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PCB板布局
,具体涉及一种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0003]PCB布局和布线对于DC
‑
DC转换器至关重要,原因是DC
‑
DC转换器由于高频开关模式而对寄生电容和电感敏感,现有的PCB布局和布线容易引入大的寄生电容和电感,从而导致输出电压纹波高、噪声大,输出电压调节和限流精度差,还存在电磁干扰问题,甚至还会因高压尖峰而导致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通过调整布局DC
‑
DC主控芯片U1与各个电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DC
‑
DC主控芯片U1、芯片工作供电电路、输出电压反馈电路、芯片工作开关电路、输入端滤波电路和输出端滤波电路,所述芯片工作供电电路、所述输出电压反馈电路、所述芯片工作开关电路、所述输入端滤波电路、所述输出端滤波电路环绕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设置,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设有六个引脚,所述芯片工作供电电路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1引脚相连且靠近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设置,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输出电压反馈电路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3引脚相连且靠近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3引脚设置,所述芯片工作开关电路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4引脚相连且靠近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4引脚设置,所述输入端滤波电路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5引脚相连且靠近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5引脚设置,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5引脚还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出端滤波电路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6引脚相连且远离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设置,所述输出端滤波电路还与电压输出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6引脚与所述输出端滤波电路之间还设有干扰减小电路,所述干扰减小电路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6引脚相连且靠近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设置,其中,所述干扰减小电路包括电感L1、电阻R1、电容C4,所述电感L1、所述电阻R1、所述电容C4靠近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6引脚设置,其中,所述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6引脚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端滤波电路、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6引脚的出线宽度≥1.8mm,出线长度≤2.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2引脚接地的地线为铜地焊盘,当电源输入端电压值≤5V时,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铜地焊盘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mil;当5<电源输入端电压值≤12V时,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铜地焊盘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5mil;当12<电源输入端电压值≤60V时,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铜地焊盘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0mil;当电源输入端电压值>60V时,所述DC
‑
DC主控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铜地焊盘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5mil,1mil=0.0254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C
‑
DC转换器的PCB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滤波电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满英,卢圣晃,马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