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04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包括种植槽、顶盖、隔离网、进水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加热板,所述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透气孔,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种植槽的底部,所述顶盖可拆卸地封闭所述种植槽的顶部,所述隔离网和所述顶盖之间填充有椴木碎屑,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灵芝接种和生长的种植孔,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种植槽中,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种植槽中,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种植槽并连接有加水漏斗。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灵芝菌棒存在的使用周期短和难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技术问题。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技术问题。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灵芝种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含有多糖、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三菇类、油脂类、多种氨基酸及蛋白质类、酶类、有机锗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能。
[0003]目前灵芝的栽培多采用椴木栽培,通过将椴木碎压合套设在圆柱形塑料袋中,以形成灵芝栽培用灵芝棒,然而该种灵芝菌棒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灵芝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基质中的木质素易被菌丝分解,常收一至二潮芝菌灵芝菌棒就分散解体,不可循环使用;
[0005]2、该种灵芝菌棒难以控制灵芝生长的湿度和温度环境,而灵芝生长对于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因此,对于灵芝菌棒放置的环境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灵芝菌棒存在的使用周期短和难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该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能够重复使用,同时能够保证温度湿度,降低对于种植环境的要求。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包括种植槽、顶盖、隔离网、进水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加热板,所述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透气孔,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种植槽的底部,所述顶盖可拆卸地封闭所述种植槽的顶部,所述隔离网和所述顶盖之间填充有椴木碎屑,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灵芝接种和生长的种植孔,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种植槽中,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种植槽中,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种植槽并连接有加水漏斗,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种植槽中的管段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加水漏斗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电控阀,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控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与所述种植槽转动连接。
[0010]本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在进行灵芝种植时,可将灵芝孢子接种于所述种植孔中并进行灵芝的生长,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种植槽中的湿度和温度,当湿度过低时,可通过所述进水管加水以保证种植槽中椴木碎屑的湿度,当温度过低时,则启动所述加热板进行加热,避免温度过低导致灵芝生长缓慢,同时,所述隔离网和排水透气孔保证了椴木碎屑的空气交换,利于灵芝生长;且该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可通过补充椴木碎屑的方式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该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能够重复使用,同时能够保证温度湿度,降低对于种植环境的要求。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包括种植槽3、顶盖10、隔离网4、进水管12、温度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2、控制器和加热板6,所述种植槽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透气孔5,所述隔离网4位于所述种植槽3的底部,所述顶盖10可拆卸地封闭所述种植槽3的顶部,所述隔离网4和所述顶盖10之间填充有椴木碎屑,所述顶盖1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灵芝接种和生长的种植孔9,所述温度传感器1、所述湿度传感器2和所述加热板6位于所述种植槽3中,所述进水管12位于所述种植槽3中,且所述进水管12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种植槽3并连接有加水漏斗7,所述进水管12位于所述种植槽3中的管段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11,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所述湿度传感器2和所述加热板6。
[0016]所述进水管12与所述加水漏斗7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电控阀8,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控阀8。
[0017]所述顶盖10与所述种植槽3转动连接。
[0018]本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在进行灵芝种植时,可将灵芝孢子接种于所述种植孔9中并进行灵芝的生长,所述湿度传感器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1能够检测所述种植槽3中的湿度和温度,当湿度过低时,可通过所述进水管12加水以保证种植槽3中椴木碎屑的湿度,当温度过低时,则启动所述加热板6进行加热,避免温度过低导致灵芝生长缓慢,同时,所述隔离网4和排水透气孔5保证了椴木碎屑的空气交换,利于灵芝生长;且该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可通过补充椴木碎屑的方式循环使用。
[001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培育用菌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槽、顶盖、隔离网、进水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加热板,所述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透气孔,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种植槽的底部,所述顶盖可拆卸地封闭所述种植槽的顶部,所述隔离网和所述顶盖之间填充有椴木碎屑,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灵芝接种和生长的种植孔,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种植槽中,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种植槽中,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旺谢泽钰王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仙草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