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景鹏宇专利>正文

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83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第一胸腔模型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肺部模型相似配插接于定位槽的内腔中,肺部模型的顶端前侧内端开设有定位孔,第一胸腔模型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胸腔模型的顶端后侧设置有万节管,万节管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第一胸腔模型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第一胸腔模型的顶端通过铰链设置有第二胸腔模型,第二胸腔模型的顶端和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模拟切口。本装置可以调节第一胸腔模型的高度和角度,进而可以帮助模拟操作人员找到最舒适的角度,缩短训练周期,并且可以真实的模拟人体胸腔的内部结构,增加模拟训练的真实性,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镜被誉为上个世纪胸外科界的重大突破之一,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胸腔镜外科手术使用现代电视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它改变了一些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概念,被认为是20世纪末胸外科手术的最重大进展,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单孔胸腔镜和多孔胸腔镜之间的区别为切口数量的不同;
[0003]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进入临床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操作训练,该阶段常用的训练装置为胸腔镜模拟训练箱,传统的腔镜模拟训练箱主体是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在盒子的顶部留有数个手术器械入口,通过这种装置模拟一个在腔镜视野下操作手术器械的环境,然而这种训练箱由于结构和功能单一,受训者无法受到最接近真实手术环境的训练,即使训练的再好,到真正患者身体上却无法很好的实施,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结构的功能较为单一,而提出的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所述第一胸腔模型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肺部模型相似配插接于定位槽的内腔中,所述肺部模型的顶端前侧内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胸腔模型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胸腔模型的顶端后侧设置有万节管,所述万节管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一胸腔模型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胸腔模型的顶端通过铰链设置有第二胸腔模型,所述第二胸腔模型的顶端和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模拟切口,所述模拟切口的内腔设置有硅胶套,所述位于第二胸腔模型顶端中心的硅胶套的内腔中可滑动的插接有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和显示屏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胸腔模型的内腔顶端设置有肋骨模型。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块、卡槽、回弹槽、推杆、第一挡板、第一弹簧和导杆;所述定位块设置于第一胸腔模型的内腔后侧中部,所述定位块的内腔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外部开设有回弹槽,所述推杆可滑动的插接于卡槽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套接于推杆的外壁内侧,所述第一挡板位于回弹槽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弹簧内嵌于回弹槽的内腔中,且第一弹簧套接于推杆的外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内端卡接于回弹槽的内腔内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端卡接于第一挡板的内侧,所述导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于定位块的内腔上下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块、收纳槽、第二弹簧、卡块、第二挡板和硬质橡胶气管模型;所述第二滑块相适配插接于定位块的内腔底端,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
的套接于导杆的外壁底端,所述第二滑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弹簧内嵌于收纳槽的内腔,所述第二弹簧的内端卡接于收纳槽的内腔内侧,所述卡块可滑动的插接于收纳槽的内腔外侧,所述卡块的外侧延伸进卡槽的内腔中,所述卡块的外侧与推杆的内侧相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外端卡接于卡块的内侧,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卡块的内侧,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与收纳槽的内腔外侧相接触,所述硬质橡胶气管模型的后端设置于第二滑块的前侧,所述硬质橡胶气管模型的底端相适配插接于定位孔的内腔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块、连接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分别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胸腔模型的底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二连杆的内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连杆的内腔中部,所述第一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第一连杆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套接于第一滑块的外壁左右两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底座、支撑架、滑槽和螺杆;述支撑架的左侧前后两端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壁中部可滑动的插接于滑槽的内腔内侧,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杆的内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底端,两个所述连接架分别螺接于两个螺杆的外壁内侧,所述底座设置于支撑架的底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外端分别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前后两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与回弹槽内腔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卡块延伸进卡槽内腔的长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延伸进卡槽的长度小于卡块内侧到收纳槽内腔内侧的距离。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螺杆所产生的旋转力可以促使连接架带动第一滑块在滑槽的内腔前后滑动,进而利用第一滑块带动第一连杆的底端前后滑动,进而利用第一连杆推动第一胸腔模型的一端或者两端上下移动,从而来实现改变第一胸腔模型的高度和角度,增加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硬质橡胶气管模型和定位槽之间的配合可以对肺部模型进行固定,避免在进行模拟操作时,肺部模型发生位移,并且利用卡块和卡槽之间的配合可以通过第二滑块对硬质橡胶气管模型进行定位;
[0016](3)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切口将模拟器械插入至第一胸腔模型的内腔中,利用内窥镜和显示屏之间的配合可以观察第一胸腔模型内腔中的情况,进而便于进行模拟操作,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以调节第一胸腔模型的高度和角度,进而可以帮助模拟操作人员找到最舒适的角度,缩短训练周期,并且利用肺部模型、硬质橡胶气管模型和肋骨模型可以真实的模拟人体胸腔的内部结构,增加模拟训练的真实性,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20]图3为支撑机构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22]图5为定位块的主视剖面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放大图。
[0024]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机构,111、底座,112、支撑架,113、滑槽,114、第一滑块,115、连接架,116、螺杆,117、第一连杆,118、第二连杆,2、第一胸腔模型,3、定位槽,4、肺部模型,5、定位孔,6、固定机构,61、定位块,62、卡槽,63、回弹槽,64、推杆,65、第一挡板,66、第一弹簧,67、导杆,68、第二滑块,69、收纳槽,610、第二弹簧,611、卡块,612、第二挡板,613、硬质橡胶气管模型,7、显示屏,8、第二胸腔模型,9、模拟切口,10、硅胶套,11、内窥镜,12、肋骨模型,13、万节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包括:第一胸腔模型(2)、肺部模型(4)、第二胸腔模型(8)、模拟切口(9)和内窥镜(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胸腔模型(2)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3),所述肺部模型(4)相似配插接于定位槽(3)的内腔中,所述肺部模型(4)的顶端前侧内端开设有定位孔(5),所述第一胸腔模型(2)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第一胸腔模型(2)的顶端后侧设置有万节管(13),所述万节管(13)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7),所述第一胸腔模型(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1),所述第一胸腔模型(2)的顶端通过铰链设置有第二胸腔模型(8),所述第二胸腔模型(8)的顶端和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模拟切口(9),所述模拟切口(9)的内腔设置有硅胶套(10),所述位于第二胸腔模型(8)顶端中心的硅胶套(10)的内腔中可滑动的插接有内窥镜(11),所述内窥镜(11)和显示屏(7)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胸腔模型(8)的内腔顶端设置有肋骨模型(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定位块(61)、卡槽(62)、回弹槽(63)、推杆(64)、第一挡板(65)、第一弹簧(66)和导杆(67);所述定位块(61)设置于第一胸腔模型(2)的内腔后侧中部,所述定位块(61)的内腔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2),所述卡槽(62)的内腔外部开设有回弹槽(63),所述推杆(64)可滑动的插接于卡槽(62)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挡板(65)固定套接于推杆(64)的外壁内侧,所述第一挡板(65)位于回弹槽(63)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弹簧(66)内嵌于回弹槽(63)的内腔中,且第一弹簧(66)套接于推杆(64)的外壁,所述第一弹簧(66)的内端卡接于回弹槽(63)的内腔内侧,所述第一弹簧(66)的外端卡接于第一挡板(65)的内侧,所述导杆(6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于定位块(61)的内腔上下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孔胸腔镜模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还包括:第二滑块(68)、收纳槽(69)、第二弹簧(610)、卡块(611)、第二挡板(612)和硬质橡胶气管模型(613);所述第二滑块(68)相适配插接于定位块(61)的内腔底端,所述第二滑块(68)可滑动的套接于导杆(67)的外壁底端,所述第二滑块(68)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69),所述第二弹簧(610)内嵌于收纳槽(69)的内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鹏宇赵楠朱喜明谷仲平范江江李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景鹏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