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排放
,具体为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某产品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0003]在碳排放时,需要使用到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过滤装置在使用时,过滤装置只是通过过滤网对碳排放进行过滤,此方法过滤效率低,而且单一的通过过滤网进行对碳排放进行过滤会出现过滤效果不好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具备对碳排放高效过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过滤装置对碳排放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的内腔,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的左侧设有风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过滤箱(7),所述第一过滤箱(7)的顶部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7)的内腔,所述转轴(12)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13),所述第一过滤箱(7)顶部的左侧设有风机(16),所述风机(16)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4),所述风机(16)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17),所述出气管(17)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7)的内腔,所述第一过滤箱(7)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口(6),所述第一过滤箱(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口(18),所述第一过滤箱(7)右侧的顶部设有连接管(9),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二过滤箱(10),所述连接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滤箱(10)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10)的顶部连通有出气口(8),所述第二过滤箱(10)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5)。2.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