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步高专利>正文

一种二十五弦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97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二十五弦瑟,包括框架、分别连接在框架顶面和底面的面板和底板,框架包括外框、连接在外框内的音梁,音梁均与面板和底板接触,音梁包括沿瑟头向瑟尾依次排布的第一音梁、第二音梁和第三音梁,第一音梁与第三音梁中部镂空且在镂空部位设置两根音柱支撑,第二音梁中部镂空且镂空部位无音柱结构。通过将第一音梁和第三音梁设置为中部镂空且在镂空部位设置两根音柱支撑的结构形式,一方面通过镂空部位增加传振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两根音柱增加对底板和面板的支撑,同时又通过将第二音梁设置为中部镂空且镂空部位无音柱的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音梁的传振效果,保证瑟在缩小尺寸后,依然能够具有大尺寸古瑟的发音效果。古瑟的发音效果。古瑟的发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十五弦瑟


[0001]本技术涉及乐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十五弦瑟。

技术介绍

[0002]琴瑟是中国民族乐器的根,是国宝国粹,琴瑟是姊妹乐器,所谓“琴瑟之好”,但古代的瑟型制宽大太笨重,搬运很不方便,例如清代二十五弦素瑟,总长220厘米,宽40厘米,侧板高13.5厘米,体型特别宽大,选材制作、演奏搬运、保管极其不便;曾侯乙墓战国时期出土的彩漆瑟,通长167.3厘米,首宽42.2厘米,尾宽40厘米,尾部已浮雕饕餮纹主体,其上又雕出龙、蛇图案,两侧各绘七条小蛇用红黄色漆彩绘,此瑟为刳制,即用木材整挖而成,此瑟复制难度较大,特别是雕刻和彩绘工艺,类似宫庭藏品不易推广。
[0003]因此怎样在保留瑟的音效的基础上,尽量减小瑟的体积,使其便于搬运、演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十五弦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框架结构对瑟的面板和底板进行支撑,使瑟的面板、底板能够减薄,且通过对音梁结构的改进,保证瑟在整体体积缩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很好的传振发音,最大程度的还原古瑟的音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二十五弦瑟,包括框架、分别连接在所述框架顶面和底面的面板和底板,所述框架包括外框、连接在所述外框内且沿所述外框长度方向分布的音梁,所述音梁均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接触,所述音梁包括沿瑟头向瑟尾依次排布的第一音梁、第二音梁和第三音梁,所述第一音梁与所述第三音梁中部镂空且在所述镂空部位设置两根音柱支撑,所述第二音梁中部镂空且所述镂空部位无音柱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外框包括两侧板、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端部相连的瑟头板和瑟尾板,所述外框总长145cm,头部宽度40cm,尾部宽度38cm,所述侧板高度 8cm。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音梁距所述瑟头35cm,所述第二音梁距所述瑟头80cm,所述第三音梁距所述瑟尾43cm。
[0008]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框内靠近瑟头一端的弦钉板,所述弦钉板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接触,且所述弦钉板上分布二十五根弦钉。
[0009]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瑟弦,所述瑟弦直径大于筝弦直径。
[0010]优选地,所述瑟弦包括内部钢丝、中部丝绵层以及外部尼龙层。
[0011]优选地,所述面板上靠近所述瑟头一侧设置有一条首岳,靠近所述瑟尾一侧平行设置三条尾岳,所述首岳和所述尾岳之间设置有双排码,所述首岳、所述双排码以及所述尾岳支撑所述瑟弦,所述尾岳外侧还设置有四只栓弦木栓。
[0012]优选地,中间一条所述尾岳位于另外两条所述尾岳外侧,且与另外两条所述岳尾
之间的间距为2cm。
[0013]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处音孔。
[0014]优选地,一处所述音孔距离所述瑟头20cm,另一处所述音孔距离所述瑟尾22.5cm。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通过设置框架对面板和底板进行支撑,在保证瑟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使面板和底板能够具有更薄的厚度,从而使瑟的整体尺寸缩小;又通过将第一音梁和第三音梁设置为中部镂空且在镂空部位设置两根音柱支撑的结构形式,一方面通过镂空部位增加传振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两根音柱增加音梁对底板和面板的支撑,同时又通过将第二音梁设置为中部镂空且镂空部位无音柱的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音梁的传振效果,保证瑟在缩小尺寸后,依然能够具有大尺寸古瑟的发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瑟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框架;2、面板;3、底板;4、外框;5、侧板;6、瑟头板;7、瑟尾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第三音梁;11、弦钉板;12、瑟弦; 13、首岳;14、尾岳;15、双排码;16、栓弦木栓;17、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十五弦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框架结构对瑟的面板和底板进行支撑,使瑟的面板、底板能够减薄,且通过对音梁结构的改进,保证瑟在整体体积缩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很好的传振发音,最大程度的还原古瑟的音效。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十五弦瑟,包括框架1、分别连接在框架1顶面和底面的面板2和底板3,框架1、面板2、底板3均为木质材料,面板2优选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板,框架1包括外框4、连接在外框4 内且沿外框4长度方向分布的音梁,音梁均与面板2和底板3接触,当面板2 的截面为弧形时,音梁顶端也设置为相应弧度的弧形,以与面板2更好的接触,音梁包括沿瑟头向瑟尾依次排布的第一音梁8、第二音梁9和第三音梁10,第一音梁8、第二音梁9和第三音梁10之间均具有一定间隔,第一音梁8与第三音梁10中部镂空
且在镂空部位设置两根音柱支撑,第二音梁9中部镂空且镂空部位无音柱结构;通过设置框架1对面板2和底板3进行支撑,使面板2 和底板3能够具有更薄的厚度,从而使瑟的整体尺寸缩小,又通过将第一音梁8和第三音梁10设置为中部镂空且在镂空部位设置两根音柱支撑的结构形式,一方面通过镂空部位增加传振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两根音柱增加音梁对底板3 和面板2的支撑,同时又通过将第二音梁9设置为中部镂空且镂空部位无音柱的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音梁9的传振效果,保证瑟在缩小尺寸后,依然能够具有大尺寸古瑟的发音效果。
[0025]具体的,外框4包括两侧板5、分别与两侧板5端部相连的瑟头板6和瑟尾板7,其中瑟头板6和瑟尾板7的顶部均与面板2贴合,当面板2为弧形时,瑟头板6和瑟尾板7的顶部也为相应弧度的弧形,三处音梁与两侧板5相连,三处音梁除对面板2和底板3进行支撑外,对两侧板5也具有一定的支撑,使侧板5的厚度也可适当减薄,本实施例中,面板2、底板3以及侧板5的厚度可减薄至1.5cm左右,瑟的整体外部尺寸可缩小至外框4总长145cm,头部宽度40cm,尾部宽度38cm,侧板5高度8cm;瑟的整体尺寸缩小使瑟整体体积减小,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十五弦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分别连接在所述框架顶面和底面的面板和底板,所述框架包括外框、连接在所述外框内且沿所述外框长度方向分布的音梁,所述音梁均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接触,所述音梁包括沿瑟头向瑟尾依次排布的第一音梁、第二音梁和第三音梁,所述第一音梁与所述第三音梁中部镂空且在所述镂空部位设置两根音柱支撑,所述第二音梁中部镂空且所述镂空部位无音柱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十五弦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两侧板、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端部相连的瑟头板和瑟尾板,所述外框总长145cm,头部宽度40cm,尾部宽度38cm,所述侧板高度8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十五弦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梁距所述瑟头35cm,所述第二音梁距所述瑟头80cm,所述第三音梁距所述瑟尾4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十五弦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框内靠近瑟头一端的弦钉板,所述弦钉板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接触,且所述弦钉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步高田泉
申请(专利权)人:田步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