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载重对重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设备
,尤其是涉及大载重对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升降设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对重结构,而所谓对重结构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
[0003]专利网公开号CN214141175U公开了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并排立置的一对立梁,连接在所述一对立梁之间上梁和下梁,以及安装于所述上梁的对重轮,所述上梁为两根,同一根上梁两端之间连线为该上梁的延伸方向,至少一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梁之间倾斜布置,且两根上梁的延伸方向之间倾斜布置;上梁与立梁互成锐角或钝角的倾斜布置,提高了对重架的结构稳定性,且对重轮部分位于两根上梁之间,有效降低了安装高度。
[0004]以上装置通过将对重轮安装于两根上梁之间,达到降低安装高度的效果,但以上装置中,采用单排对重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载重对重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直梁(2),所述直梁(2)设置有四个,四个直梁(2)呈等间距排列分布,所述直梁(2)一侧设置有对重机构(3);所述对重机构(3)包括对重块(31)和对重轮(32),所述对重块(31)设置于直梁(2)一侧,所述对重块(31)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直梁(2)一侧紧密贴合,其中两个直梁(2)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导靴(33),所述导靴(33)与直梁(2)通过第一螺栓(34)固定连接,四个导靴(33)呈矩形状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载重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2)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梁槽钢(38)和下梁槽钢(39),所述下梁槽钢(39)设置于上梁槽钢(38)底部,所述上梁槽钢(38)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中间板(35),所述中间板(35)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横板(36),所述横板(36)和中间板(35)均与上梁槽钢(38)通过第二螺栓(3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载重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35)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对重轮(32),对重轮(32)设置于前后相邻的两个横板(3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载重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轮(32)设置有两个,横板(36)分别设置于对重轮(32)前后两侧,所述对重轮(32)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世鸣,朱栋梁,钟家琪,薄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