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20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该检具包括:量筒,其设置有开口;接油头,其设置有相互固定且内部连通的接油部和插接部,所述接油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接油部靠近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单个丝窗内纺丝油嘴的总长度,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外径小于单个丝窗的内径,所述插接部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量筒内。只需要将接油头放置在单个丝窗内多个纺丝油嘴的下方,接油头能够承接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并将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汇集至量筒内,只需要观察一个量筒内的油剂量,便于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


[0001]本技术一般涉及纺丝领域,具体涉及纺丝设备用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

技术介绍

[0002]环吹风装置是化纤行业常用的纺丝冷却装置,化纤丝经过环吹风装置,由环吹风进行冷却成型。在丝束冷却成型后,需要通过纺丝油嘴对丝束上油。纺丝油嘴的出油量决定了纺丝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检测纺丝油嘴的出油量,一旦纺丝油嘴出油量不足或油路堵塞,会导致纺丝出现无油丝、少油丝、上油不均匀等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921220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便于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通过多个量筒来承接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并且量筒可以沿着滑槽滑动,调节量筒和底座的相对位置。但因现有的纺丝位数较多,且个别为FDY双胞胎线,导致多处设置的量筒需要逐个移动对准纺丝油嘴,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该检具包括:
[0006]量筒,其设置有开口;
[0007]接油头,其设置有相互固定且内部连通的接油部和插接部,所述接油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接油部靠近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单个丝窗内纺丝油嘴的总长度,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外径小于单个丝窗的内径,
[0008]所述插接部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量筒内。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接油部,接油部远离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单个丝窗内纺丝油嘴的总长度,接油部远离插接部一侧的外径小于单个丝窗的内径,在使用本技术的检具检测纺丝油嘴的出油量时,只需要将接油头放置在单个丝窗内多个纺丝油嘴的下方,接油头能够承接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并将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汇集至量筒内,只需要观察一个量筒内的油剂量,便于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4]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7]请参考图1~4,本技术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该检具包括:量筒100,其设置有开口110;接油头200,其设置有相互固定且内部连通的接油部210和插接部220,接油部210设置为漏斗状,接油部210远离插接部220一侧的内径大于接油部210靠近插接部220一侧的内径,接油部210远离插接部220一侧的内径大于单个丝窗内纺丝油嘴的总长度,接油部210远离插接部220一侧的外径小于单个丝窗的内径,插接部220从开口110插入量筒100内。
[001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量筒设置有开口,插接部从开口插入量筒内。接油部远离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单个丝窗内纺丝油嘴的总长度,接油部远离插接部一侧的外径小于单个丝窗的内径,将接油头放入丝窗内,将接油部放置在纺丝油嘴下方,丝窗内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会掉落在接油部内。油剂顺着接油部通过插接部进入量筒内,实现对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进行同时采集提高了采集效率,并且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会同时进入一个量筒内,相对于使用多个量筒对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进行逐一采集,不需要过多地移动量筒位置,便于进行检测。
[0019]接油部起到承接多个纺丝油嘴滴落的油剂的作用,接油部设置为漏斗状,便于油剂向插接部流动,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插接部从开口插入量筒内,使得油剂能够顺利地通过插接部流入量筒内,避免油剂从量筒与接油头连接处外漏,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0020]接油头与量筒为可分离结构,在需要对接油头和量筒进行清洗时,可以将接油头与量筒分开,便于对接油头和量筒内部进行清洗。在针对不同丝窗内的纺丝油嘴进行检测时,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量筒和接油头,使得检具适用多种丝窗,提高了检具的通用性。当然,在检测完成后,也便于将量筒内收集的油剂倒出至生产线后的油剂平衡槽内,实现油剂的回收,避免浪费。
[0021]参考图2,进一步的,插接部220套接有管套230。
[002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插接部套接有管套,在插接部插入量筒后,管套位于插接部与量筒之间,可以但不限于,管套为橡胶材质。通过设置管套,插接部与量筒之间能够实现柔性连接,避免插接部与量筒之间产生刚性接触,提高了检具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当然,管套也能够起到提高插接部与量筒之间连接稳定性以及密封性的作用。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座300,固定座300与丝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量筒100置于固定座300上。
[002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固定座固定于丝窗,将量筒置于固定座上,插接部插
入量筒。通过固定座来支撑量筒和接油头,在检测时,不需要检测人员用手拿着检具,能够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进行检测。
[0025]进一步的,固定座30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10,安装座310设置有供量筒100穿过的第一通孔。
[002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量筒穿过第一通孔,安装座能够对量筒起到支撑作用,实现量筒置于固定座,便于进行检测。安装座与固定座为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不便于取出量筒时,可以将安装座拆卸下来。
[0027]进一步的,安装座310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320,固定板320通过紧固件330与固定座300连接。
[002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坚固件可以但不限于为螺丝、螺栓等。固定板通过紧固件与固定座之间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并且安装座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保证了安装座与固定座连接的稳定性。
[0029]进一步的,量筒100靠近接油头200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防脱圈120,防脱圈120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
[00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量筒穿过第一通孔置于安装座时,防脱圈能够抵住安装座面向接油部的一侧,也就是安装座能够止挡防脱圈,避免量筒脱离第一通孔,保证了安装座支撑量筒的可靠性。
[0031]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其特征在于,该检具包括:量筒,其设置有开口;接油头,其设置有相互固定且内部连通的接油部和插接部,所述接油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接油部靠近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内径大于单个丝窗内纺丝油嘴的总长度,所述接油部远离所述插接部一侧的外径小于单个丝窗的内径,所述插接部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量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套接有管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丝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量筒置于所述固定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检测纺丝油嘴喷油量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供所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强宋才华于汉青施婉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