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盆底肌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60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1
一种产后盆底肌锻炼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训练器无法调节训练强度的问题;包括内部中空的锻炼板,锻炼板内经扭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转轴上端同轴设有圆盘,圆盘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块,两个滑块可相对或相背移动,锻炼板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圆盘上方的滑板,滑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前后方向的腰型槽,滑板下端铰接有摆杆,摆杆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滑块铰接连接,锻炼板上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推板,两个推板呈八字形分布,推板下端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型槽内的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盆底肌锻炼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产后康复器械
,特别是一种产后盆底肌锻炼器。

技术介绍

[0002]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产后的妇女的盆底肌会遭到破坏,可通过自身锻炼来实现盆底肌的恢复。
[0003]现有的锻炼器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的盆底肌训练器不能调节训练强度,无法适用于不同康复进行的妇女,康复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后盆底肌锻炼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训练器无法调节训练强度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内部中空的锻炼板,锻炼板内经扭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转轴上端同轴设有圆盘,圆盘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块,两个滑块可相对或相背移动,锻炼板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圆盘上方的滑板,滑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前后方向的腰型槽,滑板下端铰接有摆杆,摆杆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滑块铰接连接,锻炼板上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推板,两个推板呈八字形分布,推板下端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型槽内的滑柱。
[000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可针对不同康复进程的妇女,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使妇女能够快速适应,进而加快盆底肌的康复进程。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左视轴测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图轴测图。
[0012]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内部中空的锻炼板1,锻炼板1内经扭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
向的转轴2,转轴2上端同轴设有圆盘3,圆盘3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块4,两个滑块4可相对或相背移动,锻炼板1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圆盘3上方的滑板5,滑板5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前后方向的腰型槽6,滑板5下端铰接有摆杆7,摆杆7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滑块4铰接连接,锻炼板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推板8,两个推板8呈八字形分布,推板8下端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型槽6内的滑柱9。
[0016]为了使两个滑块4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的圆盘3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杆10,螺杆10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螺杆10前后两侧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滑块4螺纹连接,螺杆10前端贯穿锻炼板1。
[0017]为了使圆盘3顺利摆动,所述的锻炼板1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让位槽11,螺杆10后端伸出让位槽11。
[0018]为了使滑板5与锻炼板1实现滑动连接,所述的锻炼板1内固定连接有横板12,横板12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滑板5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9]为了使推板8顺利摆动,所述的锻炼板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弧形槽13,滑柱9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弧形槽13。
[0020]为了使产妇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舒适,所述的两个推板8相背端分别设有硅胶垫14。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锻炼板1垫于产妇臀部下侧,使两个推板8位于产妇的双腿之间,使产妇双腿内侧与推板8上的硅胶垫14贴合,双腿用力靠拢,产妇的双腿推动两个推板8相对摆动,推板8带动滑柱9在弧形槽13内滑动,左侧的滑柱9经左侧的腰型槽6带动左侧的滑板5向右滑动,右侧的滑柱9经右侧的腰型槽6带动右侧的滑板5向左滑动,使两个滑板5相对移动,滑板5经摆杆7及滑块4带动圆盘3及转轴2逆时针转动,转轴2带动扭簧拉伸,产妇需要克服扭簧的阻力完成双腿夹紧训练的动作,当产妇的双腿相对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两个推板8相对摆动至极限位置,两个滑板5相对移动至极限位置,圆盘3带动转轴2逆时针转动至极限位置;
[0022]此时产妇放松双腿,使双腿的肌肉不再用力,在扭簧的作用力下,使转轴2带动圆盘3顺时针转动至初始位置,圆盘3及滑块4及摆杆7带动两个滑板5相背移动至初始位置,左侧的滑板5经左侧的腰型槽6带动左侧的滑柱9在弧形槽13内向左滑动,左侧的滑柱9带动左侧的推板8向左摆动至初始位置,同时右侧的滑板5经右侧的腰型槽6带动右侧的滑柱9在弧形槽13内向右滑动,右侧的滑柱9带动右侧的推板8向右摆动至初始位置,两个推板8分别推动产妇的双腿相背摆动至初始位置完成一个锻炼循环,产妇交替性的夹紧双腿与放松,进行运动,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
[0023]当需要增大锻炼强度时,顺时针转动螺杆10使两个滑块4相对移动,当两个滑块4相对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螺杆10,因产妇进行锻炼时双腿夹紧的角度不变,有上述运动过程可知,两个滑板5相对移动的位移不变,但是两个滑块4之间的距离缩短,当产妇双腿夹紧时,两个滑板5经摆杆7及滑动带动圆盘3转动的角度增大,使转轴2带动扭簧的拉伸量增大,产妇进行锻炼时需要克服扭簧的阻力增大,训练强度增强;
[0024]当需要减小锻炼强度时,逆时针转动螺杆10使两个滑块4相背移动,当两个滑块4相背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螺杆10,因产妇进行锻炼时双腿夹紧的角度不变,有上述运动过程可知,两个滑板5相对移动的位移不变,但是两个滑块4之间的距离增大,当产妇
双腿夹紧时,两个滑板5经摆杆7及滑动带动圆盘3转动的角度减小,使转轴2带动扭簧的拉伸量减小,产妇进行锻炼时需要克服扭簧的阻力减小,训练强减低。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有训练板、转轴、扭簧、圆盘、滑块、螺杆、摆杆、滑板、腰型槽、滑柱,转动螺杆,使螺杆带动两个滑块相对或相背移动,达到调节盆底肌锻炼强度的目的,使不同康复程度的产妇能够快速使用训练强度,进而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设置有推板及硅胶垫使产妇在锻炼的过程中更加舒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盆底肌锻炼器,包括内部中空的锻炼板(1),其特征在于,锻炼板(1)内经扭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2),转轴(2)上端同轴设有圆盘(3),圆盘(3)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块(4),两个滑块(4)可相对或相背移动,锻炼板(1)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圆盘(3)上方的滑板(5),滑板(5)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前后方向的腰型槽(6),滑板(5)下端铰接有摆杆(7),摆杆(7)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滑块(4)铰接连接,锻炼板(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推板(8),两个推板(8)呈八字形分布,推板(8)下端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型槽(6)内的滑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盆底肌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盘(3)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杆(10),螺杆(10)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海瑞曲鑫范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