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98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包括一输送液道以及一液温控制装置,该输送液道内的液位大于等于一临界液位,用于输送活体种养殖载具,该液温控制装置的一部分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内,用于侦测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并比对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与一温度区间以选择对输送液道内的液体进行冷却以及加热操作;此外,温控输送装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传动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周围的一指定位置,用于使漂浮于该输送液道上的活体种养殖载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控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侦测输送液道内的温度,并比对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与一温度区间以选择对输送液道内的液体进行冷却以及加热操作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出于环保以及经济理由,市场上存在利用活体种养殖载具的大量活体种养殖需求。活体种养殖载具,是指盆状、柱状或立方体设计的种养殖载具,可用于种植植物,或养殖昆虫、节肢动物等虫体,但亦不以此为限,诸如蚯蚓等能够盆养的活体,都能定义为此处的活体,做为活体种养殖载具所乘载的活体的一种。
[0003]更具体来说,在虫体养殖上,活体种养殖载具的使用可被用在利用虫体进食处理厨余的回收消耗、以及单纯虫体养殖贩卖或者两者结合等用途上。无论用途为上述何者,大量的活体种养殖载具在进行翻料以及上料等动作时,都需要输送装置的辅助。
[0004]请见图1A以及图1B所示,为现有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输送装置70、80。该输送装置70、80为皮带、链条与滚轮的组合,利用滚轮支撑皮带,通过滚动让皮带产生往前移动输送的效果。将大量的活体种养殖载具通过皮带进行支撑、移动与储存。
[0005]然而,前述现有的输送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举例来说,当长度越长便需要新的支架以及输送带结构,且驱动越长输送装置需要越大功率的驱动装置,其耗费将以远超输送装置的长度的方式非等比上升。因此在成本以及安全性上都存在不经济以及安全性等隐患。另一个缺陷,举例来说,则在于大量的活体种养殖载具产生大量废热,而现有的输送装置不但无助于废热的处理,其大功率驱动装置更将产生额外的热量,更不利于活体种养殖系统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相较于现有的输送装置,其费用节约经济,安全性高,故障率低、效率高、附加功能多,更符合产业需求。
[0007]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以动力系统推动活体养殖载具,与仅利用水流相较,能推动距离较长(水流通常只能5~10米),且更具有非平面结构使活体养殖载具不容易吸附在壁边或底部、可以有效控制移动速度或相关参数、对于水体与载具的热交换效率较佳等优点。
[0008]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不产生额外废热,并能调节活体种养殖系统的温度,使活体种养殖载具内的温度区间适于活体存活成长。
[0009]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该温控输送装置包括有:一输送液道,该输送液道内的液位大于等于一临界液位,用于输送
活体种养殖载具;
[0010]一液温控制装置,该液温控制装置的一部分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内,用于侦测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并比对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与一温度区间以选择对输送液道内的液体进行冷却以及加热操作;及
[0011]至少一传动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周围的一指定位置,用于使漂浮于该输送液道上的活体种养殖载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
[0012]其中,优选的,该输送液道设置为下列设计方式之一或其组合:直线排列、S形排列以及封闭环状排列。
[0013]其中,优选的,当该输送液道设置为S形排列、封闭环状排列或者其组合时,还包含至少一传动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的至少一弯折处,用于使漂浮于该输送液道上的活体种养殖载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
[0014]其中,优选的,所述的温控输送装置还包含一过滤装置以及一加压装置,该过滤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的出液口,用于对来自该出液口的液体进行过滤,该加压装置将包含过滤后的液体的水体导入该输送液道中。
[0015]其中,优选的,该输送液道的底面包括至少一肋条和/或一滚轮,用以降低活体养种植载具于该输送液道中移动时与该输送液道的底面之间产生的吸附情形。
[0016]其中,优选的,该输送液道的任一侧包括至少一滚轮或一肋条,用以降低活体养种植载具于该输送液道中移动产生的摩擦力。
[0017]其中,优选的,所述的温控输送装置更包含一加压装置,在清洗工作区间时,用于将水流加压逆流回一出液口,以对该输送液道进行逆清洗。
[001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该温控输送装置包含有:一输送液道,该输送液道内的液位小于一临界液位,用于输送活体种养殖载具;
[0019]一液温控制装置,该液温控制装置的一部分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内,用于侦测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并比对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与一温度区间以选择对输送液道内的液体进行冷却以及加热操作;以及
[0020]至少一传动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周围的一指定位置,用于使漂浮于该输送液道上的活体养种植载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
[0021]其中,优选的,该输送液道的底面包括至少一肋条和/或一滚轮,用以降低活体养种植载具于该输送液道中移动时与该输送液道的底面之间产生的吸附情形。
[0022]其中,优选的,该输送液道的任一侧包括至少一滚轮或一肋条,用以降低活体养种植载具于该输送液道中移动产生的摩擦力。
[0023]其中,优选的,所述的温控输送装置更包含一加压装置,在清洗工作区间时,用于将水流加压逆流回一出液口,以对该输送液道进行逆清洗。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之一是:利用该液温控制装置,侦测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并比对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与一温度区间(或温度阀值)以选择对输送液道内的液体进行冷却以及加热操作,本专利技术得以控制活体种养殖载具内的温度于一适宜温度区间内。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另一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水冷,对温度产生较气
冷更好的掌控,可以更密集有效的利用空间,而不必担心系统操作温度失控。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另一有益效果是:有效降低传动系统的功率,并因此降低系统的投入费用,增加安全性。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另一有益效果是:无需使用复杂的滚轮、皮带或鍊条结构,有效降低系统故障机率以及建置维护费用。
[0028]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0029]图1A为现有用于活体种养殖的输送装置示意图;
[0030]图1B为另一现有用于活体种养殖的输送装置示意图;
[0031]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示意图;
[0032]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输送液道,该输送液道内的液位大于等于一临界液位,用于输送活体种养殖载具;一液温控制装置,该液温控制装置的一部分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内,用于侦测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并比对该输送液道内的温度与一温度区间以选择对输送液道内的液体进行冷却以及加热操作;及至少一传动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周围的一指定位置,用于使漂浮于该输送液道上的活体种养殖载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送液道设置为下列设计方式之一或其组合:直线排列、S形排列以及封闭环状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输送液道设置为S形排列、封闭环状排列或者其组合时,还包含至少一传动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的至少一弯折处,用于使漂浮于该输送液道上的活体种养殖载具于一单位时间内移动一设定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过滤装置以及一加压装置,该过滤装置设置于该输送液道的出液口,用于对来自该出液口的液体进行过滤,该加压装置将包含过滤后的液体的水体导入该输送液道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体种养殖的温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送液道的底面包括至少一肋条和/或一滚轮,用以降低活体养种植载具于该输送液道中移动时与该输送液道的底面之间产生的吸附情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璩骏林盈村
申请(专利权)人:捷洲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