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泥浆处理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是在空心轴一端在离心筒内,多排排水管沿离心筒轴向排列,排水管一端端口靠近空心轴处,另一端与集水管相通,排水管固定在离心筒上,离心筒内壁上设置多个活动塞块,活动塞块前端在离心筒内,后端连接滑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工程施工中多余的废泥浆存在的含有化学物质而无法种植农作物,给环境带来污染,经多年都无法消失,挤占了大量农田等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程施工现场将废泥浆分离成水和泥,可将形成的泥立即用于工地回填,水可以继续用来制作泥浆,避免了废泥浆对环境的污染和挤占农田,节省了运输费用,且废泥浆经过适当分离后又可现场反复使用,形成循环,不仅解决了污染,而且节省大量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浆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泥浆处理机。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之前,无论是地下钻孔、地铁盾构掘进、石油钻探、矿山开采等领 域,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泥浆,以便利用泥浆将钻出的渣土、泥土和其他物体带出 现场。这样,许多被钻出的渣土、泥土和其他物体的碎屑物与泥浆一起形成更稠 的泥浆被排出(为便于区别原来使用的泥浆,此泥浆称为废泥浆),由于这样的 废泥浆太稠,只能废弃,再用相对稀释的泥浆继续钻孔。为了能够使泥浆更好、 更容易带出被钻出物,事先需要在泥浆中加入浆糊、高磷土和化学物质等,以增 加泥浆的稠性。被排出的废泥浆无法应用,只能废弃。但如何处理这种废泥浆一 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通常,是在郊外购置的土地上挖坑,形成一道坝,将废 泥浆放入坑中,利用自然析水, 一般需要数年,才会析出废泥浆中的水,剩下的 泥固结在一起。这些固结在一起的泥由于含有化学物质等,根本无法种植农作物, 也无法用做其他,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经多年都无法消失,也挤占了大量农 田。还有一种处理废泥浆的办法是往大海中排放,这也同样带来极大的污染。因 此,如何处理这种废泥浆一直是工程部门和当地政府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高效泥浆处理机。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效泥浆处理对几,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空心轴一端在离心筒内,多排排水管 沿离心筒轴向排列,排水管一端端口靠近空心轴处,另一端与集水管相通,排水 管固定在离心筒上,离心筒内壁上设置多个活动塞块,活动塞块前端在离心筒内, 后端连接滑动装置。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动装置有支架、隔离导向板、弹簧,弹簧设置在活动塞块与支架之间,在 隔离导向板内的支架与离心筒连接,活动塞块后端连接隔离导向板,隔离导向板 的滑动方向与离心筒法线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在工程施工现场应用本专利技术将废泥浆分离成水和 泥,可将形成的泥立即用于工地回填,水可以继续用来制作泥浆,避免了废泥浆 对环境的污染和挤占农田,也节省了废泥浆的运输费用;而且,更为有效的是, 废泥浆经过适当的分离后,形成较稀的泥浆,而这恰恰是现场施工所需要的泥浆, 因此可以马上投入使用,形成循环,不仅解决了污染,而且节省大量费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描迷。 附图说明图1一_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离心筒1与空心轴2连接,离心筒1 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并设有泥浆进口, 由动力装置提供旋转动力(图中省略,未画出),空心轴2的另一端从离心筒1的一端进入离心筒1内,并与离心筒1内部相通;在离心筒1内设置多组排水管 3 (也可以是排7JC板3),本例中设置4组,对称设置,排水管3固定连接在离心 筒1的内壁上,其一端(口 )与集水管13相通,另一端口靠近离心筒1内的中 心处,即靠近空心轴2处;在排水管3上布满很多小孔(称为透水孔),外面包 裹着过滤布4,在排水管3靠近离心筒1内壁一段(或中段)连接导向板5,导 向板5向排水管3周边展开、延伸,并向离心筒1内壁方向接近并连接,其边缘 是靠近活动塞块6;在离心筒1内壁上对称设置几个逃逸窗口 14 (当活动塞块6 向外移动后留下的缺口),每个逃逸窗口 14对应相应的活动塞块6,活动塞块6 后端与滑动装置连接,滑动装置包括弹簧7、支架8和隔离导向板9,弹簧7在 活动塞块6与支架8之间,弹簧7 —端顶着并连接支架8,另一端顶着并连接活 动塞块6后端,此时弹簧7是压簧,隔离导向板9与活动塞块6固定连接,支架 在隔离导向板9内,隔离导向板9可在支架8外作相对滑动,滑动方向则与离心 筒1的法线方向一致,支架8两端可固定连接在离心筒1外壁上或其它机构上, 只要和离心筒l相对固定不动即可,本例中是连接在离心筒1外壁上;为了使活 动塞块6与离心筒1密封,在活动塞块6与离心筒1接触连接处的一面(活动塞 块6或离心筒1上)包上软橡胶;活动塞块6的顶部呈圆锥形,便于使泥土因离 心力净皮尼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从施工工地上排出的废泥浆从空心轴2向离心筒1内输送时,启动动力装 置使离心筒1旋转,离心筒1旋转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废泥浆中颗粒较重的泥得 到的离心力较大而甩向离心筒1内壁,而废泥浆中的水由于比泥重量轻,受到的 离心力也就相对小于泥,相对集中在离心筒1的中间,这就是排水管3—端伸向 离心筒1内中间位置的原因,分离出的水(通常还有少量泥)从排水管3上的小 孔通过外面包裹的过滤布4进入集水管13而排出,而泥则分层沉积在离心筒1 内壁,也就不会堵塞排水管3上包裹的过滤布4,使水顺利分离出来,并被排出 离心筒1外,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被甩向离心筒1内壁的泥如何排出呢?为 了排出泥,因此需要突然加大马力,使离心筒l加快旋转,达到更高的转速后, 由于离心力加大的原因,活动塞块6也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在离心力达到一定牙呈 度时(事先设计好的),离心力克服弹簧7的压力,从而弹簧7被压缩,支架8 在隔离导向板9内固定不动,隔离导向板9与支架8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隔离导 向板9又与活动塞块6连接,于是活动塞块6脱离离心筒1,沿离心筒l的法线 方向离开,从而迅速打开或形成离心筒1上的逃逸窗口 14,离心筒1内的泥土 也受巨大的离心力而从这里的逃逸窗口 14被甩出,进入外面的收集桶10内;在 收集桶10的底部安装有震动器11,使被甩出的泥受到震动力而向皮带运输机12 的皮带上聚集,因而通过皮带运输机12被输送到相应的地方,此时的泥已经固 结成相当的泥块,可以马上用于回填土,这是本专利技术关键的笫二步。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断的施工现场仍需要大量泥浆,又需要把施工现场的 废泥浆排出。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设置,对废泥浆进行离心处理后并通过 改变滤布孔隙大小使进入排水管3的水为正好符合施工使用的泥浆,做到循环反 复使用。最后施工结束,改换滤布可以使泥、水分离充分,达到排放标准。由于排水管3的导向板5边缘和活动塞块6边缘相衔接,使筒内泥土完全被 甩出,筒内无死角。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四组排水管3,也相应设置了四个活动塞块6及对应的 逃逸窗口 14。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种设置和布局。在本专利技术中,从排水管3出来的一端安装上水浓度4企测装置(图中省略), 随时测得水的清样浓度,以便随时根据现场需要调节泥浆浓度,达到施工现场需 要的泥浆浓度,则马上自动向施工现场输送泥浆,可由单片机来控制。权利要求1. 高效泥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空心轴一端在离心筒内,多排排水管沿离心筒轴向排列,排水管一端端口靠近空心轴处,另一端与集水管相通,排水管固定在离心筒上,离心筒内壁上设置多个活动塞块,活动塞块前端在离心筒内,后端连接滑动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泥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有支架、隔离 导向板、弹簧,弹簧设置在活动塞块与支架之间,在隔离导向板内的支架与 离心筒连接,活动塞块后端连接隔离导向板,隔离导向板的滑动方向与离心 筒法线方向一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泥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离心筒放置并连接在收 集桶内,收集桶底部设置振动器、皮带输送机。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泥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排水管靠近空心轴处一 段上设置多个小孔,小孔外面包裹着过滤布。5. 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泥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空心轴一端在离心筒内,多排排水管沿离心筒轴向排列,排水管一端端口靠近空心轴处,另一端与集水管相通,排水管固定在离心筒上,离心筒内壁上设置多个活动塞块,活动塞块前端在离心筒内,后端连接滑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能和,
申请(专利权)人:宫能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