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肢体创伤出血止血带
[0001]本申请涉及止血带
,具体而言,涉及肢体创伤出血止血带。
技术介绍
[0002]止血带是一种常用的急救型医疗器械,通常使用在患者的四肢上,通过止血带压迫四肢的动脉而止血。近几十年来,我军在战伤止血工具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现有的几种止血工具包括绞棒止血带、橡胶止血带、卡式止血带和旋压式止血带,其标准操作时间为15~40s。卡式止血带虽用时最短,操作最为简便,但其对大动脉尤其是股动脉的止血效果最差;橡胶止血带需要操作者使用较大力气完成,伤员在受伤情况下较难利用其完成“自救”,尤其是上肢的“自救”;研究院对止血带的研究发现,除旋压式止血带外,其他止血带的血流阻断成功率相对较低,受试者痛感相对较强。旋压式止血带和绞棒止血带的原理基本相似,是绞棒止血带的升级版,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止血带,但相对而言,操作时间也相对较长。
[0003]目前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102883667B的止血带(中国,授权公告日为20150624),此方案中,包括止血带和手柄,手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和第二端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创伤出血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0),所述主体结构(10)包括上止血带(110)和下止血带(120),所述上止血带(110)嵌装在所述下止血带(120)内部;止血结构(20),所述止血结构(20)包括锁紧部(210)和连接部(220),所述锁紧部(210)底端与所述上止血带(110)表面固定连接,且外壁两端与所述连接部(220)收缩端连通,所述连接部(220)安装在所述下止血带(120)外壁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创伤出血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210)包括底座(211),伸缩杆(212)、弹簧(213)、轴承(214)、圆板(215)、套筒(216)、旋钮(217)、卡槽(218)和内齿(219),所述底座(211)底端与所述上止血带(110)表面固定连接,且内底部与所述伸缩杆(21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13)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杆(212)内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12)顶端自带有连柱,且连柱与所述轴承(214)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14)外壁与所述旋钮(217)底部开设的凹槽固定连接,所述圆板(215)表面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内壁与所述伸缩杆(212)外壁贴合,所述圆板(215)侧壁还开设有所述卡槽(218),所述套筒(216)顶端与所述圆板(215)底端固定连接,且内壁与所述伸缩杆(212)外壁顶端贴合,所述套筒(216)外壁两侧还与所述连接部(220)收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旋钮(217)底部还与所述圆板(215)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11)内顶部还设有所述内齿(219),且外壁两端还设有孔洞。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娟,李亚楠,张月,张静,王慧捷,李景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