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9149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主链聚合物、根据预设的各分子量区间筛分一阶接枝聚合物、二阶接枝聚合物以及三阶接枝聚合物、制备生发多肽水溶液;步骤S2,以主链聚合物、一阶接枝聚合物、二阶接枝聚合物、三阶接枝聚合物以及生发多肽水溶液制得生发多肽载药微球;步骤S3,检测生发多肽载药微球在各释放阶段中的生发多肽释放量,根据生发多肽释放量调整制备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接枝聚合物构建载药空间以携带生发多肽,分阶段制备生发多肽载药微球,令生发多肽载药微球的不同层次内携带的生发多肽的量相近,以使生发多肽载药微球在各释放阶段中的生发多肽释放量稳定。段中的生发多肽释放量稳定。段中的生发多肽释放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增加,导致毛囊受损,出现脱发问题。
[0003]目前针对脱发问题,主要是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涂抹或洗护,但由于人体皮肤外存在10~20μm的由死亡细胞致密排列构成的角质层,影响药物的渗透效果,不能有效解决因毛囊受损导致的脱发问题。而微针给药技术作为新型的透皮给药技术,在刺入皮肤后释放药物成分,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给药率及药物作用效果,同时微纳米级的微针具有无痛、微创、操作方便等优点,在美容及医药治疗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专利CN114099635A公开了一种可溶性生发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生发微针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微针针体包括赋形材料和生发有效成分,所述赋形材料和生发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比例为60~90%:10~40%;所述生发有效成分包括生发多肽、修复多肽、植物提取物及抗菌控油成分,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微针针体液,制备微针基底液,制备微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制备主链聚合物,根据预设的各分子量区间筛分一阶接枝聚合物、二阶接枝聚合物以及三阶接枝聚合物,制备生发多肽水溶液;步骤S2,将一阶接枝聚合物和主链聚合物注入第一反应装置经第一搅拌机构搅拌形成基材,将主链聚合物和生发多肽注入第一反应装置经第一搅拌机构搅拌与所述基材形成一阶载药微球,形成的所述一阶载药微球注入第二反应装置与主链聚合物和生发多肽经第二搅拌机构搅拌形成二阶载药微球,形成的所述二阶载药微球注入第三反应装置与主链聚合物和生发多肽经第三搅拌机构搅拌制备含有三阶载药微球的三阶载药溶液,将所述三阶载药溶液破乳后将乳液干燥,制得生发多肽载药微球,其中,各所述搅拌机构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各搅拌机构包括若干可通过旋转对各反应装置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的倾斜角度可调的叶片,同时,通过调整各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控制叶片开角大小以调节搅拌效率,叶片上设置有使多肽通过的微孔;步骤S3,检测所述生发多肽载药微球在各释放阶段中的生发多肽释放量,根据生发多肽释放量调整各所述搅拌机构的移动速度、叶片开角和各所述接枝聚合物的分子量区间,用以调整各释放阶段中的生发多肽释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筛分一阶接枝聚合物、二阶接枝聚合物以及三阶接枝聚合物时,利用液相色谱法对接枝聚合物进行分子量检测,将分子量属于三阶分子量区间[M1,M2]的接枝聚合物设定为三阶接枝聚合物,将分子量属于二阶分子量区间[M3,M4]的接枝聚合物设定为二阶接枝聚合物,将分子量属于一阶分子量区间[M5,M6]的接枝聚合物设定为一阶接枝聚合物,制备一阶接枝物水溶液、二阶接枝物水溶液以及三阶接枝物水溶液,其中,M1为三阶分子量区间的最小值,M2为三阶分子量区间的最大值,M3为二阶分子量区间的最小值,M4为二阶分子量区间的最大值,M5为一阶分子量区间的最小值,M6为一阶分子量区间的最大值,M2小于等于M3,M4小于等于M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制备一阶接枝物水溶液、二阶接枝物水溶液以及三阶接枝物水溶液时,使用双氨基封端剂分别对一阶接枝聚合物、二阶接枝聚合物以及三阶接枝聚合物进行封端处理,并加入缩合反应催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制备基材时,第一反应装置内设置油相液,从第一反应装置的第一加料口加入主链聚合物水溶液和乳化剂,并在第一反应装置的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制备成乳化液,从第一加料口加入一阶接枝物水溶液,制备具有一阶接枝的基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制备一阶载药微球时,将第一搅拌机构的第一移动速度设置为V1,第一搅拌机构的第一叶片开角设置为α1,从第一反应装置的第一加药口加入生发多肽水溶液,反应一定时间后,从第一反应装置的的第一加料口加入主链聚合物水溶液,制得以一阶载药微球为溶质的一阶载药水溶液,其中,第一移动速度V1为第一搅拌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制备二阶载药微球时,第二反应装置内设置油相液,开启设置于第一反应装置的第一出料口的第一阀门,从第二反应装置与第一出料口相通的第二加料口加入一阶载药水溶液,从第二反应
装置的第二加药口加入乳化剂,并在第二反应装置的第二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制备成乳化液,从第二加药口加入二阶接枝物水溶液,制备具有二阶接枝的一阶载药微球,将第二搅拌机构的第二移动速度设置为V2,第二搅拌机构的第二叶片开角设置为α2,并从第二反应装置的第二加药口加入生发多肽水溶液,反应一定时间,从第二加药口加入主链聚合物水溶液,制得以二阶载药微球为溶质的二阶载药水溶液,其中,第二移动速度V2为第二搅拌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速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制备三阶载药微球时,第三反应装置内设置油相液,开启设置于第二反应装置的第二出料口的第二阀门,从第三反应装置的与第二出料口相通的第三加料口加入二阶载药水溶液,从第三反应装置的第三加药口加入乳化剂,并在第三反应装置的第三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制备成乳化液,从第三加药口加入三阶接枝物水溶液,制备具有三阶接枝的二阶载药微球,将第三搅拌机构的第三移动速度设置为V3,第三搅拌机构的第三叶片开角设置为α3,并从第三加药口加入生发多肽水溶液,反应一定时间,从第三加药口加入主链聚合物水溶液,制得以三阶载药微球为溶质的三阶载药水溶液,其中,第三移动速度V3为第三搅拌机构沿水平反向的速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发的多肽缓释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生发多肽载药微球在各释放阶段中的生发多肽释放量时,检测第一释放阶段的多肽释放量并设定为第一释放量A1,检测第二释放阶段的多肽释放量并设定为第二释放量A2,检测第三释放阶段的的多肽释放量并设定为第三释放量A2,同时设置标准释放量A0,当A1大于等于A0时,不调整第一搅拌机构的第一移动速度,当A1小于A0时,设置第一调整参数k1,用于将第一搅拌机构的第一移动速度V1调整为V1

,V1

=V1
×
(1+k1),其中,k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荣崧江一舟戴雅蓉王庆新
申请(专利权)人:高颜苑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