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辊控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11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印刷机的摩擦辊的方法,摩擦辊的至少一个止点(U1)的相位在正在进行的印刷运行期间自动地变化。在此,印版滚筒每旋转一定的数量,相位就发生变化。相位就发生变化。相位就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擦辊控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印刷机的摩擦辊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摩擦辊的轴向运动的止点的相位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来变化。相位是指摩擦辊在印版滚筒的哪个旋转角度处于其止点(或折返点)。
[0003]DE 36 14 555 C2描述了一种控制方法,在该控制方法中,在设置机器时调节相位(也称为工作时间点(Einsatzzeitpunkt))。
[0004]由此,可以在许多情况下避免使用模板条。然而,当使用特别强烈地倾向于模版化的油墨和印版时,则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上述油墨和印版的情况下也有效的方法。
[0006]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控制印刷机的摩擦辊的方法来实现,其特征在于,在正在进行的印刷运行期间,摩擦辊的至少一个止点的相位自动地变化,其中,印版滚筒每旋转一定数量就进行相位的一次变化。
[0007]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优点在于,即使在使用不利的材料(油墨、印版)时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印刷质量。
[0008]在拓展方案中,所述数量最高为印版滚筒的八个旋转或八圈。
[0009]此外,相位的变化在印刷运行期间可以连续进行。
[0010]摩擦辊的相位变化可以根据与另一摩擦辊的相位变化不同的运动规律来控制,该另一摩擦辊位于与首次提到的摩擦辊相同的印刷机构中。
[0011]在此,具有较高油墨施加份额的摩擦辊可以用关于避免模版印刷方面优化的运动规律来控制,和/或具有较低油墨施加份额的摩擦辊能够用关于减少降色(逐渐褪色)方面优化的运动规律来控制。
[0012]在摩擦辊的相位和位于另一印刷机构中的另一摩擦辊的相位之间可能存在相移。在此,假设印刷机的两个印刷机构结构相同,并且两个摩擦辊在各自的印刷机构中具有相同的安装位置。印刷机构之间的相移的优点是,例如由摩擦辊停机引起的错误图像会被模糊化或消失。
[0013]摩擦辊可以贴靠在施加辊上,该施加辊在印刷运行期间在印版滚筒上滚动。施加辊的轴向窜动可由通过摩擦辊的周面摩擦驱动,使得当施加辊滚过印版滚筒的张紧通道时发生施加辊的方向反转。优选地,施加辊是在油墨机构的所有施加辊中具有最高油墨施加的施加辊。
[0014]在印版滚筒的旋转方向上贴靠在油墨机构的最后一个施加辊上的摩擦辊可以根据运动规律以较低的速度进行控制,例如,印版滚筒每旋转四圈就发生一次摩擦辊的轴向振动。
[0015]在印版滚筒的旋转方向上贴靠在油墨机构的第一个施加辊上的摩擦辊可以根据运动规律以较高的速度进行控制,例如,印版滚筒每旋转两圈就发生一次摩擦辊的轴向振动。
[0016]上述每个拓展方案都可以相互结合。
附图说明
[0017]利用附图借助于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
[0018]图1示出印刷机示意图;和
[0019]图2示出摩擦辊的运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印刷机构1和印刷机构2属于印刷机3。印刷机构1、2是胶版印刷机构。印刷机3是单张纸印刷机。
[0021]印刷机构1包括印版滚筒4和配属的油墨机构,该油墨机构具有摩擦辊5、6。摩擦辊5的旋转R由马达M1驱动,摩擦辊的轴向运动A由马达M2驱动。
[0022]重要的是,摩擦辊5的这两个运动A、R由不同的马达M1、M2驱动。这允许摩擦辊5可以在轴向上与机器异步运行,而在旋转上与机器同步运行。
[0023]马达M1还可以驱动印版滚筒4和/或摩擦辊6的旋转。
[0024]印版机构2与印版机构1结构相同,并且印版机构2的摩擦辊7与摩擦辊5在油墨机构辊系中的位置相同。
[0025]马达M2由控制装置8根据图2中示出的运动规律控制。
[0026]该图示出图表,该图表的横坐标表示机器角度,纵坐标表示摩擦辊位移。示出了从0
°
到4320
°
的角度范围,这对应于印版滚筒4的十二个分别为360
°
的旋转(或十二圈)。
[0027]摩擦辊5在止点U1和相反的止点U2之间轴向地来回振动(或振荡)。
[0028]曲线K1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曲线K2对应于常规控制并且仅仅用来进行比较。这两个曲线K1和K2都示出了半速振动曲线,其中摩擦辊在印版滚筒转两圈(720
°
)内完成一个完整的轴向振动。曲线K2是正弦曲线,曲线K1不是正弦曲线,而是正弦函数的调制结果。
[0029]在机器角度为0
°
、1080
°
、2160
°
、3240
°
和4320
°
(即所有1080
°
)时,曲线K1、K2在过零点时彼此同步。
[0030]在0
°
和1080
°
之间以及2160
°
和3240
°
之间,曲线K2与曲线K1相比具有提前量(Vorlauf)。这意味着,例如,被根据本专利技术控制的摩擦辊5在360
°
和720
°
时(在该角度时被以传统方式控制的摩擦辊具有过零点)还没有过零点,而是稍晚。根据曲线K2控制的摩擦辊在1620
°
时处于止点U1并且根据曲线K1控制的摩擦辊在机器角度β已经处于止点U1。该机器角度β小于1620
°
并且介于1440
°
和1620
°
之间。
[0031]在1080
°
和2160
°
之间以及3240
°
和4320
°
之间,曲线K2相对于曲线K1具有延后量(Nachlauf)。这意味着,例如,被以传统方式控制的摩擦辊在1440
°
和1800
°
具有过零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控制的摩擦辊5在那里尚处于过零点前不远处。从根据曲线K2控制的摩擦辊在3060
°
时处于止点U1中并且根据曲线K1控制的摩擦辊仅在机器角度α时处于止点U1中的事实也可以看出所述延后量。该机器角度α大于3060
°
并且介于3060
°
和3240
°
之间。
[0032]+PV1、

PV2和+PV3分别表示曲线K1、K2之间的相移。可以看到,这些相移的量值大小不同,符号也不同。
[0033]在曲线K1、K2之间(除了在整个过程中具有同步性的上述点之外)存在相移,该相移的量值连续地变化。
[0034]印版滚筒4每一转的最大相移优选大于5
°

[0035]曲线K1能够以数学方程或值表的形式存储在控制装置8中。
[0036]摩擦辊7可以根据由曲线K1表示的运动规律进行控制,但相对于摩擦辊5具有一定的机械角度偏移。
[0037]摩擦辊6可以根据不同于曲线K1的运动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印刷机(3)的摩擦辊(5)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摩擦辊(5)的至少一个止点(U1)的相位在正在进行的印刷运行期间自动地变化,其中印版滚筒(4)每旋转一定的数量,相位就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数量最高为八。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摩擦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