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光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22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控光开关,包括底台,所述底台上安装有立壳,所述立壳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光纤接头,所述第一光纤接头连接立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准直透镜,且第一准直透镜伸入至立壳的内部;所述立壳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光纤接头,所述第二光纤接头连接立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准直透镜,且第二准直透镜伸入至立壳的内部与第一准直透镜相对;所述底台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与遮挡片的一端固定,所述遮挡片的另一端向上伸至第一准直透镜与第二准直透镜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采用电机带动遮挡片旋转来完成光路切断的方式,实现了开闭光路的自动化,增加了光路开闭的速度,进而增加了暗噪音扣除以及光谱分析检测的效率。检测的效率。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光开关


[0001]本技术属于光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电控光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光开关是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可选的传输端口的光学器件,其作用是对光传输线路或集成光路中的光信号进行物理切换或逻辑操作。依据不同的光开关原理,光开关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如:传统机械光开关、微机械光开关、热光开关、液晶光开关、电光开关和声光开关等。其中传统机械光开关、微机械光开关、热光开关因其各自的特点在不同场合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仍是机械式光开关。
[0003]现有的光开关主要的功能是切换光路,而在进行暗噪音的扣除时,需要切断光路来进行,光开关无法实现该动作,目前切断光路的方式为关闭电源,无疑会影响光谱分析检测效率。
[0004]如何设计一种电控光开关,如何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快速切断光路,增加暗噪音扣除以及光谱分析检测的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光开关,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开关无法直接切断光路,影响暗噪音扣除和光谱分析检测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控光开关,包括底台,所述底台上安装有立壳,所述立壳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光纤接头,所述第一光纤接头连接立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准直透镜,且第一准直透镜伸入至立壳的内部;
[0007]所述立壳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光纤接头,所述第二光纤接头连接立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准直透镜,且第二准直透镜伸入至立壳的内部与第一准直透镜相对;<br/>[0008]所述底台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与遮挡片的一端固定,所述遮挡片的另一端向上伸至第一准直透镜与第二准直透镜之间;
[0009]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光开关可以在第一光纤接头和第二光纤接头的配合下串联在光纤线缆上,断开光纤线缆的同时通过两个光纤接头上连接的准直透镜的配合保证光的正常传导;光开关内部的电机本体启动后,可以将遮挡片转动至两个准直透镜之间,从而阻碍光的传导,以此为基础,可以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暗噪音的扣除,并可以在暗噪音扣除后电动控制电机本体带动遮挡片旋转至不阻碍光传导的位置,实现光路开闭的自动化控制,增加暗噪音扣除和光谱分析检测的效率。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立壳由对称设置的不透明深色“L”形壳体拼装而成,且立壳的内部空间与底台的内部空间连通;
[0011]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确保立壳拆开后可以将内部的部件暴露出来,降低维护的难度;不透明深色的壳体可以降低光的反射,从而增加暗噪音扣除的精准度;立壳的内部
空间与底台的内部空间连通是为了确保两者之间的结构可以相互配合。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组成所述立壳的不透明“L”形壳体的颜色为黑色;
[0013]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黑色可以吸收各种光,避免光的反射,保证暗噪音扣除的精准度。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片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相互垂直,所述遮挡片与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
[0015]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确保电机本体带动遮挡片能够转动至第一准直透镜与第二准直透镜之间,完成相应的光路切断。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本体通过导线与电机控制驱动器连接,所述电机控制驱动器设置在底台的内部;
[0017]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电机控制驱动器为电机本体的控制组件,一体化设置可以免去外接控制驱动器,降低整体的使用难度。
[001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控制驱动器与控制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接口与底台固定并伸出底台的内部;
[0019]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控制接口提供外部控制线的连接位置,降低光开关与外部控制线的连接难度。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结构中,采用电机带动遮挡片旋转来完成光路切断的方式,实现了开闭光路的自动化,增加了光路开闭的速度,进而增加了暗噪音扣除以及光谱分析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遮挡驱动机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遮挡原理图。
[0025]图中:1.底台;2.立壳;3.第一光纤接头;4.第一准直透镜;5.第二光纤接头;6.第二准直透镜;7.控制接口;8.电机控制驱动器;9.电机本体;10.遮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7]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控光开关,包括底台1,底台1上安装有立壳2,立壳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光纤接头3,第一光纤接头3连接立壳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准直透镜4,且第一准直透镜4伸入至立壳2的内部;
[0029]立壳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光纤接头5,第二光纤接头5连接立壳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准直透镜6,且第二准直透镜6伸入至立壳2的内部与第一准直透镜4相对;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光开关可以在第一光纤接头3和第二光纤接头5的配合下串联在光纤线缆上,断开光纤线缆的同时通过两个光纤接头上连接的准直透镜的配合保证光的正常传导。
[0030]底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本体9,电机本体9的输出轴与遮挡片10的一端固定,遮挡片10的另一端向上伸至第一准直透镜4与第二准直透镜6之间。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光开关内部的电机本体9启动后,可以将遮挡片10转动至两个准直透镜之间,从而阻碍光的传导,以此为基础,可以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暗噪音的扣除,并可以在暗噪音扣除后电动控制电机本体9带动遮挡片10旋转至不阻碍光传导的位置,实现光路开闭的自动化控制,增加暗噪音扣除和光谱分析检测的效率。
[0031]立壳2由对称设置的不透明深色“L”形壳体拼装而成,且立壳2的内部空间与底台1的内部空间连通;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确保立壳2拆开后可以将内部的部件暴露出来,降低维护的难度;不透明深色的壳体可以降低光的反射,从而增加暗噪音扣除的精准度;立壳2的内部空间与底台1的内部空间连通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光开关,包括底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上安装有立壳(2),所述立壳(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光纤接头(3),所述第一光纤接头(3)连接立壳(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准直透镜(4),且第一准直透镜(4)伸入至立壳(2)的内部;所述立壳(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光纤接头(5),所述第二光纤接头(5)连接立壳(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准直透镜(6),且第二准直透镜(6)伸入至立壳(2)的内部与第一准直透镜(4)相对;所述底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本体(9),所述电机本体(9)的输出轴与遮挡片(10)的一端固定,所述遮挡片(10)的另一端向上伸至第一准直透镜(4)与第二准直透镜(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壳(2)由对称设置的不透明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延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