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屏蔽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28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1
引线屏蔽管。涉及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套设在变压器引线的外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与所述变压器引线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铜编织带层、铝箔层和绝缘腻子层,所述铜编织带层、铝箔层和绝缘腻子层之间相互贴合;所述管体的外部还套设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压块,所述压块抵压所述管体的外壁,所述压环与压块通过手动方式沿变压器引线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环及压块的移动会形成对管体的挤压,这样,确保管体、铜编织带层、铝箔层和绝缘腻子层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消除管体内侧的空穴,确保了管体对变压器引线的屏蔽作用保持良好的状态,也确保变压器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线屏蔽管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引线屏蔽管。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制造厂在大型电力变压器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不合格现象。引起局放超标的原因很多,例如油中有气泡,绝缘件内部存在金属异物,油箱磁屏蔽接地不良,铁心多点接地,绕组静电板有毛刺,变压器内紧固螺栓或金属零件紧固不好等,还有一个较常见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引线屏蔽不良。引线屏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是否合格。
[0003]目前,由于生产时不按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引线电气屏蔽或者操作不规范,造成屏蔽直径不达标,绝缘包扎不紧实,屏蔽部位有较多空穴等情况,而这些缺陷在产品质检中难以发现,对后期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线屏蔽管。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引线屏蔽管,套设在变压器引线的外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与所述变压器引线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铜编织带层、铝箔层和绝缘腻子层,所述铜编织带层、铝箔层和绝缘腻子层之间相互贴合;
[0006]所述管体的外部还套设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压块,所述压块抵压所述管体的外壁,所述压环与压块通过手动方式沿变压器引线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0007]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管体具备弹性,所述管体的内壁与所述绝缘腻子层的外壁贴合。
[0008]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压环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容置槽,若干压块分别且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0009]所述压块的一端位于容置槽内,所述压块的另一端位于容置槽的外部、并与管体的外壁贴合。
[0010]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容置槽内还设有弹簧,所述压块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1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还设有活动块,所述弹簧抵压在所述活动块的底部;
[0012]所述压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容置槽分别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适配地旋设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的顶部位于螺纹孔的内侧,所述内六角螺栓的底部抵压所述活动块。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压环及压块的移动会形成对管体的挤压,这样,确保管体、铜编织带层、铝箔层和绝缘腻子层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消除管体内侧的空穴,确保了管体对变压器
引线的屏蔽作用保持良好的状态,也确保变压器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0015]2、通过活动块与内六角螺栓的设置,使得弹簧对压块的压力可调,从而确保在形成对管体的挤压的同时,不会因为挤压力过大,而造成管体发生费弹性形变而损坏;
[0016]3、通过在管体的外壁设置凹槽,使得压块挤压管体时,能够使得管体在凹槽处产生较大的形变,提高对空穴的去除效果,进而提高对变压器引线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轴向剖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径向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变压器引线;2、管体;20、凹槽;3、铜编织带层;4、铝箔层;5、绝缘腻子层;6、压环;61、容置槽;62、弹簧;63、活动块;64、螺纹孔;65、内六角螺栓;7、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2]如图1

3所示,引线屏蔽管,套设在变压器引线1的外部,包括管体2,所述管体2与所述变压器引线1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和绝缘腻子层5,所述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和绝缘腻子层5之间相互贴合;
[0023]所述管体2的外部还套设有压环6,所述压环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压块7,所述压块7抵压所述管体2的外壁,所述压环6与压块7通过手动方式沿变压器引线1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在生产时,通过常规工艺将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和绝缘腻子层5依次裹设在变压器引线1的外部,最后再套上管体2;在安装时,沿变压器引线1的轴线方向往复滑动压环6,多个压块7形成的圆环的内径略小于管体2的外径,这样,压环6及压块7的移动会形成对管体2的挤压,这样,确保管体2、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和绝缘腻子层5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而且,在长时间运行后,由于变压器引线1发热导致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或绝缘腻子层5产生微量形变、进而导致空穴产生时,可以再次滑动压环6,通过压块7的挤压作用,使得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或绝缘腻子层5再次发生形变、并填充空穴,恢复彼此贴合的状态,确保了管体2对变压器引线1的屏蔽作用保持良好的状态,也确保变压器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0024]所述管体2具备弹性,所述管体2的内壁与所述绝缘腻子层5的外壁贴合。由于靠近管体2的是绝缘腻子层5,通过增大绝缘腻子层5的外径的方式,在套接管体2时,管体2的外部会铲除部分绝缘腻子层5,从而使得罐体的内壁与绝缘腻子层5贴合。
[0025]所述压环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容置槽61,若干压块7分别且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容置槽61内;
[0026]所述压块7的一端位于容置槽61内,所述压块7的另一端位于容置槽61的外部、并与管体2的外壁贴合。
[0027]所述容置槽61内还设有弹簧62,所述压块7的一端与所述弹簧62固定连接,所述弹
簧6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设置弹簧62,一方面通过弹簧62提供对压块7的推力,使得压块7能够与管体2的外壁紧密贴合,另一方面通过弹簧62的弹力作用,使得压块7能够在容置槽61内往复运动,确保对管体2的挤压作用显著;进一步的,可以在管体2的外壁上开设若干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凹槽20,当弹簧62推动压块7向下移动、并抵压在凹槽20的槽口处时,压块7能够使得凹槽20处产生较大的形变,进而通过凹槽20的形变实现对内部空穴的挤压,确保能够排出管体2内侧的空穴,提高屏蔽效果。
[0028]所述容置槽61的槽底还设有活动块63,所述弹簧62抵压在所述活动块63的底部;
[0029]所述压环6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容置槽61分别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64,所述螺纹孔64内适配地旋设有内六角螺栓65,所述内六角螺栓65的顶部位于螺纹孔64的内侧,所述内六角螺栓65的底部抵压所述活动块63。通过转动内六角螺栓65,实现内六角螺栓65对活动块63的顶推作用,进而进一步压紧弹簧62或放松弹簧62,也就使得弹簧62对压块7的推力可调,从而确保在形成对管体2的挤压的同时,不会因为挤压力过大,而造成管体2发生费弹性形变而损坏。
[003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引线屏蔽管,套设在变压器引线(1)的外部,包括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与所述变压器引线(1)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和绝缘腻子层(5),所述铜编织带层(3)、铝箔层(4)和绝缘腻子层(5)之间相互贴合;所述管体(2)的外部还套设有压环(6),所述压环(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压块(7),所述压块(7)抵压所述管体(2)的外壁,所述压环(6)与压块(7)通过手动方式沿变压器引线(1)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屏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具备弹性,所述管体(2)的内壁与所述绝缘腻子层(5)的外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屏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容置槽(61),若干压块(7)分别且一一对应地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飞张春平沈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龙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