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包括把手样结构、工作套管、光导纤维束;把手样结构开设有容纳孔及接口,工作套管头部设有开窗,工作套管为透明材质,不限于聚乙烯、环氧聚酯,强化玻璃,还可以为其他具有透明材质使用;工作套管管壁嵌入设置有光导纤维束,光导纤维束集合成一束光导纤维束穿过把手样结构开设的接口与医用冷光源系统连接;工作套管采用透明材质以及内部设置有光导纤维时,工作套管后端可连接医用冷光源,工作套管前端具备发光照明功能。既增大手术视野、提高手术区域亮度;剥离出了传统的光纤照明系统,为简化脊柱内窥镜的结构,提高脊柱内窥镜的手术工具通道提供了可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脊柱内窥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疗效。脊柱内窥镜技术是一项开展较早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它是借助天然解剖间隙建立微创通道,解除神经压迫,对椎旁肌肉损伤较小,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完整的脊柱结构,维持了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近年来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0003]脊柱内窥镜手术在对脊柱病症实施治疗之前,需要首先确定手术切口,使用穿刺套管进入椎管或椎间盘等预期手术操作位置,通过逐级扩张器械建立工作通道,然后将内窥镜插入工作通道进行观察和治疗。在脊柱内窥镜手术中,传统的工作通道多为不锈钢等不透光的金属材质制造而成,临床手术中仅能观察工作套管内部和套管前端的解剖结构,工作套管之外的区域无法观察,限制了临床大夫对手术区域整体的了解,无法帮助术者预判下一步手术进程。如果工作套管具有透明可视功能,则可以极大扩展观察区域,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率。
[0004]其次,传统脊柱内窥镜通常由工作通道,光学系统、光纤照明系统、灌注通道等集成而成。在脊柱内窥镜外径确定的情况下,临床希望工作通道尽可能大,以便放置尺寸更大的手术器械,提高手术效率。由于脊柱手术的特殊性,脊柱内窥镜的外径不能随意增大,如果能将光纤照明系统从脊柱内窥镜的结构中剥离出来,则可以大大增加脊柱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尺寸,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样结构、工作套管、光导纤维束;
[0007]把手样结构开设有容纳孔及接口,沿工作套管轴向的一端为工作套管尾部,相对于工作套管尾部的另一端为工作套管头部;
[0008]工作套管通过工作套管头部安装在把手样结构的容纳孔上;
[0009]工作套管头部设有开窗;
[0010]所述光导纤维束从工作套管尾部伸入工作套管内壁且延伸至工作套管头部;光导纤维束穿过接口与医用冷光源系统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位于把手样结构的中部,位于容纳孔的一侧为长条杆、另一侧为圆形柄;长条杆、容纳孔、圆形柄处于同一中心线上;工作套管头部的开窗朝向圆形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光导纤维束为若干根,若干根所述的光导纤维束沿工作套管内壁圆周面排列;
[0013]进一步的,若干根所述光导纤维束以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在工作套管内壁圆周面。
[0014]进一步的,工作套管为圆柱型管状结构,工作套管为透明材质。
[0015]进一步的,工作套管头部为斜面开窗或90
°
开窗结构。
[0016]进一步的,工作套管与把手样结构为可拆卸连接。
[0017]进一步的,把手样结构上开设的容纳孔与工作套管尾部卡接。
[0018]进一步的,把手样结构上开设的容纳孔与工作套管尾部螺纹连接。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技术采用透明全可视材料时,可配合脊柱内窥镜使用,脊柱内窥镜在工作套管中的视野不会受到工作套管管壁的遮挡;增大手术视野,提高手术区域亮度,有利于术者辨别内窥镜下脊柱解剖结构,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率;
[0021]2、本技术工作套管内部设置有光导纤维时,工作套管后端可连接医用冷光源,工作套管前端具备发光照明功能。既增大手术视野、提高手术区域亮度;又使得脊柱内窥镜不再必须考虑光纤照明系统,为简化脊柱内窥镜的结构,提高脊柱内窥镜的手术工具通道提供了可能;
[0022]3、技术工作套管具有多种直径及长度,前端开口根据实际需要具有多种形态和尺寸,可适应不同解剖部位或患者个体特征;内部多种直径尺寸可适用不同尺寸的脊柱内窥镜及微创手术工具;
[0023]4、工作套管头部根据实际手术使用需要,具有多种形态和尺寸;头部端口设置为斜面开窗或90
°
开窗结构,以便内窥镜进行观察和治疗、提供手术的安全保障和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3是本技术的把手样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工作套管尾部1;工作套管2;工作套管头部3;容纳孔4;把手样结构5;光导纤维束6;接口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包括把手样结构5、工作套管2、光导纤维束6;
[0030]工作套管2采用透明全可视材料时,可配合脊柱内窥镜使用,增大手术视野,提高手术区域亮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率;
[0031]且工作套管2管壁上嵌入有可照明功能的光导纤维束6,既增大手术视野、提高手术区域亮度,剥离出了传统使用的光纤照明系统,增大工作套管2内部使用空间,为提高脊
柱内窥镜的手术工具通道提供了可能。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和3所示,把手样结构5开设有容纳孔4及接口7,沿工作套管2轴向的一端为工作套管尾部1,相对于工作套管尾部1的另一端为工作套管头部3;工作套管2通过工作套管头部3安装在把手样结构5的容纳孔4上;工作套管头部3设有开窗;工作套管尾部1与容纳孔4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可以为卡接方式、螺纹连接方式或是弹性连接;
[0034]工作套管2为透明材质,不限于聚乙烯、环氧聚酯,强化玻璃,还可以为其他具有透明材质使用;可配合脊柱内窥镜使用,脊柱内窥镜在工作套管中的视野不会受到工作套管管壁的遮挡。增大手术视野,提高手术区域亮度,有利于术者辨别内窥镜下脊柱解剖结构,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率。
[0035]如图2所示,光导纤维束6从工作套管尾部1伸入工作套管2内壁且延伸至工作套管头部3;光导纤维束6穿过接口7与医用冷光源系统连接;实现了工作套管前端具备发光照明功能。既增大手术视野、提高手术区域亮度;又使得脊柱内窥镜不再必须考虑光纤照明系统,为简化脊柱内窥镜的结构,提高脊柱内窥镜的手术工具通道提供了可能;剥离出了传统的光纤照明系统在脊柱内窥镜的结构中的应用,脊柱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尺寸,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
[0036]实施例二
[0037]如图2所示,所述光导纤维束6为若干根,若干根所述的光导纤维束6沿工作套管2内壁圆周面排列;实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样结构(5)、工作套管(2)、光导纤维束(6);把手样结构(5)开设有容纳孔(4)及接口(7),沿工作套管(2)轴向的一端为工作套管尾部(1),相对于工作套管尾部(1)的另一端为工作套管头部(3);工作套管(2)通过工作套管头部(3)安装在把手样结构(5)的容纳孔(4)上;工作套管头部(3)设有开窗;所述光导纤维束(6)从工作套管尾部(1)伸入工作套管(2)内壁且延伸至工作套管头部(3);光导纤维束(6)穿过接口(7)与医用冷光源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4)位于把手样结构(5)的中部,位于容纳孔(4)的一侧为长条杆、另一侧为圆形柄;长条杆、容纳孔(4)、圆形柄处于同一中心线上;工作套管头部(3)的开窗朝向圆形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束(6)为若干根,若干根所述的光导纤维束(6)沿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峰,孙玛骥,
申请(专利权)人:袁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