧邻第一溶液均布体(20)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22),所述第一溶液均布体(20)包括倒置漏斗(200)和第一溶液均布盘(201),所述第一溶液均布盘(201)封装在所述倒置漏斗(200)的底部,在倒置漏斗(200)的顶部管状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手动开关(5)、与所述搅拌腔室(1)相连通;所述第二溶液均布体(21)包括正置漏斗(210)和第二溶液均布盘(211),所述第二溶液均布盘(211)封装在所述正置漏斗(210)的顶部,正置漏斗(210)的底部为第二进料口(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连刚潘政伟石天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