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钴、四氧化三钴及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88820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本申请提供一种碳酸钴、四氧化三钴及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锂电池,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该四氧化三钴内部呈多孔状,且孔隙分布均匀,并且该四氧化三钴的粒度分布(D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钴、四氧化三钴及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锂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碳酸钴、四氧化三钴及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C产品更新换代越发频繁,3C产品“轻薄化、耐用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这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以及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主要通过提高截止电压和压实密度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研究人员采用多种元素掺杂的手段对钴酸锂材料进行改性,以提升其在高电压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3]现有产品受制备方法的影响,粒度分布较宽,颗粒间一致性较差,可能造成反应电阻增大等缺陷。电极内对粒子外加的电压不均匀,若反复进行充放电,会使微粒子选择性地发生劣化,从而导致电池容量降低。另外外,当二次颗粒的粒径太小,可能导致细粉增多,在正极烧结过程中会导致过烧,从而影响正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粒度分布相对较窄,颗粒间一致性较高的四氧化三钴,以获得性能更好的正极材料。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四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氧化三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氧化三钴内部呈多孔状,所述四氧化三钴的孔隙分布均匀,所述四氧化三钴的孔隙率分布拟合R2值>0.9;所述四氧化三钴的粒度分布(D90

D10)/(D90+D10)的范围为0.20~0.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氧化三钴的孔径为1~25nm;优选地,所述四氧化三钴的粒度分布(D90

D10)/(D90+D10)的范围为0.20~0.30;优选地,所述四氧化三钴的粒度D50范围为15~19μm;优选地,所述四氧化三钴的比表面积为2~4m2/g;优选地,所述四氧化三钴的振实密度为2.3~2.9g/cm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氧化三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氧化三钴包括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总含量为0~3%;优选地,所述掺杂元素选自Al、Mg、Ni、Mn中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掺杂元素的掺杂质量含量分别为:Al:0.40~1.20%,Mg:0.10~0.50%,Ni:0.10~3.00%,Mn:0.10~3.00%。4.一种碳酸钴,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四氧化三钴,所述碳酸钴的粒度分布(D90

D10)/(D90+D10)的范围为0.20~0.35;所述碳酸钴的粒度D50范围为19~24μm。5.一种碳酸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晶种:将钴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加入到含有底液的反应釜中,以间歇式生产工艺进行反应得到晶种,所述晶种的粒度为4~6μm,所述晶种的粒度分布(D90

D10)/(D90+D10)的范围为0.30~0.50;晶种生长:在得到所述晶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入钴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至反应釜,持续反应至目标粒度,得到碳酸钴浆料;洗涤:对所述碳酸钴浆料进行洗涤脱水得到所述碳酸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翁毅周明涛胡骏康卿毕尧訚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