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咔唑修饰的铂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含咔唑基团修饰ONCN四齿配体的铂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
Emitting Diode,OLED)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 W.Tang)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因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以及潜在的柔性可折叠等优点,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在OLED材料领域,磷光类OLED发光层掺杂材料发展较为迅速与成熟,其主要是基于一些重金属有机配合物。磷光材料在发光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能量,因此理论上其量子效率可达到100%,是目前业界使用比较广的发光材料。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已经在产业上实现了应用,传统的产业化磷光类OLED发光层掺杂材料以金属铱配合物为主。金属铂价格较铱有着天然优势,其配合物因为其平面性导致的优异材料稳定性使得的近年来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近年来,金属铂配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基于咔唑修饰的ONCN四齿配体的铂配合物,为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其中:X1至X
14
各自独立地选自N,C或CR0;R0‑
R4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氢、氘、卤素、胺基、羰基、羧基、硫烷基、氰基、磺酰基、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
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
‑
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
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
3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或者相邻的R0‑
R4基团之间能任选地连接形成环;所述取代为被氘、卤素、胺基、氰基或C1‑
C4烷基所取代;所述杂芳基中的杂原子为N、S、O中的一个或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铂配合物,其中,R0‑
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胺基、硫烷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
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6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
‑
6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
‑
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
12个碳原子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6个碳原子的杂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铂配合物,其中,R0、R2‑
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C1‑
C4烷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6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
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6个碳原子的杂芳基;R1、R4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6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
‑
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
‑
6个碳原子的杂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铂配合物,其中,R0、R2‑
技术研发人员:吴信蔚,李慧杨,戴雷,蔡丽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