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98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冷冻间室、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以及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冷冻间室具有冷冻储物环境,非冷冻间室具有冷藏储物环境、或者选择性地具有冷冻储物环境或冷藏储物环境;第一送风风机,配置成驱动经第一冷却室冷却的第一气流流向冷冻间室;以及第二送风风机,配置成驱动经第二冷却室冷却的第二气流流向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沿横向并排地设置于箱体的底部,第一送风风机立置在冷冻间室的下部后方,第二送风风机横置在第二冷却室内的后侧,满足了各储物间室的制冷需求,突破了现有设计中双送风风机均统一布局的设计思想。想。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藏冷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利用冰箱来储存、保鲜物品。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冰箱主要有直冷冰箱和风冷冰箱两种。风冷冰箱是通过送风风机促使经蒸发器换热后的冷却气流流入储物间室,从而实现对储物间室制冷的目的。
[0003]常见风冷冰箱的送风风机通常布置在冷冻间室背部,即背置在箱体的后侧。还有一些多系统风冷冰箱设有多个送风风机,然而,这些送风风机要么均直立背置在箱体的后侧,要么均横向底置在箱体的底部,即多个送风风机的布局是统一的。然而,申请人认识到,送风风机不同的布局方式,其优劣势不同,这种统一的布局方式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设定温度差异较大的多个储物间室的制冷需求,冰箱整体制冷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送风风机且送风风机的布局方式更加合理的冷藏冷冻装置。
[0005]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增大各间室的储物空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冷冻间室、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以及用于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所述冷冻间室具有冷冻储物环境,所述非冷冻间室具有冷藏储物环境、或者选择性地具有冷冻储物环境或冷藏储物环境;第一送风风机,配置成驱动经所述第一冷却室冷却的第一气流流向所述冷冻间室;以及第二送风风机,配置成驱动经所述第二冷却室冷却的第二气流流向所述至少一个非冷冻间室;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室和所述第二冷却室沿横向并排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立置在所述冷冻间室的下部后方,所述第二送风风机横置在所述第二冷却室内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冻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冻间室的后侧,且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第一气流输送至所述冷冻间室;且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竖直设置在所述冷冻风道组件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蜗壳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内的第一风扇;且所述第一蜗壳具有朝前开口的吸风口和朝上开口的排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第一冷却室的后侧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冷冻风道组件内部的冷冻送风风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冷冻风道组件的底部密封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冷冻风道组件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且所述第一蜗壳的后侧下部从上往下地向前倾斜延伸,以形成导水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置在所述第一冷却室内的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从前往后地向上倾斜;且所述第一蒸发器向上倾斜的角度、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使得从所述第一蒸发器流出的所述第一气流直接朝向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中心区域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中心与限定所述冷冻间室的第一内胆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范围在110~130mm之间的任一值;且/或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范围在125~135mm之间的任一值;且/或所述第一蒸发器向上倾斜的角度为范围在20~30
°
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鑫张浩王常志陈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