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90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5
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包括测风装置、光伏组件、柔性支架模块、拍照装置和风源发生器;光伏组件设置在柔性支架模块上,拍照装置设置在光伏组件上方,能够拍摄覆盖整个光伏组件;风源发生器和测风装置分别位于柔性支架模块的两侧,风源发生器的风向垂直于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通过在实验室搭建装置,简单实验获得隐裂时的风速、风向,对照隐裂边界条件查找表,得到隐裂边界条件,可以很好的指导柔性支架工程在设计及施工时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合理选址,优化参数设计,加强支架对组件的支撑强度从而减小光伏组件发生隐裂的概率,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测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电站造价成本随土地的限制越来越高。近年来,已经提出使用柔性支架来代替传统的固定支架用于光伏电站。目前,国内外对光伏柔性支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体动力学模拟、空气动力学特性等研究。对光伏组件柔性支架系统实例应用研究和可靠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光伏组件柔性支架在风激励下容易产生大的振动,这会导致其上的光伏组件发生强烈的振动导致发生隐裂甚至碎片的风险,缺少对光伏组件隐裂的模拟判断,导致光伏电站发电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以解决缺少对光伏组件隐裂的模拟判断,导致光伏电站发电性能下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包括测风装置、光伏组件、柔性支架模块、拍照装置和风源发生器;光伏组件设置在柔性支架模块上,拍照装置设置在光伏组件上方,能够拍摄覆盖整个光伏组件;风源发生器和测风装置分别位于柔性支架模块的两侧,风源发生器的风向垂直于光伏组件。
[0006]进一步的,柔性支架模块包括端立柱和固定装置,锚块、斜拉索和悬索;四个端立柱垂直设置形成支架本体,光伏组件设置在支架本体上,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支架本体。
[0007]进一步的,两条悬索分别设置在两个端立柱顶端之间,每个端立柱的顶端均连接有斜拉索,斜拉索端部连接锚块。
[0008]进一步的,测风装置包括风速计、风向标、底座、立柱和数据采集器;立柱设置在底座上,风向标、风速计和据采集器设置在立柱上。
[0009]进一步的,拍照装置包括立杆、可伸缩支架和拍照相机;立杆设置在柔性支架模块侧面,可伸缩支架垂直设置在立杆上,拍照相机设置在可伸缩支架上。
[0010]进一步的,拍照相机为EL拍照相机。
[0011]进一步的,风源发生器为电风扇。
[0012]进一步的,风源发生器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连接光伏组件的输出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通过在实验室搭建装置,简单实验获得隐裂时的风速、风向,对照隐裂边界条件查找表,得到隐裂边界条件,可以很好的指导柔性支架工程在设计及施工时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合理选址,优化参数设计,加强支架对组件的支撑强度从而减小光伏组件发生隐裂的概率,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获取流程图。
[0017]图3为隐裂计算举例图。
[0018]其中:
[0019]11风速计、12风向标、13数据采集器,21光伏组件、22锚块、23端立柱、24斜拉索、25悬索,31拍照相机、32可伸缩支架、33立杆,4风源发生器,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及方法。包括1测风系统(风速计、风向标、数据采集器),2柔性支架系统(光伏组件、锚块、端立柱、斜拉索、悬索),3拍照系统(EL拍照相机、可伸缩支架、立杆),4风源发生器,5电源,6计算机。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及方法将待试验光伏组件放置于上下悬索之间,按照实际设计预应力张拉斜拉索并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悬索上。将EL相机通过可伸缩支架调整到组件正中间,并使拍摄影像能够覆盖整个光伏组件。拍照间隔设置为1s/次。调节光源控制器,使模拟光源发出的辐照度稳定在1000W/m2。调节风源发生器,该风源发生器风速及风向均可调,首先调整风向,具体方法为将风速调整为1m/s,调整风源发生器使得风向垂直于光伏组件,然后另风速从1m/s逐渐增加到20m/s,增加间隔为0.1m/s;整个过程中测风系统将记录的风速风向数据保存至数据采集器并上传到在计算机指定磁盘,EL拍照相机通过无线传输,将拍到的照片同步上传至计算机指定磁盘。试验结束将所有数据及图片进行整理即可获得组件发生隐裂的风速和风向信息。所有风向均为垂直组件表面90
°
方向,记录发生隐裂时的风速v1(试验时可以获得具体数值),组件安装倾角为θ。采用三角函数法可以确定任意角度下光伏组件发生隐裂的风速,由此可以构建出隐裂边界条件查找表。
[0023]本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1、采用实验室系统搭建获得柔性支架发生隐裂的条件;2、采用简单实验加推算的方式获得不同风速风向条件下可能获得隐裂的边界条件;3、通过简单的一次实验方法,构建隐裂边界条件查找表,帮助设计及施工中减小隐裂的发生。
[0024]表1为隐裂边界条件查找表
[0025][0026][0027]图1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对应功能如下所述:
[0028]1测风系统包含:11风速计、12风向标、13数据采集器。
[0029]11风速计实时采集风速并将数据保存至数据采集器中;
[0030]12风向标记录实时风向并将数据保存至数据采集器中;
[0031]13数据采集器将风速风向数据同步上传至计算机。
[0032]2柔性支架系统包含:21光伏组件、22锚块、23端立柱、24斜拉索、25悬索。
[0033]21光伏组件:用于光伏发电;
[0034]22锚块:用于锚固斜拉索用;
[0035]23端立柱:隶属于光伏柔性支架的支撑体系。与悬索形成柔性支架核心部分,当光伏组件受到风荷载或者雪荷载作用时端立柱抵抗竖直方向的力;
[0036]24斜拉索:隶属于光伏柔性支架的支撑体系。根据太阳能光伏支架受力特点,通常在两侧设置斜拉杆(索)和斜支撑。当光伏组件受到风荷载或者雪荷载作用时,拉索受力变形,斜拉索或者斜支撑抵抗水平方向的力。
[0037]25悬索:由上下钢丝绳构成,承担支撑光伏组件重量的作用。
[0038]3拍照系统包含:31EL拍照相机、32可伸缩支架、33立杆
[0039]31EL拍照相机:用于拍摄光伏组件EL图片
[0040]32可伸缩支架:用于调整EL相机位置
[0041]33立杆:支撑EL拍照相机及可伸缩支架
[0042]4风源发生器产生风速风向均可调的风
[0043]5蓄电池为风源发生器及光伏组件通电(光伏组件EL测试需在黑暗的条件下为光伏组件通反向电流)
[0044]计算机存储风速风向数据并在线计算任意角度下光伏组件发生隐裂的风速。
[0045]图3隐裂计算举例图获得隐裂边界条件计算方法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风装置(1)、光伏组件(21)、柔性支架模块(2)、拍照装置(3)和风源发生器(4);光伏组件(21)设置在柔性支架模块(2)上,拍照装置(3)设置在光伏组件(21)上方,能够拍摄覆盖整个光伏组件(21);风源发生器(4)和测风装置(1)分别位于柔性支架模块(2)的两侧,风源发生器(4)的风向垂直于光伏组件(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支架模块(2)包括端立柱(23)和固定装置,锚块(22)、斜拉索(24)和悬索(25);四个端立柱(23)垂直设置形成支架本体,光伏组件(21)设置在支架本体上,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支架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获得柔性支架用光伏组件隐裂条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悬索(25)分别设置在两个端立柱(23)顶端之间,每个端立柱(23)的顶端均连接有斜拉索(24),斜拉索端部连接锚块(22)。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吴嵩松李玉章张啸寒张瑞刚吴琼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产品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