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004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首先该照明系统中心区域的第一光源模组发出高色温的第一白光,外围区域发出低色温的第二白光,来模拟太阳中心和边缘的两个不同色温的发光面,通过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能够在不同亮度之间切换,控制第一白光和第二白光的亮度呈现两种不同亮度的明暗变化,来模拟太阳发光时的动态闪烁效果。同时,该装置的光源采用点胶的工艺在正装蓝光芯片上层点胶形成至少两层荧光粉层,400~700nm的连续的近自然光相比传统灯具照明而言,第一白光和第二白光波长更完整,模拟太阳光照射的效果更好,且与其他封装工艺比,该工艺在达到对应技术要求的同时,可以降低设备要求,减小工艺难度,便于推广。便于推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了照明
,具体涉及了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对人类社会活动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的装饰照明、家居照明等多种室内场景中,采用普通的照明灯具来模拟太阳,但是普通的照明灯具的亮度和色温都是保持恒定不变的,无法模拟出太阳不同发光面的色温和发光亮度的动态效果。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劳动作业和日常生活更多是在室内进行,当人体缺乏足够的太阳光照射时,身体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模拟太阳光照射的室内灯,使得人们在室内也能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0003]同时,芯片正装的LED光源装置因低价优势而占据较大的照明市场,LED芯片的正装封装需要对芯片进行喷涂荧光粉以在芯片上形成荧光粉膜层,但是这种喷涂工艺设备要求高,工艺操作难度大。
[0004]研究出包含芯片正装的LED光源,不仅能降低设备要求,控制工艺难度,还能模拟出太阳光照射的照明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首先该照明系统中心区域的第一光源模组发出高色温的第一白光,外围区域发出低色温的第二白光,来模拟太阳中心和边缘的两个不同色温的发光面,通过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能够在不同亮度之间切换,控制第一白光和第二白光的亮度呈现两种不同亮度的明暗变化,来模拟太阳发光时的动态闪烁效果。同时,该装置的光源的芯片采用正装封装,可有效控制台灯的制作成本,同时采用点胶的工艺在正装蓝光芯片上层点胶形成至少两层荧光粉层,形成的400~700nm的连续的近自然光相比传统灯具照明而言,第一白光和第二白光波长更完整,模拟太阳光照射的效果更好,且与其他封装工艺比,该工艺在达到对应技术要求的同时,可以降低设备要求,减小工艺难度,便于推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光源模组和第二光源模组;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发出第一白光,所述第一白光的色温大于或等于5000K;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发出第二白光,所述第二白光的色温小于或等于3000K;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能够在不同亮度之间切换;
[0008]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包括若干个发光组件及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的电连接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正装蓝光芯片以及在所述正装蓝光芯片上从下向上依次点胶形成的至少两层荧光粉层,所述发光单元能够发出波长为400~700nm的连续的近自然光。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光源模组和第二光源模组;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发出第一白光,所述第一白光的色温大于或等于5000K;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发出第二白光,所述第二白光的色温小于或等于3000K;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能够在不同亮度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包括若干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正装蓝光芯片以及在所述正装蓝光芯片上从下向上依次点胶形成的至少两层荧光粉层,所述发光单元能够发出波长为400~700nm的连续的近自然光。首先该照明系统中心区域的第一光源模组发出高色温的第一白光,外围区域发出低色温的第二白光,来模拟太阳中心和边缘的两个不同色温的发光面,通过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能够在不同亮度之间切换,控制第一白光和第二白光的亮度呈现两种不同亮度的明暗变化,来模拟太阳发光时的动态闪烁效果。同时,该装置的光源的芯片采用正装封装,可有效控制台灯的制作成本,同时采用点胶的工艺在正装蓝光芯片上层点胶形成至少两层荧光粉层,形成的400~700nm的连续的近自然光相比传统灯具照明而言,第一白光和第二白光波长更完整,模拟太阳光照射的效果更好,且与其他封装工艺比,该工艺在达到对应技术要求的同时,可以降低设备要求,减小工艺难度,便于推广。
[0010]现有技术中点胶荧光粉层通常采用一层荧光粉,但是一层荧光粉层是无法使得发光单元实现近自然光光谱的发射,通过现有技术荧光粉的调配,至少两层荧光粉层可形成波长为400~700nm的连续的近自然光。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所述正装蓝光芯片上从下向上依次点胶形成的2~3层荧光粉层。太多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不合格率会明显升高。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光单元中,每层荧光粉层的厚度≤0.25mm。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白光中,475~492nm波段的绝对光谱功率大于0.7,435~475nm波段的绝对光谱功率小于0.8。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白光中,475~492nm波段的绝对光谱功率大于0.45,435~475nm波段的绝对光谱功率大于0.4。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光单元中,每层荧光层包括荧光粉和胶水,每层荧光粉层中荧光粉的合计质量占比约为50%~80%。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正装蓝光芯片的发光波长为440nm~475nm;在所述正装蓝光芯片从下向上依次点胶形成三层荧光粉层,分别是第一荧光粉层、第二荧光粉层和第三荧光粉层;
[0017]所述第一荧光粉层,包括发光波长480~500nm的第一荧光粉;
[0018]所述第二荧光粉层,包括发光波长大于500nm且小于620nm的第二荧光粉;
[0019]所述第三荧光粉层,包括发光波长大于或等于620nm的第三荧光粉。
[0020]具体的,所述第一荧光粉包括发光波长为488~492nm的荧光粉A,所述第二荧光粉包括发光波长均为523~542nm的荧光粉B1和荧光粉B2,所述第三荧光粉包括发光波长均为628~681nm的荧光粉C1和荧光粉C2和荧光粉C3、发光波长为718~722nm的荧光粉D、发光波长为738~742nm的荧光粉E、发光波长为793~797nm的荧光粉F。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脉冲控制装置,所述脉冲控制装置与所述第
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连接,用于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控制所述第一白光的亮度和所述第二白光的亮度分别在第一亮度和第二亮度之间来回切换。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之间设置有隔光组件。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二外壳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形成同心同圆结构。
[0024]技术术语的解释说明:
[0025]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模拟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模组和第二光源模组;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发出第一白光,所述第一白光的色温大于或等于5000K;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发出第二白光,所述第二白光的色温小于或等于3000K;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能够在不同亮度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和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包括若干个发光组件及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的电连接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正装蓝光芯片以及在所述正装蓝光芯片上从下向上依次点胶形成的至少两层荧光粉层,所述发光单元能够发出波长为400~700nm的连续的近自然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模拟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装蓝光芯片上从下向上依次点胶形成的2~3层荧光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模拟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中,每层荧光粉层的厚度≤0.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模拟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白光中,4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琴曾胜曾骄阳陈华李刚陈道蓉曾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世纪和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