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68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筛选箱、烘干桶以及连接块,所述支架顶部设有筛选箱,所述筛选箱右侧设有烘干桶,所述筛选箱以及烘干桶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筛选箱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烘干桶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筛选箱内部设有筛选模块,所述筛选模块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以及第三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表面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板表面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板表面设有第三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右侧底部连接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左侧底部连接第三过滤板,该装置具有筛选以及烘干功能。该装置具有筛选以及烘干功能。该装置具有筛选以及烘干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甘薯,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地下块根顶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根,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阔心脏形;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蒴果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种子圆形,具翅。花期初夏,甘薯制粒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筛选以及烘干。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284265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薯淀粉烘干装置,涉及烘干装置
,包括装置主体、加固底座和散热孔,所述装置主体的下方设置有热灯块,且热灯块的下方设置有入料口引导板,所述入料口引导板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下方设置有出料装置,且出料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储料箱,且储料箱的右方均设置有第二滑动轨道,所述第二滑动轨道的右方均设置有储料抽屉,所述加固底座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下方,且加固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一种红薯淀粉烘干装置,通过设置搅拌片,这样可以将所需烘干的红薯淀粉充分的搅拌开来,使红薯淀粉快速均匀的得到烘干处理,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现有装置虽然能够将红薯淀粉快速均匀的烘干,但装置中未安装过筛装置,导致得到的红薯淀粉中含有颗粒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包括支架、筛选箱、烘干桶以及连接块,所述支架顶部设有筛选箱,所述筛选箱右侧设有烘干桶,所述筛选箱以及烘干桶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筛选箱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烘干桶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筛选箱内部设有筛选模块,所述筛选模块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以及第三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表面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板表面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板表面设有第三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右侧底部连接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左侧底部连接第三过滤板。
[0006]优选的,所述烘干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连接杆以及搅拌叶,所述电机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部连接搅拌叶。
[0008]优选的,所述筛选箱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烘干桶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
[0009]优选的,所述筛选箱底部左侧设有排渣口。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该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具有过筛以及烘干的功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内部剖面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筛选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架;2、筛选箱;3、烘干桶;4、连接块;5、第一出料口;6、第一进料口;7、筛选模块;701、第一过滤板;702、第二过滤板;703、第三过滤板;704、第一过滤孔;705、第二过滤孔;706、第三过滤孔;8、搅拌装置;801、电机;802、连接杆;803、搅拌叶;9、第二进料口;10、第二出料口;11、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包括支架1、筛选箱2、烘干桶3以及连接块4,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筛选箱2,所述筛选箱2右侧设有烘干桶3,所述筛选箱2以及烘干桶3之间通过连接块4连接,所述筛选箱2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5,所述烘干桶3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6,所述筛选箱2内部设有筛选模块7,所述筛选模块7包括第一过滤板701、第二过滤板702、第三过滤板703、第一过滤孔704、第二过滤孔705以及第三过滤孔706,所述第一过滤板701表面设有第一过滤孔704,所述第二过滤板702表面设有第二过滤孔705,所述第三过滤板703表面设有第三过滤孔706,所述第一过滤板701右侧底部连接第二过滤板702,所述第二过滤板702左侧底部连接第三过滤板703,在装置中安装筛选模块7,能够对甘薯制粒中杂质进行筛选,从而能够得到无杂质的甘薯颗粒。
[0019]所述烘干桶3内部设有搅拌装置8,在装置中安装搅拌装置8,能够在烘干过程中对甘薯颗粒进行搅拌,从而能够实现将甘薯颗粒均匀烘干。
[0020]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电机801、连接杆802以及搅拌叶803,所述电机801底部设有连接杆802,所述连接杆802侧部连接搅拌叶803,上述零部件之间配合使用,能够确保搅拌装置8正常工作。
[0021]所述筛选箱2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9,所述烘干桶3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10,第二进料口9以及第二出料口10的设置,为甘薯制粒的加入以及排出提供了保障。
[0022]所述筛选箱2底部左侧设有排渣口11,排渣口11的设置能够将筛选后的杂质残渣排出。
[0023]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甘薯制粒从第二进料口9加入,经过第一过滤板701、第二过
滤板702以及第三过滤板703的过滤筛选后,杂质以及残渣从排渣口11排出,甘薯制粒从第一出料口5排出,随后从第一进料口6进入烘干桶3中,打开烘干装置,同时打开搅拌装置8,电机801转动带动搅拌叶803转动,从而能够确保甘薯制粒能够被均匀烘干。
[0024]本技术的1、支架;2、筛选箱;3、烘干桶;4、连接块;5、第一出料口;6、第一进料口;7、筛选模块;701、第一过滤板;702、第二过滤板;703、第三过滤板;704、第一过滤孔;705、第二过滤孔;706、第三过滤孔;8、搅拌装置;801、电机;802、连接杆;803、搅拌叶;9、第二进料口;10、第二出料口;11、排渣口,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制粒一体式过筛烘干装置,包括支架(1)、筛选箱(2)、烘干桶(3)以及连接块(4),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筛选箱(2),所述筛选箱(2)右侧设有烘干桶(3),所述筛选箱(2)以及烘干桶(3)之间通过连接块(4)连接,所述筛选箱(2)右侧设有第一出料口(5),所述烘干桶(3)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箱(2)内部设有筛选模块(7),所述筛选模块(7)包括第一过滤板(701)、第二过滤板(702)、第三过滤板(703)、第一过滤孔(704)、第二过滤孔(705)以及第三过滤孔(706),所述第一过滤板(701)表面设有第一过滤孔(704),所述第二过滤板(702)表面设有第二过滤孔(705),所述第三过滤板(703)表面设有第三过滤孔(706),所述第一过滤板(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付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月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