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盛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机械
,具体为一种自动盛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水稻种植和食用的大国,几乎餐餐离不开米饭。作为食堂的消费主体,我们可以看到,打饭几乎是每个窗口都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并且米饭的需求量极大,一个打饭的窗口在短短半小时内可以售卖出几百份米饭。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体力消耗大,且很可能因为速度跟不上而供不应求。然而将打饭这一工作机械化、智能化,即可解放双手,实现打饭自助,加快分装速度。现有的盛饭装置大都存在以下缺点:1、米饭输出装置控制性较差,导致输出的米饭重量不均,精确性不佳;2、米饭的打散和传输不能同时进行,自动化不佳;3、装置盛饭部位基本采用螺栓固定,拆卸不便,清洗较为困难,功能性不佳。
[0003]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自动盛饭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盛饭装置,解决了装置控制米饭输出量不均和装置不能对米饭进行打散的同时进行传输及其盛饭装置难以拆卸清洗的问题。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盛饭装置,包括箱体(1)、盛饭桶(10)、操作面板(15)、打散传输机构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箱体(1)上半部分设有盛饭桶(10),箱体(1)下半部分和后侧设有传动机构,盛饭桶(10)正面外侧设有操作面板(15),盛饭桶(10)包括上壳体(16)和下壳体(17),上壳体(16)底部榫卯插入于下壳体(17)顶部,盛饭桶(10)内部设有打散传输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盛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散传输机构包括螺栓(6)、螺旋扇叶(7)、短轴(8)和转轴(9),转轴(9)设于盛饭桶(10)上壳体(16)和下壳体(17)连接处,且在连接处配套有轴承,转轴(9)表面固定有若干个螺旋扇叶(7),其中部分螺旋扇叶(7)上通过螺栓(6)连接有短轴(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盛饭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2)、第一带轮(3)、第二带轮(4)和皮带(5),箱体(1)下半部分的内部设有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一侧穿透箱体(1)后侧连接有第一带轮(3),第一带轮(3)通过皮带(5)和第二带轮(4)相连;第二带轮(4)和打散传输机构连接,具体为转轴(9)一端穿透箱体(1)后侧连接第二带轮(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盛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进饭口、出饭口(12)和挡板(11),进饭口设于盛饭桶(10)顶部,且顶部设有可开合的盖板,出饭口(12)设于盛饭桶(10)底部,且出饭口(12)为圆锥形,挡板(11)贯穿插入盛饭桶(10)靠近操作面板(15)的一侧,且挡板(11)插入盛饭桶(10)内部的高度高于螺旋扇叶(7)的最高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盛饭装置,其特征在于:短轴(8)三根为一组,共设有四组,每一组内的三根短轴(8)互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洁,张来,王慧勤,叶凯源,叶睿杰,袁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