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模块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管理系统测试中,经常需要用到电源模拟器作为电源,具有特殊的输出特性,即具有输出电压随着电流、温度、SOC等因素变化的特性,并且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特性(即可以进行充电和放电)。
[0003]在公开号为CN112187050A,名称为一种用于测试设备的精密低成本程控电源模块的公开文件中具体公开了,包括:接电连接器、VBUS电源模块、VBATT电源模块、Eload电子负载模块、ADC模块及DAC模块,所述VBUS电源模块、所述VBATT电源模块及所述Eload电子负载模块的输出端均设置有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的两端与所述ADC模块相连接;所述VBUS电源模块与所述接电连接器连接,用于模拟USB电源输出;所述VBATT电源模块与所述接电连接器连接,用于模拟电池对测试设备上的待测产品输出电源,为待测产品供电,或模拟电池产品的充电功能以检测电池产品的性能;所述Eload电子负载模块用于提供可调的恒流源,以检测测试设备上的待测产品的带载能力,具有将整个设备集成于PCB上,大大的减小体积的效果,但是难以根据电流、温度、SOC等因素对输出电压进行灵活和精确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电源,具有调节灵活,精确度高,便于对输出电流进行监测的功能优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输出调节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并供电给设备;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输出调节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检测信号;基准电压模块,用于给ADC模块和DAC模块提供基准电压;ADC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流和电流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信号;DAC模块,用于给反馈调节模块提供输入电压;反馈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AC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所述设备的输出电压生成反馈信号并将其输送给所述输出调节模块;所述输出调节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出调节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设备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输出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ADC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ADC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ADC模块的第三输入端和DAC模块的输入端;所述DA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反馈调节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反馈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设备的输出端和输出调节模块的输出端,反馈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调节模块包括:降压芯片、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用于调节输出电流的电流调节单元;所述降压芯片的第七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七脚通过并联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第七脚连接反馈调节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降压芯片的第一脚依次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二电阻连接降压芯片的第八脚;所述降压芯片的第八脚通过电感和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降压芯片的第八脚;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感连接电感,阴极依次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设备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并联;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依次通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反馈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降压芯片的第四脚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反馈调节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流调节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电流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三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第四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包括: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五场效应管和光继电器;所述光继电器的第二脚通过第二十六电阻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光继电器的第三脚接地,光继电器的第八脚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光继电器的第五脚;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第二十七电阻用于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光继电器的第二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节模块包括:电压反馈单元和电压调节单元;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设备的第一输出端和输出调
节模块的输出端,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设备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压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电压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DAC模块的输出端,电压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分别设备的第一输出端和输出调节模块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设备的第二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依次通过第十六电阻和第十七电阻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容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九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洋,叶尚苍,廖林平,岑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创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