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步高专利>正文

双弧古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396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弹拨乐器领域内的双弧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共鸣体内间隔一定距离直立设有三道音梁,所述底板上设有音孔,面板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的凸起的弧形过渡,面板上设有筝马,筝马上架设有若干两端与共鸣体相固定的筝弦;筝弦的直径从前侧板向后侧板逐级变细;所述底板也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过渡。在制造时,底板是由平板弯制而成,制成古筝后,底板上表面呈拉伸张紧状态,具有更强的弹性,能使得音波在共鸣体内更好地反射、激荡,声音的能量衰减小、衰减时间长,底板能与面板更好地协调共振,可使古筝的音色更加清越、圆润、韵长。依该技术方案可制成高档古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拨乐器,特别涉及一种古筝。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古筝,其结构主要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 的端板和前后恻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共鸣体右端的端板外侧还设有筝头 盒,共鸣体内间隔一定距离直立设有三道音梁,所述底板上设有音孔,面板 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的凸起的弧形过渡,面板上设有筝马,筝马上架设有若干两端与共鸣体相固定的筝弦;筝弦的直径从前侧板向后侧板逐级变 细;粗弦音调低,细弦音调高。弹奏时,弹奏者面向古筝的后侧板拨动筝弦, 弦振动,并通过共鸣体共鸣后从音孔发出声音。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古筝 的底板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下部之间,底板为平板,音波在共鸣体内遇到 底板时呈平面反射,且底板未被张紧,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够清越、圆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弧古筝,使古筝的音色更加清越、圆润、韵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弧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 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共鸣体内间隔一定距离直立 设有三道音梁,所述底板上设有音孔,面板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的凸起 的弧形过渡,面板上设有筝马,筝马上架设有若干两端与共鸣体相固定的筝 弦;筝弦的直径从前侧板向后侧板逐级变细;所述底板也从前侧板到后侧板 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过渡。由于底板也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过渡,在制造时,底板是由平板弯制而成,制成古筝后,底板上表面呈拉伸张紧状态,具有更强的 弹性,能使得音波在共鸣体内更好地反射、激荡,声音的能量衰减小、衰减 时间长,底板能与面板更好地协调共振,可使古筝的音色更加清越、圆润、 韵长。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制成高档的古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板高度高于后侧板高度。该技术方 案使得低音弦所对应的面板至底板的高度大于高音弦所对应的面板至底板 的高度,低音区对应的共鸣体局部的体积大,固有频率低,高音区对应的共 鸣体局部的体积小,固有频率高,使得与弦对应的局部能更好地形成共鸣。 此外,弹奏时,远离弹奏者的前侧板高、后侧板低,使得面板朝向弹奏者的 投影面大,有利于弹奏者拨弦,方便了演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其中,l筝头盒,2后侧板,3筝马,4面板,5筝弦,6前侧板,7底 板,8音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和2,为双弧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4、下部的底板7、两端 的端板和前后侧板2组成的中空共鸣体,共鸣体右端的端板外侧还设有筝头 盒l,共鸣体内间隔一定距离直立设有三道音梁,底板7上设有音孔8,面 板4从前侧板6到后侧板2呈向上的凸起的弧形过渡,面板4上设有筝马3, 筝马3上架设有若干两端与共鸣体相固定的筝弦5;筝弦5的直径从前侧板 6向后侧板2逐级变细;所述底板7也从前侧板6到后侧板2呈向上凸起的 弧形过渡,前侧板6高度高于后侧板2高度。权利要求1、双弧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共鸣体内间隔一定距离直立设有三道音梁,所述底板上设有音孔,面板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的凸起的弧形过渡,面板上设有筝马,筝马上架设有若干两端与共鸣体相固定的筝弦;筝弦的直径从前侧板向后侧板逐级变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也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过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高度高 于后侧板高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弹拨乐器领域内的双弧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共鸣体内间隔一定距离直立设有三道音梁,所述底板上设有音孔,面板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的凸起的弧形过渡,面板上设有筝马,筝马上架设有若干两端与共鸣体相固定的筝弦;筝弦的直径从前侧板向后侧板逐级变细;所述底板也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过渡。在制造时,底板是由平板弯制而成,制成古筝后,底板上表面呈拉伸张紧状态,具有更强的弹性,能使得音波在共鸣体内更好地反射、激荡,声音的能量衰减小、衰减时间长,底板能与面板更好地协调共振,可使古筝的音色更加清越、圆润、韵长。依该技术方案可制成高档古筝。文档编号G10D3/00GK101499263SQ20091002541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田步高 申请人:田步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弧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共鸣体内间隔一定距离直立设有三道音梁,所述底板上设有音孔,面板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的凸起的弧形过渡,面板上设有筝马,筝马上架设有若干两端与共鸣体相固定的筝弦;筝弦的直径从前侧板向后侧板逐级变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也从前侧板到后侧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步高
申请(专利权)人:田步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