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78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中空夹头,所述中空夹头的两侧均设置有托料机构,任意一侧所述托料机构背向中空夹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机台上的定位气缸,另一侧所述托料机构背向中空夹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机台上的推料气缸,所述定位气缸和推料气缸的伸出端均与中空夹头的中心孔相对;所述托料机构的邻侧设置有车头机构,所述车头机构滑动设置在滑座上,所述滑座固定在机台的台面上,所述机台上设置有驱动车头机构滑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设置托料机构、推料气缸和定位气缸与既有中空夹头及车头配合,实现工件双头车削的连续式自动加工,节省人工的同时,增加了工件的加工效率。了工件的加工效率。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0002]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
[0003]现有的加工车床的加工流程主要是在车床上进行人工夹紧工件,然后对工件进行单头加工外圆、内孔和倒角,单头一批加工完成后更换加工参数或换机加工另一头的外圆、内孔和倒角,也就是说,双头都需要加工的工件在车床上的加工并非连续性,不仅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还耗费了大量加工时间,工作效率低。
[0004]如何设计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如何增加工件双头加工的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床无法连续完成工件双头加工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中空夹头,所述中空夹头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包括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中空夹头(2),所述中空夹头(2)的两侧均设置有托料机构(3),任意一侧所述托料机构(3)背向中空夹头(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机台(1)上的定位气缸(4),另一侧所述托料机构(3)背向中空夹头(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机台(1)上的推料气缸(5),所述定位气缸(4)和推料气缸(5)的伸出端均与中空夹头(2)的中心孔相对;所述托料机构(3)的邻侧设置有车头机构(6),所述车头机构(6)滑动设置在滑座(7)上,所述滑座(7)固定在机台(1)的台面上,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驱动车头机构(6)在滑座(7)上滑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中空夹头(2)夹头部分旋转的第三电机(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机构(3)包括固定在机台(1)上的基板(31),所述基板(31)的底部固定有顶升气缸(32),所述顶升气缸(32)的伸出端向上贯穿基板(31)与托座(33)固定,所述托座(33)上开设有V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1)的高度方向上固定有顶料杆(34),所述顶料杆(34)的顶端向上贯穿托座(33),所述顶料杆(34)的顶端设置为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双向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臣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