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圈护网、风机组件及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76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风圈护网、风机组件及吸油烟机,进风圈护网包括:固定圈,包括中心圈和外环圈,所述外环圈同轴设置于所述中心圈的外围;叶栅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预旋叶栅,多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周向间隔均布在所述中心圈与所述外环圈之间,每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圈和所述外环圈,相邻所述第一预旋叶栅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安装口,贯穿部分所述叶栅组件,或者分别贯穿部分所述叶栅组件和所述外环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风圈护网,其结构简单,通过形成特定角度的预旋叶栅,使得进风圈护网具有预旋功能,改善进气条件,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隔声、反射降噪作用,进一步降低噪声。进一步降低噪声。进一步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风圈护网、风机组件及吸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
,尤其涉及一种进风圈护网、风机组件及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各个厂家广泛使用直流电机代替传统的交流电机,使风机转速大幅提高以克服烟道网阻力,由此带来的噪声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在相同风机尺寸上进一步提高风机的压力并降低噪声,成为企业厂家研究的重点方向。
[0003]吸油烟机运行时,在离心风机进风圈入口形成负压,气流流入进风圈。由于蜗壳设计的特殊性,进风圈周向负压分布并不相同,造成进气风速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机性能。传统结构改善是在进风圈上增加阻力件或预旋导叶,如环形铁护网、蜂窝状铁护网、预旋导叶等,目的是使进风圈进气压力更均匀或改善气流方向,使进气气流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一致,以改善气动噪声。但是未从声场降噪维度考虑,并且分离油脂作用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进风圈护网,其结构简单,通过形成特定角度的预旋叶栅,使得进风圈护网具有预旋功能,改善进气条件,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隔声、反射降噪作用,进一步降低噪声。
[0005]本技术又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进风圈护网的风机组件。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风机组件的吸油烟机。
[0006]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进风圈护网,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进风圈护网,包括:固定圈,包括中心圈和外环圈,所述外环圈同轴设置于所述中心圈的外围;叶栅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预旋叶栅,多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周向间隔均布在所述中心圈与所述外环圈之间,每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圈和所述外环圈,相邻所述第一预旋叶栅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安装口,贯穿部分所述叶栅组件,或者分别贯穿部分所述叶栅组件和所述外环圈。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旋叶栅具有面向所述气流通道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的截面线形由圆弧线、贝塞尔曲线或多段曲线中的任一种组成。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旋叶栅的气流入口角度为5
°
~90
°
,并且所述第一预旋叶栅的气流出口角度为90
°
~175
°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圈具有朝向出风方向开口的中心腔,所述外环圈具有朝向出风方向开口的外环腔。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圈还包括内环圈,所述内环圈设置于所述中心圈与所述外环圈之间,并与每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内环圈的径
向外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叶栅组件还包括第二预旋叶栅,在每个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预旋叶栅,每个所述第二预旋叶栅的径向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圈,径向内端与所述中心圈之间留有间距。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旋叶栅的气流入口角度为5
°
~90
°
,并且所述第二预旋叶栅的气流出口角度为90
°
~175
°

[0014]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进风圈护网,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5]风机组件,包括风柜、驱动器、叶轮和喷嘴结构,所述风柜的进风面设有进风口,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风柜内并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其中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进风圈护网,所述进风圈护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并连接所述进风面,所述喷嘴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进风面上,并且所述喷嘴结构的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口伸入到所述风柜里面。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进风圈,所述进风圈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且其夹持于所述进风圈护网与所述进风面之间。
[0017]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吸油烟机,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吸油烟机,其具有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进风圈护网,通过在中心圈与外环圈之间设置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预旋叶栅,每个第一预旋叶栅形成特定角度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以使进风圈护网具有预旋功能,使进气气流方向与第一预旋叶栅的旋转方向一致,改善进气条件,避免无预旋时叶片入口冲击损失增大,使叶轮吸力面产生脱流,并阻塞叶道,使风机组件的性能下降;
[0020]2.相邻第一预旋叶栅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对风机组件内部的辐射声场具有一定程度的隔声和反射降噪作用,进一步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进风圈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进风圈护网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旋叶栅的始端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旋叶栅的终端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爆炸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固定圈,11

中心圈,110

中心腔,12

外环圈,120

外环腔,121

安装部,13

内环圈;2

叶栅组件,20

气流通道,21

第一预旋叶栅,211

工作面,212

始端,213

终端,22

第二预旋叶栅;3

安装口;
[0028]41

风柜,410

进风面,411

进风口,412

出风口,42

驱动器,43

叶轮,431

叶片,44

喷嘴结构,45

进风圈,451

安装面,452

外导风面,453

内导风面;5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30]参考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风圈护网,应用于吸油烟机的风机组件上,进风圈护网包括固定圈1、叶栅组件2和安装口3,其中,固定圈1包括中心圈11和外环圈12,外环圈12同轴设置于中心圈11的外围。叶栅组件2包括多个第一预旋叶栅21,多个第一预旋叶栅21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圈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圈(1),包括中心圈(11)和外环圈(12),所述外环圈(12)同轴设置于所述中心圈(11)的外围;叶栅组件(2),包括多个第一预旋叶栅(21),多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21)周向间隔均布在所述中心圈(11)与所述外环圈(12)之间,每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21)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圈(11)和所述外环圈(12),相邻所述第一预旋叶栅(2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20);安装口(3),贯穿部分所述叶栅组件(2),或者分别贯穿部分所述叶栅组件(2)和所述外环圈(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圈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旋叶栅(21)具有面向所述气流通道(20)的工作面(211),所述工作面(211)的截面线形由圆弧线、贝塞尔曲线或多段曲线中的任一种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风圈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旋叶栅(21)的气流入口角度为5
°
~90
°
,并且所述第一预旋叶栅(21)的气流出口角度为90
°
~17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圈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圈(11)具有朝向出风方向开口的中心腔(110),所述外环圈(12)具有朝向出风方向开口的外环腔(1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圈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还包括内环圈(13),所述内环圈(13)设置于所述中心圈(11)与所述外环圈(12)之间,并与每个所述第一预旋叶栅(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峰林辉叶剑梁之博胡杨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