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30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安装台,上板由板、弯头结构组成,板两端分别为弯头结构,安装台固定连接于筒体内壁,安装台上依次固定连接下板和上板,板和下板设置有一一对应的长条孔,从而形成微粒捕捉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限制微粒落入后逃逸,从而提升带电微粒的捕获率,提高了电力设备的绝缘可靠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拆卸,便于清理,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在电力产品中推广应用。有利于在电力产品中推广应用。有利于在电力产品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开关设备是一种气体绝缘设备,长期运行在电力系统中,绝缘可靠性对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运行过程中,因设备机械操作引起振动、触头摩擦、气体介质的扰动等原因会产生一些微粒,这些带电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在电力设备中多次反弹运动,严重时会造成导体与筒体间气隙击穿,或微粒运动附着至绝缘件表面而引起沿面闪络,导致严重故障。微粒的存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存在绝缘隐患,大大影响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0003]为减少带电微粒对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的不利影响,需在电力设备内部增加一些抑制微粒的结构,从而限制带电微粒的运动,控制微粒在限定区域内,消除不利影响。开关设备的直筒结构因其结构空间限制,只能在筒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捕捉器结构来限制微粒运动,带电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电力设备内部的运动速度很高,传统的栅格微粒捕捉器收集能力有限,或微粒落入捕捉器后,又因运动速度高或设备本体振动,微粒有一定几率反弹筒体内壁后直接逃逸,对微粒的捕获率较低,无法真正有效抑制带电微粒的运动和危害。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111097605B,授权公告日为2022.05.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GIL壳体组件及微粒捕捉器,涉及一种GIL壳体组件及微粒捕捉器。GIL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微粒捕捉器,微粒捕捉器包括在使用时与壳体的底部相对应的带有捕捉口的捕捉格栅,所述微粒捕捉器于捕捉格栅的外壁处还设有隔板,隔板与捕捉格栅之间具有第一屏蔽间隔,隔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第二屏蔽间隔。微粒捕捉器的捕捉格栅的外壁处设有隔板,隔板与捕捉格栅之间具有第一屏蔽间隔,隔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第二屏蔽间隔,通过第一屏蔽间隔与第二屏蔽间隔同时捕捉微粒,微粒落入第二屏蔽间隔后因间隙较小而无法逸出,增强了微粒捕捉器的捕捉效果。缺点1:也是采用双层结构,采用上板(第一屏蔽间隔)用大孔,下板(第二屏蔽间隔)采用小孔,当微粒垂直掉落过程,先落入上板的大孔,恰好又落入下板的小孔中然后碰到壳体内壁,因掉落过程微粒能量损耗小,当该微粒速度较大或壳体振动,微粒会反方向直接从小孔反弹跃出,然后再通过大孔,进入气隙介质中,影响气隙绝缘,因此该技术虽采用了双层结构,但并不能很好的抑制微粒逃逸,存在一定的逃逸概率。缺点2:该技术双层结构之间存在一定尺寸的气隙,占用空间大,对产品电场影响较大,就需要增大外壳直径来预留足够的空间用来布置,制约着开关设备的小型化设计。缺点3:该技术采用双层结构,上板(第一屏蔽间隔)与下板(第二屏蔽间隔),下板非孔区域涂抹有热熔胶层(说明书提到),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装配繁琐,安装工艺要求高,并且开关设备需清理时,有胶层不好清理,容易污染筒体其他区域。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215784105U,授权公告日为2022.02.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合闸电阻用微粒捕捉装置,包括微粒捕捉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微粒捕捉板布置于合闸电阻壳体内腔中,所述微粒捕捉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
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固定在合闸电阻壳体的底部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沿微粒捕捉板的圆周方向布置,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沿微粒捕捉板圆周方向的布置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合闸电阻壳体中的绝缘件,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合闸电阻壳体中的绝缘件,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长条块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长条块上设有断口结构。该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缺点1:采用单层栅格板结构,当微粒垂直掉落过程,当恰好落入栅格孔中然后碰到壳体内壁,因掉落过程无碰撞,微粒能量损耗小,当该微粒速度较大或壳体振动,微粒会反方向直接从栅格孔反弹跃出,然后进入气隙介质中,影响气隙绝缘,因此该技术不能很好的抑制微粒逃逸,存在一定的逃逸概率。缺点2:采用固定块,一是焊接工艺要求很高,难清理焊接、冲洗残留物;二是占用面积大,会占用栅格孔开孔位置,影响栅格板的微粒收集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粒捕获率低、无法真正有效抑制带电微粒的运动问题,本技术设计制造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
[0007]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安装台,上板由板、弯头结构组成,板两端分别为弯头结构,安装台固定连接于筒体内壁,安装台上依次固定连接下板和上板,板和下板设置有一一对应的长条孔,从而形成微粒捕捉通道。
[0009]进一步,上板和下板之间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间板。
[0010]进一步,下板的长度尺寸与板的内侧尺寸配合,确保板与下板的长条孔一一对应,长条孔在两个板接触面处尺寸大小相同,无错位。
[0011]进一步,板的两端设置若干个通孔,用于螺钉将板、下板与安装台固定为一体。
[0012]进一步,板设置的长条孔为梯形孔、竖直孔或斜孔。
[0013]进一步,下板设置的长条孔为斜孔。
[0014]进一步,安装台焊接于筒体内壁。
[0015]进一步,安装台为若干个带螺纹的圆柱体。
[0016]进一步,弯头结构为圆弧状,弯头结构与筒体内壁之间有间隙或无间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包括上板、下板和安装台,上板由板、弯头结构组成,板两端分别为弯头结构,安装台固定连接于筒体内壁,安装台上依次固定连接下板和上板,板和下板设置有一一对应的长条孔,从而形成微粒捕捉通道。该装置采用板和下板设置的一一对应的长条孔结构,有效抑制微粒的逃逸,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带电微粒的捕获率,且便于安装、拆卸和清理,占用空间小。
[0019]进一步地,上板和下板之间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间板,延长微粒跌落捕捉器后的反弹路径,微粒下落过程,通过多次反弹消耗能量,降低微粒运动速度。
[0020]进一步地,下板的长度尺寸与板的内侧尺寸配合,确保板与下板的长条孔一一对应,长条孔在两个板接触面处尺寸大小相同,无错位,使该装置的微粒捕捉通道通畅无阻,便于微粒顺利捕捉。
[0021]进一步地,弯头结构与筒体内壁之间有间隙或无间隙,若考虑微粒从端头滚入捕
捉器,则可设置弯头结构与筒体内壁留有一定间隙;若不留间隙,阻止了微粒从端头向外逃逸。
[0022]进一步地,板的两端设置若干个通孔,用于螺钉将板、下板与安装台固定为一体,固定方式简单,稳固性强。
[0023]进一步地,板设置的长条孔为梯形孔、竖直孔或斜孔,形成该装置的微粒捕捉通道。
[0024]进一步地,下板设置的长条孔为斜孔,控制下板长条孔的倾斜角度,使微粒碰到筒体内壁后沿竖直方向不能直接反弹跃出捕捉器,提升捕捉器装置的捕获率,提高了电力设备的绝缘可靠性。
[0025]进一步地,安装台焊接于筒体内壁,安装稳固,操作方便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下板(3)和安装台(4),上板由板(1)、弯头结构(2)组成,板(1)两端分别为弯头结构(2),安装台(4)固定连接于筒体内壁(5),安装台(4)上依次固定连接下板(3)和上板,板(1)和下板(3)设置有一一对应的长条孔,从而形成微粒捕捉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板和下板(3)之间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间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板(3)的长度尺寸与板(1)的内侧尺寸配合,确保板(1)与下板(3)的长条孔一一对应,长条孔在两个板接触面处尺寸大小相同,无错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壁用微粒捕捉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杳伟郑旭张震锋权帅峰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