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96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矿山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工作时,出水器喷出水雾,将压缩空气从进气孔输送进放大器空腔中,由于康达效应,来自进气孔输送进来的压缩空气沿着放大器空腔内圆环壁面高速流动,在放大器通孔中形成负压区域,产生高速大气流沿出水方向高速射出,将出水器喷出的水雾送到较远需要降尘的区域,同时负压区域还能使空气放大器周围的含尘气流向降尘区域流动,将大量含尘气体吸入腔体内与雾滴充分接触,实现二次降尘,从而实现雾化效果的优化,提高降尘效率,同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二出水腔孔径,增大出水器射程、利于近距离的降尘,操作简单方便,自由切换出水射程,除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2110085289.1,申请日为2021年1月2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机械设备的
,尤其涉及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3]目前,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功率掘进机的广泛采用,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性粉尘致使掘进工作面环境恶劣,不仅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作业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当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容易引起粉尘爆炸,因此必须对掘进工作面进行有效的降尘处理。
[0004]目前,我国大部分矿区综掘工作面降尘主要依靠综掘机自身的内、外喷雾系统。综掘机内、外喷雾系统是直接降低综掘工作面粉尘的最关键装置。内喷雾系统极易堵塞,造成整个内喷雾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因此综掘工作面降尘主要依赖于外喷雾系统;而传统外喷雾装置具有雾滴粒径大、耗水量大、雾化效果差且射程短的缺点。同时传统外喷雾装置不利于近距离的降尘,无法自由切换出水射程,除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掘进机外喷雾喷嘴耗水量大、雾滴粒径大、雾化效果差、射程短、不利于近距离的降尘、无法自由切换出水射程、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包括喷出水雾的出水器以及空气放大器,所述空气放大器包括放大器本体,所述放大器本体内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放大器通孔,所述出水器置于所述放大器通孔内,所述放大器本体侧壁内设有沿放大器通孔周向延伸的放大器空腔,所述空气放大器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空气放大器侧壁外表面与放大器空腔的进气孔;
[0008]所述出水器包括输水管道,所述放大器通孔包括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与所述放大器空腔位置相对应,所述输水管道设于所述负压腔内;
[0009]所述输水管道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负压腔靠近所述出水端的一侧设有出雾腔,所述出雾腔与所述负压腔相通,所述出雾腔的孔径沿输水方向逐渐增大;
[0010]所述出水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出水端上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出水端部位于所述出雾腔内,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内部开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包括沿出水方向依次开设且相连通的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孔径;
[0011]所述雾化喷头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出水腔孔径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腔内的调节推板、转动设于所述雾化喷头外侧壁上的调节环、以及设于所述调节环和雾化喷头之间能够带动两所述调节推板同步靠拢或张开的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调节环内侧壁上且与所述调节推板位置对应的月牙槽、凸轮推杆、以及设于所述调节推板和雾化喷头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凸轮推杆一端与调节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月牙槽中,以使所述调节环绕所述雾化喷头周向转动时,所述凸轮推杆能与所述月牙槽接触滑动。
[0012]如上所述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负压腔靠近所述进水端的一侧设有进尘腔,所述进尘腔与所述负压腔相通,所述进尘腔的孔径沿靠近进水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3]如上所述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所述空气放大器与所述出水器之间设有固定支架,使所述出水器固定悬置于所述放大器通孔内,所述输水管道沿所述放大器通孔的轴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放大器通孔中心。
[0014]如上所述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若干连接所述输水管道外侧壁与放大器通孔内侧壁的固定连接杆,若干所述固定连接杆沿所述输水管道周向均匀布置。
[0015]如上所述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所述出水腔内设有防漏机构,所述防漏机构包括定位挡板、沿出水方向移动的堵塞柱、以及推动所述堵塞柱朝靠近所述定位挡板移动的复位装置,所述定位挡板上设有挡板通孔,所述堵塞柱沿靠近定位挡板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挡板通孔相接触堵塞挡板通孔;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固设在出水腔内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安装导套、以及设于安装导套内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堵塞柱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雾化喷头还包含喷嘴,所述喷嘴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喷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喷头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出水腔孔径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二出水腔的孔径,使得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的孔径相同,即水压正常则射程正常,或者使得第二出水腔的孔径大于第一出水腔的孔径,则增大出水器射程,同时还可以停止对空气放大器输送压缩空气,更利于近距离的降尘,操作简单方便,自由切换出水射程,除尘效率更高。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工作时,出水器喷出水雾,将压缩空气从进气孔输送进放大器空腔中,由于康达效应,来自进气孔输送进来的压缩空气沿着放大器空腔内圆环壁面高速流动,在放大器通孔中形成负压区域,产生高速大气流沿出水方向高速射出,将出水器喷出的水雾送到较远需要降尘的区域,同时负压区域还能使空气放大器周围的含尘气流向降尘区域流动,将大量含尘气体吸入腔体内与雾滴充分接触,实现二次降尘,从而实现雾化效果的优化,提高降尘效率。
[0019]3、本专利技术中的雾化喷头,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包括与输水管道连接的喷头主体,在喷头主体内部开设有出水腔,出水腔包括沿出水方向依次开设的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同时第一出水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孔径,使所述第二出水腔孔径沿出水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水流入喷头主体时,通过改变出水腔的孔径从而改变水流的流速,从而增大水压,进一步增加出水器的射程,使得喷出来的水雾能够送到更加远需要降尘的
区域;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A

A的剖视图;
[0025]图5为图3中B

B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喷头的剖视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二中雾化喷头和调节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9]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组合式掘进机外喷雾装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出水雾的出水器(1)以及空气放大器(2),所述空气放大器(2)包括放大器本体(21),所述放大器本体(21)内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放大器通孔(22),所述出水器(1)置于所述放大器通孔(22)内,所述放大器本体(21)侧壁内设有沿放大器通孔(22)周向延伸的放大器空腔(23),所述空气放大器(2)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空气放大器(2)侧壁外表面与放大器空腔(23)的进气孔(24);所述出水器(1)包括输水管道(11),所述放大器通孔(22)包括负压腔(221),所述负压腔(221)与所述放大器空腔(23)位置相对应,所述输水管道(11)设于所述负压腔(221)内;所述输水管道(11)包括进水端(111)和出水端(112),所述负压腔(221)靠近所述出水端(112)的一侧设有出雾腔(222),所述出雾腔(222)与所述负压腔(221)相通,所述出雾腔(222)的孔径沿输水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器(1)还包括设于所述出水端(112)上的雾化喷头(12),所述雾化喷头(12)的出水端部位于所述出雾腔(222)内,所述雾化喷头(12)包括喷头主体(121),所述喷头主体(121)内部开设有出水腔(122),所述出水腔(122)包括沿出水方向依次开设且相连通的第一出水腔(1221)和第二出水腔(1222),所述第一出水腔(12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水腔(1222)的孔径;所述雾化喷头(12)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出水腔(1222)孔径的调节机构(125),所述调节机构(125)包括两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腔(1222)内的调节推板(1251)、转动设于所述雾化喷头(12)外侧壁上的调节环(1252)、以及设于所述调节环(1252)和雾化喷头(12)之间能够带动两所述调节推板(1251)同步靠拢或张开的凸轮结构(1253),所述凸轮结构(1253)包括设于所述调节环(1252)内侧壁上且与所述调节推板(1251)位置对应的月牙槽(1253a)、凸轮推杆(1253b)、以及设于所述调节推板(1251)和雾化喷头(12)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1253c),所述凸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莫世途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