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85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涉及留样装置的领域,其包括支撑组件、连接框和若干安装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竖直状态,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面,连接框两侧分别铰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安装板,第一连接杆呈水平设置且第一连接杆两端铰接于连接框,安装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杆且安装板开设有若干供钢筋卡入的卡槽,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支撑杆侧壁固定连接有供连接框下端卡入的固定钩。本申请具有方便钢筋留样查找管理的效果。管理的效果。管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


[0001]本申请涉及留样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

技术介绍

[0002]钢筋原材料抽检一般以60吨为一批,每批抽取两根,每根截取两段分别用于做拉伸和冷弯试验,再任选一根做钢材化学分析,在试验完成后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3天,当样品检测结果需复检或者不合格时候,留样时间不少于7天。
[0003]相关技术中,试验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留样的钢筋用封条包起来,并对型号、留样期限等对每一条钢筋做标记,由于钢筋生产量大钢筋试样的留存量多,留样室内划分区域以摞放样品。
[0004]在留样室中钢筋一层层摞起来容易造成标签掉落,尤其是对于拉伸试验后被拉成两段的钢筋样品,存放过程中必要时需要对裂口进行分析,而两段样品容易因标签掉落难以相互对应,导致工作人员查找困难,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方便钢筋留样的查找管理,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包括支撑组件、连接框和若干安装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竖直状态,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面,所述连接框两侧分别铰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0008]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杆呈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铰接于连接框,所述安装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杆且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若干供钢筋卡入的卡槽,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于侧壁固定连接有供连接框下端卡入的固定钩。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框可相对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框转动到接近竖直状态时,每一第一连接杆上的钢筋均一一卡入卡槽,钢筋间隔排列,使用者可以看到每一根第一连接杆下的钢筋,可以方便地查找钢筋试样,查找到后可将连接框旋转至水平位置以拿取所需钢筋试样进行检测或结束留样,相对于原本摞放方式需要翻动钢筋以找到所需钢筋,更方便使用者查找管理钢筋。
[0010]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上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抵接于第一连接杆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侧壁靠近第一连接杆上侧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侧壁第一连接杆上侧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设于第一螺纹孔以及第二螺纹孔以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抵接于第一连接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杆连
接,使用者可将一组钢筋安装在同一安装板上,在取用时可将安装板上的钢筋连同安装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一起拆下以拿取整组钢筋,方便管理整组钢筋,相对于原本需要一一查找拿取的方式更方便使用者查找管理钢筋。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侧壁还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侧壁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穿设于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穿设于第二连接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更稳定,避免钢筋检测留样架受到碰撞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对第一连接杆在轴向或周向方向滑动使钢筋晃动使钢筋表面的封条产生裂缝损坏而影响后续查询,同时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方便使用者将手插入以提起整组的钢筋,由此更方便使用者查找管理钢筋。
[0014]可选的,所述卡槽关于第一连接杆的轴线对称开设。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在安装板上对称卡入,避免钢筋检测留样架受到碰撞时因钢筋卡在一侧安装板受力不平衡而倾斜使钢筋容易掉落,掉落时钢筋的封条和标签容易脱落影响钢筋的查找管理,且影响整组钢筋的查找,由此更好地保障使用者能方便地查找管理钢筋。
[0016]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下端面靠近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安装板平行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可承担钢筋的重力,当钢筋种类为光面钢筋时可避免因钢筋表面光滑容易滑落卡槽,提高钢筋放置的稳定性,由此可更好地保障使用者查找管理钢筋。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平行于安装板设置,且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端面对应卡槽位置开设有供钢筋穿设的安装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板可对第二连接杆进行支撑,提高安装组件的整体性,同时钢筋可插入安装孔,避免钢筋受晃动时掉落,使每一条钢筋受两点限位排列更整齐,对于拉成两段长度更短的钢筋可通过第三连接板限位避免掉落,由此更方便钢筋的查找管理。
[0020]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卡接于安装孔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朝向安装板的端面开设有供钢筋下端穿设的安装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成两段的钢筋长度更短,安装时可将下端抵接于安装槽内底面,使上端卡入卡槽,使拉成两段的钢筋安装更稳定,保障钢筋保存的完整性,由此可更好地保障使用者方便地查找管理钢筋。
[0022]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杆靠近第一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第一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螺纹穿设于第三螺纹孔以及第四螺纹孔以限制所述固定板相对第一支撑板转动。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筋检测留样架在留样室中存放时,连接框通过固定钩保持稳定,支撑杆通过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固定使连接框更稳定,钢筋检测留样架在留样室排列紧密时,使用者可从侧面对固定板进行检查并加固,由此可方便使用者查找管理
钢筋试样。
[0024]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于靠近连接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连接框一侧的侧壁抵接于支撑杆侧壁;
[0025]当所述连接框向远离支撑杆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所述连接框另一侧的侧壁抵接于第一限位块下端面。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框只能在支撑杆和第一限位块之间转动,抵接于支撑杆时为接近竖直位置,转动到第一限位块抵接位置时为水平位置供使用者拿取,可避免连接框转动角度过大使钢筋在转动中碰撞到地面影响封条及标签的完整性,由此可更好地保障使用者方便地查找管理钢筋。
[0027]可选的,所述底座下端面设置有滑轮。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可方便使用者移动钢筋检测留样架,当钢筋检测留样架在留样室中紧密排列时,可方便地移出以查找钢筋,由此更方便使用者查找管理钢筋。
[00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1.连接框可相对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连接框(2)和若干安装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座(11)、第一支撑板(12)以及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呈竖直状态,且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相对固定连接于底座(11)上端面,所述连接框(2)两侧分别铰接于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杆(31)和安装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杆(31)呈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两端铰接于连接框(2),所述安装板(32)连接于第一连接杆(31)且所述安装板(32)开设有若干供钢筋卡入的卡槽(321),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2)以及第二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杆(14)于侧壁固定连接有供连接框(2)下端卡入的固定钩(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和第一螺钉(35),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2)上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分别抵接于第一连接杆(31)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33)侧壁靠近第一连接杆(31)上侧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31),所述第二连接板(34)侧壁第一连接杆(31)上侧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41),所述第一螺钉(35)穿设于第一螺纹孔(331)以及第二螺纹孔(341)以使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抵接于第一连接杆(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检测留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3)侧壁还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32),所述第二连接板(34)侧壁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42),所述第一连接杆(31)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11)和第二固定块(312),所述第一固定块(31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32),所述第二固定块(312)穿设于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观金王彦青韩继波袁凯杨华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宁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