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养殖筐及养殖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34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筐及养殖架,包括呈方形的筐体和铺设于筐体底部的格栅板,所述筐体包括位于四角处的立柱A,在相邻的两个立柱A之间设有上下两根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的两端与立柱A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A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格栅板和连接管A为玻璃钢材料制成。该养殖筐采用不同材料的构件拼装而成,多个养殖筐层叠放置即可形成立体养殖架,方便物流运输,损坏时可更换部件快速维修,不仅满足黑水虻养殖筐的防腐要求,且在不降低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轻量化,降低了制造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养殖筐及养殖架


[0001]本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筐及养殖架。

技术介绍

[0002]黑水虻是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目前黑水虻立体养殖架大多为方形框架结构,具有多个平行隔层,隔层中用于放置养殖盘。因养殖过程中现场湿度大同时生产氨气,对金属材料有较强的腐蚀性,目前基本上采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作为养殖架的生产材料。选用不锈钢材料,一次性投入成本大,且养殖架笨重。选用普通工程塑料材料,机械强度差,不能满足大容积养殖架强度要求。另外,目前的养殖架大多是整体结构,一般是生产好后再运输到养殖场,因养殖架很占空间,每一车运输量少,物流成本高,如果有损坏也不便于快速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整体式黑水虻养殖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筐及养殖架,通过优化养殖筐结构,不仅满足了黑水虻养殖筐的防腐要求,在不降低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轻量化,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便于维修和运输。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黑水虻养殖筐,包括呈方形的筐体和铺设于筐体底部的格栅板,所述筐体包括位于四角处的立柱A,在相邻的两个立柱A之间设有上下两根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的两端与立柱A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A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格栅板和连接管A为玻璃钢材料制成。
[0006]本技术中的养殖筐可以在养殖现场进行组装,并通过将多个养殖筐进行层叠放置后即可形成立体的养殖架,如此设置方便物流运输,且损坏时可通过更换部件进行快速维修,同时由于养殖筐受力构件立柱A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其余构件均为玻璃钢材料制成,不仅满足了黑水虻养殖筐的防腐要求,且在不降低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轻量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在相邻的两个立柱A中间设有不锈钢材料的立柱B和立柱C,所述立柱B和立柱C各有两个且均为相对设置,所述立柱B和立柱C均与连接管A相连。通过设置立柱B和立柱C,可以增加筐体每侧在高度方向上的支撑能力,避免使用时产生变形。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在两个立柱B中间设有不锈钢材料的立柱D,所述立柱D上设有上下两根玻璃钢材料的连接管B,所述连接管B的两端与立柱B为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立柱D,可以增加筐体中心位置在高度方向上的支撑能力,避免使用时产生变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在立柱C与立柱D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玻璃钢材料的连接管C。通过设置连接管C,可以增加对格栅板的支撑能力。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立柱A顶端设有围挡件,其位于立柱A沿筐体对角方向的外侧边缘。通过设置围挡件,在养殖筐层叠放置时,对上层养殖筐的立柱A底端进行限位,以防止上层养殖筐在水平面内产生过大位移而脱离下方立柱A的支撑,造成养殖筐出现倾斜、脱落情况。
[0011]一种养殖架,包括托盘和多层叠放于托盘上的如以上所述养殖筐,所述托盘的两侧设有支撑块。通过将多个养殖筐层叠放置于托盘上,从而形成立体的养殖架,同时托盘的两侧设有支撑块,以方便养殖过程中的流转。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托盘上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最底层养殖筐的下方。通过设置接水盘,以便收集从上方的养殖筐滴落的少许水滴和油滴,避免养殖现场脏污。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中的养殖筐可以在养殖现场进行组装,并通过将多个养殖筐进行层叠放置后即可形成立体的养殖架,如此设置方便物流运输,且损坏时可通过更换部件进行快速维修,同时由于养殖筐受力构件立柱A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其余构件均为玻璃钢材料制成,不仅满足了黑水虻养殖筐的防腐要求,且在不降低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轻量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的黑水虻养殖筐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筐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养殖架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的托盘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

筐体,11

立柱A,12

连接管A,13

立柱B,14

立柱C,15

立柱D,16

连接管B,17

连接管C,18

围挡件,19

纱网固定板,2

格栅板,3

托盘,31

支撑块,4

接水盘,K

养殖筐,S

接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筐;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黑水虻养殖筐,包括呈方形的筐体1和铺设于筐体1底部的格栅板2,所述筐体1包括位于四角处的立柱A11,在相邻的两个立柱A11之间设有上下两根连接管A12,且筐体1每侧的连接管A12在立柱A11高度方向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管A12的两端与立柱A1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A1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格栅板2和连接管A12为玻璃钢材料制成。
[0025]本技术中的养殖筐可以在养殖现场进行组装,并通过将多个养殖筐进行层叠
放置后即可形成立体的养殖架,如此设置方便物流运输,且损坏时可通过更换部件进行快速维修,同时由于养殖筐受力构件立柱A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其余构件均为玻璃钢材料制成,不仅满足了黑水虻养殖筐的防腐要求,且在不降低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轻量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6]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立柱A11中间设有不锈钢材料的立柱B13和立柱C14,所述立柱B13和立柱C14各有两个且均为相对设置,所述立柱B13和立柱C14均与连接管A12相连。通过设置立柱B和立柱C,可以增加筐体每侧在高度方向上的支撑能力,避免使用时产生变形。具体地,立柱B13和立柱C14的高度与立柱A11相同,这样在多个养殖筐层叠放置时,立柱A、立柱B和立柱C能够共同支撑上方的养殖筐。立柱B13和立柱C14设有上下两个通孔,两根连接管A12分别插设于上下两个通孔中,从而方便养殖筐的组装。
[0027]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立柱B13中间设有不锈钢材料的立柱D15,所述立柱D15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养殖筐,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形的筐体和铺设于筐体底部的格栅板,所述筐体包括位于四角处的立柱A,在相邻的两个立柱A之间设有上下两根连接管A,所述连接管A的两端与立柱A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A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格栅板和连接管A为玻璃钢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筐,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立柱A中间设有不锈钢材料的立柱B和立柱C,所述立柱B和立柱C各有两个且均为相对设置,所述立柱B和立柱C均与连接管A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水虻养殖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立柱B中间设有不锈钢材料的立柱D,所述立柱D上设有上下两根玻璃钢材料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奇符宁宏王先成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蔚蓝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