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23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注食器下方的延伸导管,所述延伸导管的顶端设置有直导管,所述直导管的顶端与注食器的注食端螺纹连接且二者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延伸导管的内部设置有防逆流机构,所述延伸导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导管体;所述防逆流机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于延伸导管的内部,所述活塞的底端外径小于延伸导管的内径,所述活塞的顶端外径与延伸导管的内径相等,所述活塞内侧设置有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空气进入食管内,又能有效防止液体食物返流,且防止食物残留、堆积。堆积。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

技术介绍

[0002]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头颈肿瘤患者肠内营养常用方法是鼻胃管和经皮胃造瘘术。短期过渡患者多经鼻胃管,但鼻胃管不仅影响美观、造成不适,还影响吞咽功能,并可导致食管胃粘膜及鼻腔损伤、呃逆、反流甚至吸入性肺炎,时有患者自行拔管;而胃造瘘主要应用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创伤较大。
[0003]间歇置管,是指在患者进食前将营养导管(选择柔软硅胶管)经口腔插入至食管上段(距门齿25cm),用注食器将备好的流质饮食、水或药物等注入,注入完毕随即拔出导管的营养供给法。此操作简单易行,可避免口腔、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是一种舒适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为患者提供安全、全面的营养支持。临床上已应于脑卒中及头颈部疾病治疗后吞咽困难的患者。相比鼻胃管无须长期留管,进食时间时插管注食,其他时间不留置管道,不影响美观,尊重患者的自尊,使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和社会。经口腔插入,到达舌根部时刺激舌根部,通过间歇诱发吞咽反射使舌骨肌张力增强,有利于喉结上抬运动,从而配合主动吞咽功能训练诱导吞咽协调运动的恢复,且口至食管上段置管的长度缩短,避免损伤患者呼吸道和食道,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目前间歇置管所使用的导管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次性的16F乳胶尿管,其长度、材质较适合,但尿管原来是引流尿液的,且导尿管的包装袋上明显写着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用来喂食,影响病人的接受程度,部分病人反馈见到尿管的标识会有心理抵触。尿管的表面光滑,置入后容易移位、滑脱,而且尿管是侧边开口,很多居家病人注入的食物多是居家自制的流质食物,过于粘稠,容易堵塞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包括设置在注食器下方的延伸导管,所述延伸导管的顶端设置有直导管,所述直导管的顶端与注食器的注食端螺纹连接且二者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延伸导管的内部设置有防逆流机构,所述延伸导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导管体;
[0006]所述防逆流机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于延伸导管的内部,所述活塞的底端外径小于延伸导管的内径,所述活塞的顶端外径与延伸导管的内径相等,所述活塞内侧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杆,所述主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与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注食器和导管体的外侧均加工有刻度线,所述注食器、延伸导管、导
管体以及直导管均采用食品级透明硅胶材质。
[0008]可选的,所述延伸导管和直导管的外侧套设有磨砂套。
[0009]可选的,所述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径与延伸导管的内径相等,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贯穿第二密封圈且与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插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外侧与第二密封圈的内侧插接。
[0011]可选的,所述主杆的外端固定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于弹簧的顶端且二者接触。
[0012]可选的,所述主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与延伸导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侧与主杆的外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于限位圈的上方。
[0013]可选的,所述延伸导管的顶端延伸进直导管的内壁且二者插接,所述延伸导管与直导管的插接处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
[0014]可选的,所述导管体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外侧曲线贴合口腔,所述固定圆盘直径大于延伸导管和直导管的直径。
[0015]可选的,所述导管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医用三通管,所述医用三通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保护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端固定设有系带,所述系带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外端固定设有拉带和套环,所述拉带设置在套环的一侧,所述橡胶塞的外径与导管体的内径相等。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推动注食器上的手柄,此时注食器内部的流质营养食物通过直导管进入延伸导管的内部,流质营养食物的重力以及手柄产生的推力使得活塞沿着延伸导管的内壁下滑,而弹簧被压缩,此时活塞下移通过两个连接杆带动,插板不动,此时流质营养食物通过活塞与插板之间间隙,再顺着活塞的内部流进导管体内部,而进入导管体内部的流质营养食物不会再回流进延伸导管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避免空气进入食管内,又能有效防止液体食物返流。
[0018]2、本装置可代替传统间歇置管采用的尿管,无尿管标签,可避免患者购买一次性使用尿管来注食产生的心理抵触。注食器、延伸导管、导管体以及直导管均采用食品级透明硅胶材质,保证安全。通过转动注食器,使得注食器与直导管分离,此时向外侧拉动注食器上的手柄,将流质营养食物通过注食器的注食端抽进注食器的内部,再将直导管的顶端与注食器的注食端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便于对防逆流机构进行清洗,防止食物残留、堆积。
[0019]3、设计有口含圆盘,贴合口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在注食时口唇可含住圆盘,起到固定营养管,防止移位、滑脱、防误吸的作用。
[0020]4、导管体前端设有医用三通管,一般情况下为闭合状态,注食、施加压力时开口会自动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能解决食物过于粘稠,容易堵塞导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延伸导管和直导管剖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防逆流机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B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注食器;2、延伸导管;3、磨砂套;4、固定圆盘;5、导管体;6、直导管;7、防逆流机构;8、第一密封圈;9、活塞;10、第二密封圈;11、插板;12、第三密封圈;13、连接杆;14、弹簧;15、主杆;16、限位圈;17、支撑杆;18、固定环;19、第一连接套;20、系带;21、拉带;22、保护套;23、套环;24、橡胶塞;25、医用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包括设置在注食器(1)下方的延伸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导管(2)的顶端设置有直导管(6),所述直导管(6)的顶端与注食器(1)的注食端螺纹连接且二者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延伸导管(2)的内部设置有防逆流机构(7),所述延伸导管(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导管体(5);所述防逆流机构(7)包括活塞(9),所述活塞(9)设于延伸导管(2)的内部,所述活塞(9)的底端外径小于延伸导管(2)的内径,所述活塞(9)的顶端外径与延伸导管(2)的内径相等,所述活塞(9)内侧设置有插板(11),所述插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杆(15),所述主杆(1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底端与插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杆(13),两个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均与弹簧(14)的外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食器(1)和导管体(5)的外侧均加工有刻度线,所述注食器(1)、延伸导管(2)、导管体(5)以及直导管(6)均采用食品级透明硅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导管(2)和直导管(6)的外侧套设有磨砂套(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二密封圈(10)的外径与延伸导管(2)的内径相等,两个所述连接杆(13)的底端均贯穿第二密封圈(10)且与活塞(9)的顶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间歇置管注食防逆流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恒陈林敏王聪范育英胡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