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54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其包括小车框架,小车框架设置有前走行轮、后驱动轮、水箱、高压水冲洗系统、机械制动装置和锂电池组;前走行轮包括前轮轴,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前走行轮主体;后驱动轮包括后驱动轴,后驱动轴的两端有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左后动力轮、右后动力轮和两个前走行轮主体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部件。通过设置机械制动装置和电磁制动装置同时为小车提供足够的刹车力和稳定的启停状态,通过在不同状态时机械和电磁刹车的良好配合,解决了在大角度坡道上有效刹车、驻车制动、坡道起步制动力不足和稳定不够的问题,冲洗小车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有了大幅提升。有了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轨道清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地铁线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开通运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在地铁内有大量的附属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当地铁在隧道内运行的过程中,将外界的灰尘或细小颗粒带入隧道系统并沉降在隧道内,因此需要定期对部分重要设施或设备进行清理,防止因被灰尘等异物覆盖而影响设备性能,清洁工作量非常繁重,其工作环境差。
[0003]隧道内的清洁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由于地铁是白天运营,晚上停止,所以维护工作只能在地铁停止运行的晚上进行,人员容易疲劳、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不利因素极大的影响了清洁效率。目前在国内有少量使用维检小车进行冲洗作业,维检小车上一般搭载有小型冲洗装置,替代人工作业可极大提升清洗效率。但现有的维检小车大多只能在水平线路或较小的坡道上使用,缺乏在大坡道的地铁线路上进行有效停车制动和坡道起步的能力,缺乏在小曲率半径线路上作业的能力,因此极大的限制了其作业适应能力;同时现有冲洗小车的车轮为了适应地铁钢轨而采用的是金属材料的车轮,而金属车轮在钢轨上运行时,会将两侧的钢轨导通,会给现有的地铁系统提供误报信息,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解决现有的冲洗小车大多只能在水平线路或较小的坡道上使用,缺乏在大坡道的地铁线路上进行有效停车制动和坡道起步的能力、缺乏在小曲率半径线路上作业的能力以及采用金属车轮会给现有的地铁系统提供误报信息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了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框架,小车框架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走行轮和后驱动轮,小车框架上设置有水箱、高压水冲洗系统、机械制动装置和锂电池组;
[0007]前走行轮包括与小车框架固定连接的前轮轴,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前走行轮主体;
[0008]后驱动轮包括通过固定装置与小车框架固定连接的后驱动轴,后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分别设置有左轮碟刹拉锁和右轮碟刹拉锁;后驱动轴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差速桥,驱动电机与锂电池组电性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差速桥,差速桥将动力再分配给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机械制动装置用于制动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
[0009]左后动力轮、右后动力轮和两个前走行轮主体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部件。
[0010]进一步地,机械制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靠近小车框架前端的制动踏板装置和设置小车框架下方的制动力转换杠杆,制动踏板装置和制动力转换杠杆之间通过长制动杆传递制
动力;
[0011]制动力转换杠杆包括一端与长制动杆连接的制动力调节杆,制动力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制动杠杆,制动杠杆与制动分配器上的制动软绳连接,制动分配器将制动力分别分配与左轮碟刹拉锁和右轮碟刹拉锁上。
[0012]进一步地,制动踏板装置包括与小车框架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的踏板安装基座,踏板安装基座上通过旋转轴连接有制动踏板杆,制动踏板杆的下端通过链条与长制动杆连接,制动踏板杆的上端设置有制动限位器;踏板安装基座上设置有与制动限位配合的制动限位手柄。
[0013]进一步地,小车框架上还设置有控制盒和多个摄像头,控制盒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控制器,外壳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源开关、显示屏、视频选择按钮、运行方向转换开关和控制手柄;
[0014]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器与锂电池组电性连接;多个摄像头通过视频选择按钮和控制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运行方向转换开关和控制手柄通过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地,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两个前走行轮主体通过轴承与前轮轴转动连接;两个前走行轮主体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电磁制动装置,电磁制动装置包括通过圆柱销与前走行轮主体的内侧壁连接的弹簧片,弹簧片可沿圆柱销的轴向方向移动;
[0016]前轮轴的两端通过端盖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与弹簧片之间设置有间隙;电磁铁通过控制器与锂电池组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地,小车框架上设置有双人座椅,锂电池组设置于双人座椅下方。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前走行轮和后驱动轮成一个4轮平衡式差速驱动系统,为冲洗小车在地铁钢轨上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支撑,解决了冲洗小车在小曲率半径线路上稳定性差问题;4个轮子均采用非金属软质材料的绝缘部件包裹覆盖,将冲洗小车与地铁钢轨进行了电气隔离,采用这种绝缘支撑的方式可保证在冲洗小车正常作业过程中不对现有地铁系统产生影响。
[0019]2、本技术的绝缘支撑冲洗小车中,通过设置机械制动装置和电磁制动装置同时为小车提供足够的刹车力和稳定的启停状态,通过在不同状态时机械和电磁刹车的良好配合,解决了在大角度坡道上有效刹车、驻车制动、坡道起步制动力不足和稳定不够的问题,冲洗小车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绝缘支撑冲洗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小车框架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机械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制动踏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后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前走行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锂电池组;2、小车框架;3、前走行轮;31、前轮轴;32、弹簧片;33、电磁铁主体;34、端盖;35、圆销;36、轴承;37、前走行轮主体;38、绝缘部件;4、机械制动装置;41、制动
踏板装置;411、踏板安装基座;412、旋转轴;413、制动踏板杆;414、制动限位手柄;415、制动限位器;416、链条;42、制动力转换杠杆;421、制动力调节杆;422、制动杠杆;423、制动分配器;43、长制动杆;5、控制盒;51、电源开关;52、显示屏;53、外壳;54、运行方向转换开关;55、视频选择按钮;56、控制手柄;6、双人座椅;7、水箱;8、高压水冲洗系统;9、后驱动轮;91、左后动力轮;92、左轮碟刹拉锁;93、后驱动轴;94、驱动电机;95、差速桥;96、固定装置;97、右轮碟刹拉锁;98、右后动力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9]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其包括锂电池组1、小车框架2、前走行轮3、机械制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框架,所述小车框架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走行轮和后驱动轮,小车框架上设置有水箱、高压水冲洗系统、机械制动装置和锂电池组;所述前走行轮包括与小车框架固定连接的前轮轴,所述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前走行轮主体;所述后驱动轮包括通过固定装置与小车框架固定连接的后驱动轴,所述后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所述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分别设置有左轮碟刹拉锁和右轮碟刹拉锁;后驱动轴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差速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锂电池组电性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差速桥,差速桥将动力再分配给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所述机械制动装置用于制动左后动力轮和右后动力轮;左后动力轮、右后动力轮和两个前走行轮主体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靠近小车框架前端的制动踏板装置和设置小车框架下方的制动力转换杠杆,所述制动踏板装置和制动力转换杠杆之间通过长制动杆传递制动力;制动力转换杠杆包括一端与长制动杆连接的制动力调节杆,所述制动力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制动杠杆,所述制动杠杆与制动分配器上的制动软绳连接,所述制动分配器将制动力分别分配与所述左轮碟刹拉锁和右轮碟刹拉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支撑冲洗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踏板装置包括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军范伟彭小洋陈思竹张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一驱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