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34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包括斜基础支撑机构、双层加固机构和桩头安置机构,所述斜基础支撑机构的顶端分布有双层加固机构,且双层加固机构的顶端底端两侧分布有桩头安置机构。该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可通过上层板和下层板形成的双层搭板结构本身与结构桩保持固定连接,可通过底端延伸固定的内嵌基础加深地表稳定性和支撑作用力,方便滚装船的停靠和货物运输,而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则依靠等距分布的交叉支撑架进行安置固定,从而提升整体结构对滚装船结构的稳定支撑,在船舶停靠的同时由于上层板、下层板前端均贴合固定有防护塑垫,可避免依靠过紧从而产生的碰撞,起到防护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滚装船斜坡码头停靠
,具体为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滚装船,是指通过跳板采用滚装方式装卸载货车辆的船舶,滚装船的概念起源于军用坦克或车辆登陆艇,世界上第一艘滚装船是1958年美国建造的慧星号,而斜坡式码头,是指前沿临水面呈斜坡状的码头,适用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如天然河流的上游和中游港口,在岸坡设有固定斜坡道的码头。它一般都设有趸船,可随水位变化沿斜坡上下移动。在斜坡道上设有缆车轨道的又称缆车码头。
[0003]现有滚装船在斜坡式码头停靠运输时,由于斜坡式码头的结构设计,难以让滚装船结构稳定和停靠岸边,单依靠拉绳固定难以保持船体问题,从而影响正常货物搬运过程,降低运输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滚装船在斜坡式码头停靠运输时,由于斜坡式码头的结构设计,难以让滚装船结构稳定和停靠岸边,从而影响正常货物搬运过程,降低运输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包括斜基础支撑机构、双层加固机构和桩头安置机构,所述斜基础支撑机构的顶端分布有双层加固机构,且双层加固机构的顶端底端两侧分布有桩头安置机构,所述双层加固机构包括上层板、下层板、防护塑垫、交叉支撑架和衔接架,且上层板的底部设置有下层板,所述下层板、上层板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塑垫,且下层板的顶面两侧分布有交叉支撑架,所述交叉支撑架的两端两侧对称分布有衔接架。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架与交叉支撑架、斜基础支撑机构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交叉支撑架沿着上层板、下层板两侧对称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板、下层板与斜基础支撑机构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塑垫紧密贴合于上层板、下层板前端一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斜基础支撑机构包括斜坡面、海水层、内嵌基础和结构桩,且斜坡面的一侧设置有海水层,所述斜坡面的内部等距分布有内嵌基础,且内嵌基础的顶端连接有结构桩。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基础沿着斜坡面内部等距分布,且结构桩与内嵌基础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桩头安置机构包括桩座、船桩、桩头和防滑环槽,且桩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船桩,所述船桩的顶端设置有桩头,且船桩的外壁中端开设有防滑环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桩座与斜基础支撑机构、桩头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滑环槽沿着船
桩中端四周均匀开设。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在此斜坡结构使用中,可通过上层板和下层板形成的双层搭板结构,形成码头支架结构,其结构本身与结构桩保持固定连接,可通过底端延伸固定的内嵌基础加深地表稳定性和支撑作用力,方便滚装船的停靠和货物运输,而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则依靠等距分布的交叉支撑架进行安置固定,从而提升整体结构对滚装船结构的稳定支撑,方便船只停靠和安置,在船舶停靠的同时由于上层板、下层板前端均贴合固定有防护塑垫,可避免依靠过紧从而产生的碰撞,起到防护的作用。
[0013]在此斜坡码头使用中,可通过在斜坡面内部分布布设多组内嵌基础,配合内嵌基础顶端安置的结构桩从而形成整体码头支架结构的支撑稳定,从而保持整体码头结构架体的稳定。
[0014]在进行船舶的停靠时,可将船绳穿过船桩四周防滑环槽固定,通过对称分布的多组船桩保持对滚装船的稳定牵制,从而提升船舶停靠稳定,而桩座本身则与船桩及结构桩之间为固定连接,从而保持系船过程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双层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桩头安置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斜基础支撑机构;101、斜坡面;102、海水层;103、内嵌基础;104、结构桩;2、双层加固机构;201、上层板;202、下层板;203、防护塑垫;204、交叉支撑架;205、衔接架;3、桩头安置机构;301、桩座;302、船桩;303、桩头;304、防滑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包括:斜基础支撑机构1;斜基础支撑机构1的顶端分布有双层加固机构2,且双层加固机构2的顶端底端两侧分布有桩头安置机构3,斜基础支撑机构1包括斜坡面101、海水层102、内嵌基础103和结构桩104,且斜坡面101的一侧设置有海水层102,所述斜坡面101的内部等距分布有内嵌基础103,且内嵌基础103的顶端连接有结构桩104,在此斜坡码头使用中,可通过在斜坡面101内部分布布设多组内嵌基础103,配合内嵌基础103顶端安置的结构桩104从而形成整体码头支架结构的支撑稳定,从而保持整体码头结构架体的稳定。
[0020]如图2所示,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双层加固机构2包括上层板201、下层板202、防护塑垫203、交叉支撑架204和衔接架205,且上层板201的底部设置有下层板202,所述下层板202、上层板20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塑垫203,且下层板202的顶面两侧分布有交叉支撑架204,所述交叉支撑架204的两端两侧对称分布有衔接架205,衔接架205与交叉支撑架204、斜基础支撑机构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交叉支撑架204沿着上层板201、下层板202两侧对称分布,上层板201、下层板202与斜基础支撑机构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塑垫203紧密贴合于上层板201、下层板202前端一侧,在此斜坡结构使用中,可通过上层板201和下层板202形成的双层搭板结构,形成码头支架结构,其结构本身与结构桩104
保持固定连接,可通过底端延伸固定的内嵌基础103加深地表稳定性和支撑作用力,方便滚装船的停靠和货物运输,而上层板201与下层板202之间则依靠等距分布的交叉支撑架204进行安置固定,从而提升整体结构对滚装船结构的稳定支撑,方便船只停靠和安置,在船舶停靠的同时由于上层板201、下层板202前端均贴合固定有防护塑垫203,可避免依靠过紧从而产生的碰撞,起到防护的作用。
[0021]如图3所示,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桩头安置机构3包括桩座301、船桩302、桩头303和防滑环槽304,且桩座30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船桩302,所述船桩302的顶端设置有桩头303,且船桩302的外壁中端开设有防滑环槽304,所述桩座301与斜基础支撑机构1、桩头3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滑环槽304沿着船桩302中端四周均匀开设,在进行船舶的停靠时,可将船绳穿过船桩302四周防滑环槽304固定,通过对称分布的多组船桩302保持对滚装船的稳定牵制,从而提升船舶停靠稳定,而桩座301本身则与船桩302及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包括斜基础支撑机构(1)、双层加固机构(2)和桩头安置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基础支撑机构(1)的顶端分布有双层加固机构(2),且双层加固机构(2)的顶端底端两侧分布有桩头安置机构(3),所述双层加固机构(2)包括上层板(201)、下层板(202)、防护塑垫(203)、交叉支撑架(204)和衔接架(205),且上层板(201)的底部设置有下层板(202),所述下层板(202)、上层板(20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塑垫(203),且下层板(202)的顶面两侧分布有交叉支撑架(204),所述交叉支撑架(204)的两端两侧对称分布有衔接架(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架(205)与交叉支撑架(204)、斜基础支撑机构(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交叉支撑架(204)沿着上层板(201)、下层板(202)两侧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装船斜坡道连接辅助稳定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201)、下层板(202)与斜基础支撑机构(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塑垫(203)紧密贴合于上层板(201)、下层板(202)前端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东曹兆年赵国庆邵攀任思帅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