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17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包括:倾斜地设于施工面之上且分别设于砖墙结构的设计位置两侧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于施工面之上且自下而上逐层排列的若干层墙砖,每层墙砖排列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支撑连接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承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若干个承托板形成主体受力框架以承载若干层墙砖,使得墙砖的荷载一部分自下而上逐层的传递至施工面,另一部分通过承托板传递至两侧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进而再传递至施工面,使得组合形成的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更加稳定、受力性能更佳。更佳。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镂空砖墙是建筑结构中一种重要的结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外观造型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在造型方面由原先中规中矩的四方体逐渐衍生出各式各样,变化丰富的曲面建筑造型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建筑审美需求。
[0003]现有镂空砖墙的施工工艺,一般在上下层镂空转之间设置混凝土挑板,并且在混凝土挑板上设置若干个混凝土构造柱,通过混凝土挑板和混凝土构造柱形成网格状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以支撑若干层镂空转,但是该混凝土框架结构仅适用于直面墙体,难以施工异形曲面造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0004]如何施工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是本申请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以解决现有镂空砖墙施工工艺难以施工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设于施工面之上,所述砖墙结构包括:
[0007]倾斜地设于施工面之上且分别设于所述砖墙结构的设计位置两侧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倾斜方向不一致;
[0008]设于施工面之上且自下而上逐层排列的若干层墙砖,每层所述墙砖间隔地排列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位于下层的墙砖承托位于上层的墙砖,相邻两层所述墙砖部分重合且固定连接;以
[0009]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承托板,每间隔至少一层所述墙砖设置一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夹设并固定于对应的两层所述墙砖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承托板和若干层所述墙砖组合形成异形曲面镂空造型。
[0010]本技术在向上逐层施工墙砖的过程中,每间隔至少一层所述墙砖设置一承托板,利用承托板承托墙砖,通过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若干个承托板形成主体受力框架以承载若干层墙砖,使得墙砖的荷载一部分自下而上逐层的传递至施工面,另一部分通过承托板传递至两侧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进而再传递至施工面,使得组合形成的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更加稳定、受力性能更佳。
[0011]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砖墙结构的设计位置水平地设于施工面之上的底梁;
[0012]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倾斜地设于所述底梁之上;
[0013]若干层所述墙砖设于所述底梁之上。
[0014]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
第一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以及位于最顶层的墙砖之上的顶梁。
[0015]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承托板和与该承托板相邻的墙砖上的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承托板和与该承托板相邻的墙砖安装固定。
[0016]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墙砖上对应所述连接件的设计位置贯穿地设有第一穿孔,所述承托板上对应所述连接件的设计位置贯穿地设有第二穿孔;
[0017]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穿孔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穿孔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内填充形成有第一封堵层以使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墙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穿孔间形成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内填充形成有第二封堵层以使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托板。
[0018]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层中相邻两个所述墙砖间形成一间隙,相邻两层所述墙砖的间隙相错开设置。
[0019]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层所述墙砖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分布。
[0020]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托板呈水平设置。
[0021]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若干层所述墙砖在竖向方向上呈台阶状。
[00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将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倾斜地设于施工面之上且分别设于所述砖墙结构设计位置的两侧,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倾斜方向不一致;
[0024]将若干层墙砖设于施工面之上,使若干层所述墙砖自下而上逐层排列且每层所述墙砖间隔地排列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在施工所述墙砖时,每间隔至少一层所述墙砖施工一承托板,将所述承托板夹设并固定于对应的两层所述墙砖之间,使所述承托板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将相邻两层所述墙砖固定连接,通过若干个所述承托板和若干层所述墙砖组合形成异形曲面镂空造型。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2为图1的A

A方向剖面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的俯视图。
[0029]符号说明: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20,墙砖30,承托板40,底梁50,顶梁60,连接件70,安装件80,固定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进行说明。
[0032]参见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设于施工面之上,所述砖墙结构包括:倾斜地设于施工面之上且分别设于所述砖墙结构的设计位置两侧的第一支撑柱10和第二支撑柱20,所述第一支撑柱10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0的倾斜方向不一致;设于施工面之上且自下而上逐层排列的若干层墙砖30,每层所述墙砖30间隔地排列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0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0之间,位于下层的墙砖30承托位于上层的墙砖30,相邻两层所述墙砖30部分重合且固定连接;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0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0之间的若干个承托板40,每间隔至少一层所述墙砖30设置一承托板40,所述承托板40夹设并固定于对应的两层所述墙砖30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承托板40和若干层所述墙砖30组合形成异形曲面镂空造型。
[0033]在本实施例中砖墙结构在向上逐层施工墙砖30的过程中,每间隔至少一层所述墙砖30设置一承托板40,利用承托板40承托墙砖30,通过第一支撑柱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设于施工面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墙结构包括:倾斜地设于施工面之上且分别设于所述砖墙结构的设计位置两侧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倾斜方向不一致;设于施工面之上且自下而上逐层排列的若干层墙砖,每层所述墙砖间隔地排列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位于下层的墙砖承托位于上层的墙砖,相邻两层所述墙砖部分重合且固定连接;以及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承托板,每间隔至少一层所述墙砖设置一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夹设并固定于对应的两层所述墙砖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承托板和若干层所述墙砖组合形成异形曲面镂空造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砖墙结构的设计位置水平地设于施工面之上的底梁;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倾斜地设于所述底梁之上;若干层所述墙砖设于所述底梁之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以及位于最顶层的墙砖之上的顶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曲面镂空造型的砖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宋泽镡郭选琴唐毅沈辉牟泽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